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引言:
"看看你这垃圾样,还想混进商业峰会?就凭你这身打扮,连给我提鞋都不配!"
赵刚一把抓住李明衣领,嘲笑道。
这时,保安上前一步,伸手道:"先生,请出示您的邀请函。"
李明默默掏出口袋里的邀请函,却被赵刚一把夺过,撕成碎片,扔在地上:
"伪造的吧?你除了骗人还会干什么?"
身旁的前妻苏雅抱着包,冷眼旁观,一言不发。
就在这时,组委会主席匆忙赶来,对着李明恭敬道:
"怎么回事?哦,李总,您来了!我们正到处找您呢!"
这一句话,让在场众人瞬间呆愣在原地。
1.
十年前,李明和苏雅还是人人羡慕的一对。
大学校园里,学计算机的李明和学国际贸易的苏雅相识、相恋。
毕业后两人很快步入婚姻。
那时的李明信心满满,带着技术创业,开了家小软件公司,接些外包业务。
苏雅则在一家外企担任销售经理,两人收入加起来在同龄人中算是不错的。
"等公司做大了,咱们买套大房子,再要个孩子,过上想要的生活。"李明常对苏雅说。
甜甜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欢笑。
三口之家,虽然创业辛苦,但生活充满希望。
然而,风暴来得猝不及防。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李明的主要客户是些外贸企业,订单一夜之间几乎全部取消。
没过多久,几个大客户连续倒闭,拖欠的款项成了坏账。
"明哥,这个月工资能发吗?"员工们问。
李明只能变卖家里值钱的东西,勉强维持公司运转。
但半年后,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资金链彻底断裂,公司倒闭。
家里的积蓄很快见底。
原本计划好的房贷无法继续支付,不得不搬到郊区的老旧小区。
甜甜也从私立幼儿园转到了普通公办园。
苏雅开始变得沉默。
她不再像从前那样与李明分享工作趣事,回家后只是默默做家务,照顾甜甜。
但真正的压力来自于苏父苏母。
"雅雅,你看看你现在住的什么地方,孩子上的什么学校!"苏母每次来都要抱怨几句。
苏父更直接:"当初我就说了,创业太冒险,应该找个稳定工作。现在好了,一无所有!"
起初,苏雅还会在父母面前替李明说话:"爸妈,这只是暂时的,李明很努力,会好起来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她的辩护越来越少,最后变成了沉默的认同。
在甜甜5岁生日那天,李明攒了几个月的钱,给甜甜买了个漂亮的生日蛋糕。
还特意邀请了苏父苏母一起庆祝。
苏父看着简陋的家具和墙上的霉斑,一脸嫌弃:"这就是你给我外孙女的生活环境?"
李明忍着怒火:"叔叔,我正在找新工作,情况很快会好转..."
苏父打断道:"好转?都几年了!雅雅同学家的孩子都上国际学校了,你女儿呢?还要在这种环境长大?"
"爸!今天是甜甜生日。"苏雅小声提醒。
"正因为是她生日,我才要说清楚!"苏父拍桌而起,"李明,你这个没用的男人,拖累了我女儿和外孙女!"
李明期待苏雅站出来说些什么,哪怕是一句"别这样说他"。
但苏雅只是低头玩着手机,一言不发。
那晚,苏家人离开后,李明问苏雅:"你真的觉得我是个失败者吗?"
苏雅停顿许久,终于开口:"我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我想离婚。"
李明如遭雷击:"为什么?我可以再努力..."
"太累了,李明。我不想每天都为钱发愁,不想看着甜甜没有好的教育资源。"
"我需要确定的未来,而不是没有尽头的等待。"
第二天,苏雅就带着甜甜搬回了娘家。
2.
