文丨陆弃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5月5日下达了一项震撼五角大楼的命令:裁减20%的四星上将,削减国民警卫队20%的高层职位,并在全军范围内砍掉10%的将级军官。这场裁军风暴,冠之以“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精简官僚”的名义,但看穿这层说辞,其本质是一场以忠诚替代能力、以整肃为手段的政治清洗。这场权力操作不仅掀起军方内斗风暴,也进一步加剧了文官治军与军队独立之间的张力,映射出特朗普第二任期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全面“去反对派化”的真实图景。
赫格塞思将军衔精简的理由看似合理:将军太多、效率太低、作战力下降。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裁员本身,而在于被裁的是谁、出于什么目的。截至目前,赫格塞思拒绝公布被砍职务名单,只强调“行动将迅速进行”,并暗示考虑整合多个战区司令部,让四星上将的数量“自然减少”。但华盛顿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打击“异见将领”的政治遮羞布。从本届政府上台不到半年以来,被撤职的高级军官名单已经颇为可观。包括前参联会主席查尔斯·布朗、曾在格陵兰岛发表异议的指挥官苏珊娜·迈耶斯,甚至还有质疑白宫政策的中层军政顾问。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曾经或正在与特朗普政府政策存在分歧。
特朗普早已不掩饰其“换血计划”。他在4月公开表态,“赫格塞思要赶走一大批坏人”,并称“他正在这样做”。这个“坏人”标准显然不是按军事能力衡量,而是按忠诚度划线。在他的设想中,军队是执行命令的工具,而非有独立判断力的国家机构。这种思路一旦推至极致,军队将不再是国家意志的延伸,而将沦为总统个人意志的武装延续。这是危险的信号,也是共和制度底线的前奏性动摇。
然而,讽刺的是,正在大刀阔斧“整顿”军队的赫格塞思本人,却深陷安全丑闻。美国《纽约时报》披露,他曾在聊天软件Signal上参与两个非保密群组的敏感讨论,一个群内包含国家安全官员,另一个则是私人圈子,赫格塞思的妻子、弟弟和律师赫然在列。据称,这两个群中曾讨论美军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行动方案,其中一个记者“被动入群”并将情况曝光。这一行为已远远越过职业操守红线,却被赫格塞思轻描淡写带过。他坚称自己没有“泄密”,并迅速将责任推给“泄露者”,以解雇助手为结局将危机反转为整顿契机。这套“转移焦点-清除异己-巩固权威”的剧本,与特朗普长期以来的用人逻辑高度一致。
这不是赫格塞思第一次陷入权力风暴,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他曾因推动军队取消多元化政策、要求盟友提高军费、在南部边境部署军队而备受争议,民主党议员形容他是“一个穿着军服的党棍”,并警告他正在将军队变成“政治工具”。众议员塞思·莫尔顿指出,赫格塞思“意在解雇所有与总统意见不合的将官”。参议员杰克·里德更直言,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解雇经验最丰富的军官,“只会削弱美军战力”。
现在,五角大楼内部的寒气,正逐步蔓延至国会山。随着特朗普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转岗”为常驻联合国代表,舒默发文直言:“现在该轮到赫格塞思了。”民主党人已不再遮掩对这位国防部长的敌意,他们担心的是,在特朗普政府极度政治化的主导下,美国军队将从“对宪法效忠”转向“对总统效忠”。若这一逻辑成立,美国的军队将不再具备制衡权力的能力,而沦为一个执行政令、打击异己的“总统私人军”。
这场由赫格塞思主导的“清洗”,折射出的是特朗普政权对军政系统的深度不信任。他要打造一支“听话的军队”,一支不会怀疑、不敢质疑、专为他服务的战斗机器。这不仅是五角大楼的危机,更是民主机制的危机。而在华盛顿,“忠诚大于专业”已不再是潜规则,而是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