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表示,也门胡塞武装同意停止威胁中东水域航行安全,在此基础上美国将停止对胡塞武装的轰炸。
特朗普讲话画面
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与来访的加拿大总理卡尼共见记者时说,胡塞武装已经宣布他们“不想再打了”,“他们已经投降”,美方将尊重这一决定,停止空袭。
胡塞武装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天晚些时候,一位知情人士向《耶路撒冷邮报》透露,以色列事先并未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胡塞武装的表态。特朗普的相关表态令以色列方面感到很意外。
据央视新闻报道,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当地时间5月6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在阿曼的斡旋下,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已达成停火协议——未来双方将不再互相攻击,包括不得针对红海及曼德海峡的美国船只。
阿曼对双方的建设性态度及取得的积极成果表示赞赏,希望这一进展能够为地区问题的进一步解决铺平道路,推进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共同目标。
胡塞武装目前控制也门约三分之一领土和七八成人口,并占据萨那和红海重要港口城市荷台达。胡塞武装控制区还涵盖也门约三分之二的红海沿岸,其控制力辐射至在全球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曼德海峡。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也门胡塞武装使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红海和阿拉伯海水域相关目标,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2024年1月12日以来,美国和英国多次对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空袭,造成人员伤亡。今年3月15日,美国开始对胡塞武装进行大规模空袭,胡塞武装随后对美国航空母舰及其随行舰只发动打击。
胡塞武装:不放弃支持加沙地带
在遭到以色列的大规模空袭后,也门胡塞武装“最高政治委员会”主席迈赫迪·穆沙特当地时间6日晚间表示,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不会放弃对加沙地带的支持。
胡塞武装还表示,反击将会是毁灭性的、痛苦的,并将超出美国和以色列的承受范围,任何侵略行为都不能阻止其对巴勒斯坦的支持。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日下午,美以针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多地进行了密集空袭,其中包括首都萨那国际机场、萨那省北部一地区的电站、阿姆朗省水泥厂等地。据胡塞武装卫生部门消息,当天下午以色列对也门多地的空袭共造成3人死亡,38人受伤。
据也门机场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总台透露,3架停在也门首都萨那国际机场、处于胡塞武装控制下的也门航空民航飞机在空袭中被摧毁。也门航空共有4架民航飞机处于胡塞武装控制下,其中3架被毁,1架在外执行航班任务躲过一劫。
也门遇袭画面
当地时间6日傍晚,在完成对也门的打击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将对袭击者追究责任。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则警告伊朗称,伊朗“要对胡塞武装针对以色列的每一次袭击负责并承担后果”。
消防员正在灭火画面
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
各方应保持最大限度克制
近日,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发动空袭,随后以军对也门萨那机场和荷台达港实施报复性打击,导致本已紧张的地区局势进一步升级。
对此,当地时间5月6日,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汉斯·格伦德贝里发表声明表示,这一系列军事行动标志着地区局势出现“严重升级”,令人深感关切。他再次敦促有关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平民进一步遭受苦难的行动。
格伦德贝里强调,冲突各方必须恪守国际法义务,全力保护平民及民用基础设施。他指出,重回对话轨道,是实现也门及更广泛地区持久安全与稳定的唯一可行路径。
利好苏伊士运河航运
红海局势降温,对埃及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据中新网此前报道,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当地时间4月16日在社交平台上称,2024年,地区紧张局势导致苏伊士运河收入较2023年减少约61%。该局表示,2024年苏伊士运河的年收入为39.91亿美元,较2023年102.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下降约61%。2024年有13213艘轮船通过运河,与2023年相比下降约50%。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也门胡塞武装使用无人机和导弹多次袭击红海水域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以迫使以色列停战。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商船被迫改道,造成苏伊士运河收入下降。
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是石油、天然气等货物运输的重要一环,也是埃及政府的主要外汇来源。
此前新闻
据美国《航空家》杂志报道,自3月24日起,至少6架美空军B-2战略轰炸机从本土起飞,跨越半个地球远赴印度洋迭戈加西亚岛上的空军基地。另有多架担负支援任务的C-17战略运输机和KC-135加油机,也陆续抵达该岛。
卫星图片显示,多架美军B-2(红圈处)已进驻迭戈加西亚基地 美联社
更早一些时候,美国“任务与意志”网站3月22日称,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奉命赶往也门周边海域与“杜鲁门”号航母编队会合,并增调一批F-35隐身战机进驻中东。
比利时“陆军知识”网站称,B-2绰号“幽灵”,是美军为突破对手防空体系,对高价值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而研制的一款战略隐身轰炸机。
由于造价高昂(单机成本超20亿美元),财大气粗的美军也只装备了21架,除去事故损毁的2架,现役B-2仅剩19架。
此番,美军一口气抽调了至少三分之一的B-2前往印度洋。这样大规模调集该型轰炸机为近年所罕见,说明美方筹划的行动规模不小。
美军B-2战略隐身轰炸机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
外媒分析,美军气势汹汹而来,或为贯彻美国总统特朗普“彻底消灭胡塞武装”的指令。
不过,按照美国“战区”网站的说法,伊朗可能才是美军主要打击对象,理由是特朗普上台后以核问题为由,不断向伊朗施压并威胁动武。
而对付伊朗这样的地区军事强国,特别是打击其境内众多核设施、地下导弹城和海空军基地,美方大举增兵的做法似乎就能解释通了。
但多数外媒认为,眼下美国并不想与伊朗爆发全面冲突,从而深陷新的战争泥潭。其真实意图或是向伊朗发出威慑信号:我打胡塞武装,你别多管闲事,否则后果自负。
3月26日,美高官谈论打击胡塞武装的群聊内容被媒体曝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中情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透露,他们正动用潜伏特工和技术手段,与以色列合作追踪胡塞武装高层的蛛丝马迹。
近年来,伊朗、哈马斯、真主党有大批军政要员和科技专家遇刺身亡,幕后黑手直指美以。再结合B-2机群重兵压境的现状,不排除美以再度联手,多管齐下对胡塞武装领导人实施“定点清除”。
美制巨型钻地弹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
美国《航空家》杂志称,集结在迭戈加西亚岛的C-17,不仅可运送武器弹药,还能空运或空投千人规模的作战部队。
美联社也指出,仅靠轰炸无法彻底击败胡塞武装,地面战同样是美方重要选项。
另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过去10年,胡塞武装修建了大量坚固的地下军事设施,用于保护首脑机关和研发、生产、储存武器弹药,并作为发射导弹、无人机的秘密阵地。
这些隧道、掩体深藏于也门北部山区,被高大山体和厚重的钢筋混凝土防护层紧密包围,普通炸弹对其无能为力。
而B-2可携带2枚重达14吨、侵彻力超60米的巨型钻地弹,是对付这类目标的利器。
无论怎样,胡塞武装都面临着自创建以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该地区的局势演变,未来几周可能就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