离婚诉讼比李明想象的还要痛苦。
法庭上,苏雅的律师描述李明是个"没有稳定收入、无力承担孩子教育费用"的父亲。
而苏雅有稳定高薪工作,还有父母的全力支持。
判决结果毫无悬念:甜甜的抚养权归苏雅,李明每月支付抚养费,并获得有限的探视权。
李明第一次探视时,苏父在场全程监视,甚至不让他带甜甜去公园玩。
"爸爸,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和你一起住?"甜甜天真地问。
李明强忍泪水:"爸爸现在的家很小,等爸爸有了大房子,就接你来住。"
苏父冷笑:"别给孩子灌输不切实际的幻想。"
离婚三个月后,李明在街上偶遇了王强,他大学同学。
得知李明的处境后,王强拍着他肩膀说:
"兄弟,这里没你的未来了。我在深圳做技术总监,那边机会多,来试试吧。"
就在李明考虑要不要离开时,他收到了一个精美的请柬。
苏雅要结婚了。
对象叫赵刚,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经理,家境殷实,据说年收入百万以上。
结婚当天,李明没有去现场,而是在附近的咖啡厅坐了一整天。
透过窗户,他看到苏雅穿着洁白婚纱,挽着赵刚的手臂,笑得灿烂。
甜甜当花童,穿着精致的小礼服。
苏父在婚礼上的致辞隐约传来:"...感谢赵刚给我女儿和外孙女幸福的生活..."
那晚,李明收拾好简单的行李,登上了去深圳的火车。
深圳的生活一开始极其艰难。
李明和四个人合租一套两室一厅的小公寓,每天挤地铁去科技园区上班。
王强帮他找了份码农工作,薪水刚够生活。
但李明没有抱怨,而是拼命学习最新技术,经常加班到凌晨。
"你这么拼命干嘛?"同事不解。
"我有个女儿,我要给她最好的生活。"李明回答。
三年后,李明和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
他们白天为大公司做外包项目赚钱,晚上开发自己的产品。
第五年,他们的AI客服系统获得了风投青睐,拿到了第一笔500万的融资。
第七年,公司完成B轮融资,李明的身价已过亿。
而这期间,他每月都按时支付抚养费,但探视权却越来越难执行。
赵刚总以各种理由阻挠,甜甜的电话也越来越少。
李明曾尝试起诉争取更多探视时间,但赵刚家请了最好的律师。
法庭上,律师展示了赵刚为甜甜提供的豪华生活:国际学校、钢琴课、马术课,甚至出国游学。
"比较李明和赵刚能为孩子提供的生活条件,哪个对孩子更有利是显而易见的。"法官这样说道。
探视权更改申请被驳回,李明只能每月通过视频和女儿聊几分钟,还总是在赵刚或苏雅的监视下进行。
第十年,李明的公司"科锐技术"已成为AI领域的佼佼者,员工超过500人,估值数十亿。
这一年,李明收到了家乡商会的邀请,希望他作为成功企业家回去参加"创新科技峰会"并做主题演讲。
"你打算去吗?"合伙人问。
李明沉默许久:"是时候回去了。"
3.
十年过去,家乡的变化很大。
高楼拔地而起,但李明记忆中的那些小角落依然存在。
到达峰会场时,现场人头攒动。
当地政府官员、商界精英齐聚一堂。
李明穿着简单的衬衫西裤,站在会场门口。
赵刚带着苏雅和甜甜步入会场,发现李明时,顿时面露不屑。
"看看是谁啊,我们的李大总裁!"赵刚讥讽道,"怎么,想混进去见见世面?"
苏雅拉着甜甜的手:"走吧,别理他。"
15岁的甜甜犹豫地看了李明一眼,李明对她微笑,但她很快移开视线。
李明掏出邀请函准备入场,却被赵刚一把夺走,撕碎。
"垃圾玩意儿,伪造的吧?你以为随便找个印刷店就能混进去?"
赵刚轻蔑地笑着,同时向保安示意,"这人想冒充嘉宾混进去。"
保安上前拦住李明:"先生,请出示您的邀请函。"
"被这位先生撕了。"李明平静地说。
赵刚嗤笑:"你看他这打扮,像是能参加这种峰会的人吗?"
就在这时,组委会主席匆忙赶来:
"怎么回事?哦,李总,您来了!我们正到处找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