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授卡尔·罗杰斯曾说过:
“人生的痛苦,往往源于‘既要……又要’的执念。”
中年失业两年后,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
辞职时,总以为离开就能解脱;
可真的离开后,又怀念稳定的收入和同事的寒暄。
不辞职时,日日抱怨工作压抑;
可真的失业了,才发现连抱怨的资格都没有。
原来,人生无论怎么选,都会后悔。
而真正的智慧,是学会在后悔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1. 后悔辞职:自由背后,是更深的焦虑
两年前,我厌倦了996的循环,毅然递上辞呈。
我以为,离开职场就能拥抱诗和远方。
可现实是:
银行卡的数字一天天减少,面试的拒绝一次次增多。
原来,自由的前提,是足够的底气。
作家余华在《活着》里写道: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
失业后,我才明白:
工作不仅是赚钱的工具,更是对抗虚无的锚点。
2. 后悔没辞职:忍耐多年,换来的只是遗憾
朋友老陈和我是截然相反的案例。
他在原公司忍了十年,每天重复机械的劳动。
终于熬到45岁,公司裁员,他第一个被优化。
他说:“早知道会这样,还不如早点离开。”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
“最危险的,不是变化,而是停滞。”
我们总以为忍耐能换来安稳,
却不知,时代的浪潮从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3. 破解后悔:人生没有完美选择,只有不断修正
失业两年,我逐渐想通:
后悔,不是因为选错了,而是总幻想另一条路更好。
我开始做三件事:
接受现状:承认失业是事实,停止幻想“如果当初”。
小步试错:尝试自由职业、兼职,哪怕收入微薄。
持续学习:报名线上课程,保持对行业的敏感度。
半年后,我靠接项目勉强维持生计,
虽然不如从前光鲜,但心态已完全不同。
《百年孤独》里有一句话: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什么,又是如何铭记的。”
辞职或不辞职,都会后悔。
但真正的成熟,是接纳后悔,然后在现实中开出一条路。
中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的选项,
只有选定了,就咬牙走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