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和陈芋汐,都是中国梦之队里十分优秀的天才跳水运动员,身为跳水界的顶流,只要有她们姐妹俩参赛,基本冠亚军都会是中国队的。
身为运动员,她们为国争光,国家体育局也给予回报,保送她们上大学。
5月6日,体育总局公布2025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名单,多达1101人符合保送条件,全红婵也荣登榜单。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全红婵拟保送的是广东省一所211大学暨南大学,好姐妹陈芋汐保送的则是上海985高校同济大学。
985和211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全国只有39所985大学,211大学多达112所。
所有的985院校同时也都是211,但985的录取分数线比211的更高。
同样是跳水界的闪耀之星,保送院校却有如此差别,这是为何?
运动成绩PK文化成绩
在运动成就上,全红婵和陈芋汐都荣誉满满,每次成绩几乎也是不相上下,可还是有细微区别的。
就拿东京和巴黎两次奥运会来说,全红婵首度亮相奥运,就一鸣惊人。
她以5跳3满分夺得世界冠军,打破历史最高分记录,创造466.20分的超高记录,这一成绩让天才少女陈芋汐黯然失色。
第二次登上巴黎奥运舞台,全红婵单人、双人项目双金入账,实力爆棚,陈芋汐再次遗憾拿银。
这样来看,全红婵的国际大赛成绩是优秀于陈芋汐的,可学校反而陈芋汐的更好一点,很可能问题出现在文化课成绩上。
保送大学,除了看运动成绩,还需要文化课成绩达标,综合素质也要考察,学校越好,对文化课的分数要求就越高。
但文化课却是全红婵的短板,这一点网友们也都有所了解。
全红婵虽然跳水上天赋异禀,可在学校里却不是一个擅长学习的三好学生,小学成绩也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要不是7岁被选上学习跳水,全红婵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大概率会面临步入社会打工。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伯乐,走上一条逆袭的人生道路,这条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到处都是荆棘。
在国家队训练的同时,全红婵还要上网课自学文化课,为将来上大学做准备。
但基础差的她,在学习英语上遇到很大困难,如果有比赛,训练量增加,那她自学的时间就会被压缩。
但陈芋汐就没有类似烦恼,在国际大赛上,陈芋汐展示过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相当不错,可见她的文化课是相当优秀的。
两人运动成绩都优秀,文化成绩却天差地别,在报送院校的时候有落差这是一定的。
文化课成绩差距大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家庭实力的落差。
或许原生家庭的区别,才是她们走向不同院校的根本原因,为何要这样说?
家庭差距
在家世背景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文化底蕴上,陈芋汐都明显比全红婵更加幸运。
陈芋汐的爷爷从事体操,爸爸也是体操教练,为国家队培养人才,妈妈更是上海体育大学执教。
从出生起,她就注定要走上体育之路,5岁就开始体育训练,参加比赛,父母把她的要走的路安排的明明白白。
在文化课成绩上,父母有用更多资源和人脉,让陈芋汐在训练的同时,还能保证学习不落下。
有这样的家庭和父母做后盾,陈芋汐可以说很幸运,全红婵妹妹就没她这么运气好。
全红婵出生在农村,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村长还给她家申请经济补助。
这种原生家庭,对全红婵几乎提供不了任何助力,更别说请家教,补文化课了,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全红婵就已经输了。
没钱没背景没资源,全红婵能进入国家队,取得如今的成绩,都是靠她的天赋和努力,还有几位教练的贴心栽培。
虽然和同济大学相比,暨南大学不够优秀,但在211大学里,暨南大学还是相当不错的。
全红婵既然能上暨南大学,她的文化课成绩也不会太差,应该是在训练之余,下了苦功夫学习。
暨南大学在广东,同济大学在上海,一个是全红婵的故乡,一个是陈芋汐的老家,都离自己家很近。
将来大学毕业了,她们也能就近找工作,不管是从事体育教练,还是在学校当体育老师,对她们来说,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不管是985还是211,大学只是她们通往成功的路径,而不是终点,不能仅凭借两所学校的差距,就否定她们任何其中一个。
两位优秀的运动员,都是国家队的骄傲,是值得所有人喜欢和尊重的人。
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启程,相信她们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