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大理市委政法委、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推出《城市进行时•政法篇》,本期节目嘉宾:云南千一律师事务所赵文慧律师,和您一起关注:警惕!这些危险正悄悄靠近青少年。
近日,陕西安康汉阴县发生了一件让家长们愤怒不已的事情:有学生在学校对面的文具店买到了带针头的注射器。这一情况被家长发现后,引发了广泛关注。
赵文慧
云南千一律师事务所律师
从家长拍摄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涉事文具店店主面对家长的质问,坚称售卖的是玩具,对于其他问题则“无可奉告”。汉阴县市场监管局在关注到网帖后,迅速安排城关镇市场监管所前往调查。经初步调查,虽然该商品不属于医疗器械,售卖不需要办理相关证照,但将这类商品售卖给学生,店主确实存在过失。目前,市场监管局已责令店方整改,对店主进行了警告和批评教育,并要求下架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有害的商品。
在电商平台上,我们也能检索到不少售卖这种“注射器”玩具的店铺。某平台一家母婴玩具店售卖的“小鸡捏捏乐挤痘痘解压玩具”,客服称其带针头,与医用注射器差不多,还表示15岁以上的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可以玩,然而当被追问是否为医疗器械时,对方却未正面回复。此前,多地也曾曝光小学附近商店、文具店售卖此类玩具的情况,相关执法人员指出,这类玩具即便针头没有尖刺,也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同时还可能误导未成年人,让他们误以为“注射器”可以随便玩。
这件事给广大家长提了个醒,除了关注孩子购买的玩具是否安全,我们还需要警惕另一种更为可怕的危险——毒品。如今,毒品恶爪已悄悄伸向“00后”。一些犯罪分子将毒品伪装成各种看似无害的物品,试图引诱青少年上钩。
比如“贴纸毒品”,就是一群“00后”学生在参与贩卖。这种毒品伪装成比指甲盖还小的纸片,但其“威力”却是摇头丸的3倍,皮肤接触后就能被吸收。只需100微克,就足以让人产生幻觉,出现急性精神分裂。曾经有一位16岁的澳大利亚中学生,在误食用“LSD致幻剂”后,幻想自己能飞翔,最终从阳台跳下身亡。
还有“糖果”形状的毒品。2018年10月,海关查获了一种新型毒品“糖果”,其外表色彩鲜艳、包装花哨,深受青少年喜爱,但实际上却是摇头丸。此外,央视新闻曾报道过一款在KTV售卖的“潮流饮品”,很多青少年为了追求“时髦”而去尝试,殊不知这是含有γ -羟基丁酸的新型毒品,无色无味,喝下后可能会丧失记忆、失去意识,甚至昏迷死亡。
这些伪装的毒品极具欺骗性。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弱,很容易成为毒品侵害的对象。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教导孩子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饮品等,少让孩子进入KTV、酒吧等治安复杂场所。同时,也要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毒品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和家庭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远离毒品的侵害。
城市进行时
《城市进行时》节目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0:00(首播)
21:00——22:00(重播)
关注方式:
1、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
2、手机下载“蜻蜓FM收音机”“喜马拉雅”等APP可同步收听或回听;
3、数字电视用户,选择“广播”界面,选定“苍洱调频”即可收听。
我们的部分配图、文字等来自网络,若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望告知,我们将及时删改。
编辑:晋恺 陈丝华
值周:张辉 胡亚玲
主编: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