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彭州的山脉从不只是地理坐标——它们是古蜀先王 “得仙” 的神圣场域,是史书中 “九陇” 之名的源头,更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立体画卷。从海拔4989米的九顶山到阡陌纵横的九陇丘陵,每一道山梁都镌刻着时光的故事,等待世人沿着峰谷褶皱,揭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龙门山脉

成都平原的 “西部脊梁”,造物主的生态诗篇

彭州的山,是从盆地边缘拔地而起的壮阔。


作为成都平原西缘的天然屏障,龙门山脉以东北—西南走向绵延200余公里,海拔从2000米向西骤升至3000米以上,主峰九顶山如擎天之柱,以4989米的高度俯瞰众生。这里的垂直高差造就了震撼的立体景观:低处,白鹿森林公园的林木四季轮转,春日杜鹃似火,秋日红叶如霞;中腰,白水河自然保护区藏着大熊猫的家园,4000余种野生动植物在此共生共荣;峰顶,九顶山的云雾终年不散,将 “一山有四季” 的魔幻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


彭州人对山的偏爱,藏在三大生态地标里:九峰山的险峻峰峦(火焰峰、朱雀峰等)峰体如刀削斧劈般矗立,云雾缭绕间更显巍峨神秘;白水河的清澈溪流滋养着万物,成为无数珍稀物种的庇护所;白鹿森林的负氧离子则是都市人逃离喧嚣的 “天然药方”。这片山脉,既是屏障,更是馈赠,用亿万年的时光打磨出蜀地最动人的生态底色。

湔山

史书中的 “神山”,古蜀文明的发祥之地

彭州的山,从神话中走来。


《蜀王本纪》里,鱼凫王 “田于湔山,得仙” 的记载,让湔山(又名玉垒山)成为古蜀文明的精神坐标。如今的湔山,化身彭州西北的莽莽群峰,太子城、九峰山等支脉纵横交错,仿佛仍在守护着先民的传说。根据《彭县志》考证,这片山脉泛指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以东的广袤区域,是古蜀人刀耕火种的起点,也是祭祀山神的神圣场域。


当我们站在九峰山巅,看云雾在山谷间流淌,不难想象千年前蜀人面对这般壮阔时的敬畏与遐想。湔山的意义,早已超越地理范畴——它是连接自然与文明的纽带,每一块岩石都可能见证过古老的祭祀仪式,每一条溪流都流淌着先民的生存智慧。山脚下,至今仍有百姓以 “湔” 为名纪念,让神话照进现实。

三大支脉

北山、东山、西山,勾勒彭州的山水骨架

彭州的山脉以湔江、白水河为界,衍生出三大支脉,如三支巨笔在蜀地西部挥毫,绘就不同的风情画卷。

玉垒山支脉(北山):群峰列阵,守护两江合流的壮美


在五道河至白水河之间,光绪《彭县志》称为 “北山” 的山脉巍然矗立。这里北以太子城与茂县为界,东濒湔江,西临白水河,在团山包前连盖坪处,白水河与湔江干流交汇,形成 “两江合流” 的壮阔图景。太子城如忠诚的卫士镇守北端,青龙、朱雀、玄武、白虎四象峰按方位列阵,火焰峰似跳动的赤焰,仙人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每座山峰都有自己的性格,共同构成彭州北部的 “神山矩阵”。

蓥华山支脉(东山):一脊分川陕,灵秀藏于褶皱之间


湔江东岸的蓥华山支脉,古称 “章洛山”,主峰蓥华山海拔3168米,虽峰顶在什邡,支脉却在彭州铺展成诗。这里以山脊为界与什邡相望,自北向南分三支:东干东山连着什邡的塘坝子(五龙山),喀斯特溶洞暗藏玄机;东干中山越往南越舒缓,天台山的古寺钟声与白鹿山的林涛合奏着自然乐章;东干西山的菩萨堂、小鱼洞等地,溪流潺潺,是夏日避暑的绝佳去处。东山之美,在于刚柔并济——既有山脊的巍峨,也有山谷的温柔。

光光山支脉(西山):千米高差间的立体百科全书


白水河西岸的光光山支脉,是彭州与都江堰、汶川的界山,主峰4634米的光光山如天然屏风,主干山脊上的黄草坪梁子、包袱石梁子等 “三大梁子” 横亘东西,海拔从北至南骤降,形成 “一山看四季” 的奇观。西干南山的尖尖山、至德山之间,“彭阙” 老君山(彭门山)巍然屹立,两山相对如阙,曾是古代彭州的标志;西干次南山的九陇山,以 “九道山梁” 得名,紫色丘陵间流传着古蜀王杜宇的传说,成为农耕文明的摇篮。更妙的是边界处的余脉,被土溪、桐麻河切割成零碎的碧玉,瓦窑坪、莲花山等地藏于深闺,静待探访。

九陇山

黄土丘陵间的千年密码,地名里的文明印记

在丹景山镇至桂花镇之间,九陇山绵延40余公里,这片以 “九陇” 为名的黄土丘陵,是彭州历史的活化石。《方舆胜览》记载,“一伏陇、二豆陇…… 九横担陇”,九道山梁如大地的褶皱,孕育了北周 “九陇郡”、隋唐 “九陇县” 的得名,成为彭州地名文化的源头。主峰大堡山(陇首山)海拔778.8米,传说为古蜀王杜宇的领地,紫色冲积土肥沃宜耕,千年来梯田层层叠叠,果园飘香。


这里的每一道山梁都是一段历史:双土地南的大圆包山,藏着 “陇首山” 的古称;丘陵间的陶粒黏土矿、砂岩矿,是大地的馈赠;而 “九陇” 之名本身,更像一条时光纽带,将千年前的郡县与今日的村落紧紧相连。行走其间,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文明,从未离开过这片丘陵。

彭州的山

是自然的诗,也是文明的歌

彭州的魅力,藏在龙门山脉的磅礴里,在湔山的神话里,在三大支脉的风情里,更在九陇山的年轮里。这些山脉不仅撑起了成都平原的生态屏障,更成为古蜀文明的发祥地、川渝文化的交融带。当你登上九顶山看云海翻涌,走进白水河听金丝猴啼鸣,或是在九陇山间寻找 “九陇” 的痕迹,便会懂得:山,是彭州的骨骼,也是彭州的灵魂。


这座被群山环抱的城市,从来都不只是风景——它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是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下次相遇,不妨沿着山径前行,让每一步都踏在时光的褶皱里,倾听彭州最深处的心跳。

免责声明:

★品鉴彭州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仅在品鉴彭州今日头条号转载,其他平台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文中配图支付相应稿费,若不同意使用,请告知删除!

期数:3393期

文字:《彭州地名录》品鉴彭州 阳阳

图片:品鉴彭州 张勇 乔刚 刘正刚 黄德堃 冮志秀

编辑:龙洋 责编:梁丹 审核:祁文静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杨华 祁文静

首席编辑:刘倩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