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凌晨,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PTV的画面突然变了。空对空导弹从远距离击中目标后的火光。第三架阵风,已落。坐标,阿万蒂普拉西南17海里。
半小时前,两架阵风已经被击落。再往前推3小时,印度刚刚结束代号“辛杜尔”的跨境打击,声称“精准清除九个目标”。但巴基斯坦没给它演完,直接把主角从高空拽了下来。
【主要数据参考:人民日报报道】
从午夜到清晨,6架印军军机被击落:阵风三架、苏-30MKI一架、米格-29一架、还有一架“苍鹭”无人机。从中高空到电子侦查,从空优打击到空中侦察,印空军可以说是全程被压制。
但真正丢脸的还得说:印度的“脸面武器”阵风。
法国达索卖给印度36架阵风,是全球最贵之一的军购交易。2020年刚刚服役时,印度空军给它办了入列典礼,甚至在机头前点了香火。而现在,这款“空军名片”,却在夜色中连续坠落。
有人问,这是性能问题吗?真正看到问题关键的,是市场。
如果阵风真的有缺陷,法国早就自保切割。但它没有。达索公司只是短暂下跌2%,随后马上组织闭门简报。它们清楚,这并非战斗机不好,而是印度压根没准备打真正的仗。
印度军方没出面解释。倒是巴基斯坦国防部出了一条非常冷静的声明:“反击正在进行,我们没有任何战机受损。”是什么装备能让巴基斯坦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赢得这次空战?
那就不得不说,这次击落阵风的关键力量,红旗-9地空导弹和歼-10CP搭配霹雳-15E导弹。说句老实话,不用遮掩,这一套系统的供应、改型、弹道优化和作战适配,背后都有中国军工的影子。
外媒写得更直接。称:这是“中国防务系统首次在第三国战场实现联动实战”。意思就是,中国造的不只是一套武器,而是一种打仗方式——你可以不直接出手,但你能决定别人打成什么样。
红旗-9锁定阵风那一下,是技术。歼-10引阵风入火控区那一段,是协同。而霹雳-15精准拦截的瞬间,是“主权空域管理能力”的宣示。
现代空战的新逻辑,不是拼谁有飞机,而是拼谁能让对方的飞机“不敢用”。
所以不是巴铁打得有多强,而是印度撞上了这套系统。准确说,是莫迪当局把这场“展示性战争”错判成了宣传的一部分,而对手却直接用它练了一次火控联调。
从4月22日克什米尔爆炸案起,印度安全顾问委员会就主张“有限度打击”,但军方一度反对。因为清楚:对面这些年没闲着。
问题是拦不住啊,结果就是“精准打击”的消息连夜上头条,还没来得及开记者会,阵风就被打下仨。
而让莫迪更尴尬的是——这次美国没替他说话。只有一条声明,“希望双方保持克制”。没有安全承诺,没有军事支援。很现实:选战归选战,你真动火了,没人替你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