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5月6日,有4位知情人士透露称,美国“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又一架F/A-18战机于近日在红海坠落,这是该航母在一周多时间内损失的第二架战机。目前事故原因尚未完全查明,调查仍在进行中。据知情人士透露,战机在尝试降落时出现“拦阻系统故障”。机上2人弹射逃生,随后被救起,2人受轻伤。战机坠入海中,尚未被打捞上来。另据消息人士称,就在战机坠毁当天,胡塞武装向该航母进行了攻击,目前尚不清楚这两起事件是否有关联。
胡塞武装的装备体系融合了外部援助与本土改造,展现出较强的非对称作战能力。其主力装备包括苏制老式武器与现代改装导弹,例如使用伊朗提供的红外制导模块升级的2K12“立方体”防空导弹,以及仿制伊朗“卡德尔”技术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射程可达2150公里,具备突防能力。此外,胡塞武装拥有大量无人机,如“目击者-136”和“萨马德-3”,并宣称能自主生产反舰导弹及简易巡飞弹,如兼具无人机功能的“萨克尔”防空弹,可重复使用并覆盖上百公里目标,其防空体系通过骆驼运输的机动雷达站与伊朗舰载雷达联网,构建了覆盖红海的三维监控网,显著提升了对美军无人机的伏击效率。
在实战中,胡塞武装以低成本装备重创高价值目标,例如用单价50万美元的改装导弹击落美军3200万美元的MQ-9“死神”无人机,半年内累计击落22架,并多次尝试拦截B-2轰炸机,迫使美军调整战术。其控制区涵盖也门约三分之二的红海沿岸及曼德海峡,利用地理优势威胁国际航运,迫使商船绕道好望角,间接推高全球物流成本。尽管受联合国武器禁运限制,胡塞仍通过走私、战场缴获及本土军工(如仿制飞毛腿导弹)维持军备,形成包括T-72坦克、F-15战机和反舰弹道导弹的多样化武器库,展现出远超一般非国家武装的战斗力。
4月28日以及5月6日,美军杜鲁门号航母上都发生了舰载机事故,而且都又受到胡塞武装的攻击,尽管美军都没有承认与胡塞武装的攻击是否有关联,但也没有否认!当然,这会是巧合吗?当然不是,而且,美国已经给“答案”了......
当地时间5月6日,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经阿曼与美方及也门萨那方面的磋商与接触,美国与胡塞武装已达成停火协议。巴德尔说,未来双方将不再互相攻击,包括不得针对红海及曼德海峡的美国船只,以确保航行自由和国际商贸航运的顺畅。巴德尔表示,希望此举能为地区多个问题的进一步进展铺平道路。
当地时间5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胡塞武装已经宣布他们不会再袭击并炸毁船只,美国会尊重他们的承诺,相信他们所说的话。特朗普表示,他认为这是非常积极的消息,美国将立即停止对胡塞武装的轰炸。那么,美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了吗?当然没有!
2025年3月15日,特朗普宣布对胡塞武装采取“果断而有力的军事行动”,重点打击其雷达、防空系统、导弹和无人机设施,旨在“打通红海航道”并削弱胡塞武装的非对称作战能力。美军联合英军从空中和海上发动多轮空袭,包括航母舰载机参与行动,并持续数周,覆盖首都萨那及萨达省、扎马尔省等多地,造成至少20人死亡,部分空袭波及居民区与民用设施。
特朗普政府将此次行动视为与前任拜登政策的“切割”,通过高强度打击凸显其“果断领导力”。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直言,行动旨在对比拜登时期的“软弱”,以巩固美国国内政治支持。美国将胡塞武装视为伊朗的“代理人”,打击行动意在向伊朗传递警告信号,迫使其放弃核计划及地区扩张。特朗普在行动中多次要求伊朗停止支持胡塞武装,并通过制裁和军事威胁施压。此外,行动也服务于美国维护红海航道安全的战略利益,回应胡塞武装对以色列船只的封锁及对美国盟友的袭击。
不容否认,特朗普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的军事行动的确对胡塞武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要说“伤筋动骨”那还远着呢?已如前述,胡塞武装有着非同一般的军事实力,也擅长与美国打不对称战争!胡塞武装的战略目标不是将美国击败,而是让美军无法继续消耗下去!美军的先进且昂贵的“全球鹰死神无人机”已经被胡塞武装用低廉的导弹击落,最近一周又连续有两架舰载机“出事”,美军实在难以为继,这才是美国愿意与胡塞武装停火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不如说是美国要求与胡塞武装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