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显示,近日,上海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和府捞面”),因发布广告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违反广告法,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万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明,当事人于2024年12月26日,将自行设计制作印有“中式面馆第一品牌”的广告牌放置于各直营门店(分公司入口处,用于商品展示及对外宣传。2025年1月6日,执法人员依据举报对当事人直营分公司“和府捞面”张杨北路店现场执法检查时,查见上述广告牌摆放在该门店店堂入口处。案发后,当事人立即对上述广告牌进行撤换,至2025年1月20日,所有直营门店均完成整改。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和府捞面初次违法。
据悉,鉴于当事人的直营分公司上海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宝山第二分公司因向消费者提供带有“TOP1.中式面馆第一品牌”内容的垫餐纸,违反了相关规定,被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管局立案查处,并于2024年11月25日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故当事人本次违法行为不属于初次违法。
另外,据人民网江苏频道2024年7月报道,和府捞面在新品宣传时,称衣藻低脂面中添加的“莱茵衣藻”可辅助降血糖。因食品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违反广告内容管理规定,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和府捞面子公司处罚款6万元。
资料显示,和府捞面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面食为特色的中式餐饮连锁品牌。
和府捞面还因价格问题争议不断。4月24日,“和府捞面回应同城门店差价20%”一话题登上热搜。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投诉和府捞面“差价刺客”,点的是一模一样的产品,不同门店价格却不同。
4月21日,有消费者就此事致电和府捞面,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开店时间、装修风格、服务品质等因素,和府捞面将不同类型的店铺分为A、B、C三种门店,不同门店间的菜品和价格会有差异。
“如果说想区分的话,只能到店问工作人员,吃的一样,但是有些东西,比如操作(不一样),(A类门店)出餐速度比(B类门店)快了很多,装修风格或者是店里气氛是不一样的”。
在和府捞面此前的“2024年度总结暨2025战略大会”上,创始人李学林披露,2024年全年,和府捞面营收达25亿元。李学林同时透露,和府捞面2024年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5%。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