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了10多天,印度终于动手了,发动所谓的“辛多尔行动”,对巴基斯坦进行打击。

综合双方媒体报道来看,印度出动战斗机并发射了24枚导弹,打击巴基斯坦境内的9个目标。印度称自己的行动非常谨慎,不是升级行为,因为打击的并非巴军方目标,而是恐怖分子据点。

而巴方则称,印度的袭击造成至少8人遇难,35人伤亡。另外,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向《彭博社》表示,巴军击落了包括阵风在内的5架印度战斗机,但并未俘虏印军士兵。



目前印度已经宣布任务完成,但双方仍在控制线附近进行炮击。从印方的表态和行动来看,这次攻击单纯只是出一口气,并未打算全面开战。但毫无疑问,莫迪这一次又出了蠢招,向巴基斯坦发动进攻,不会给印度带来任何好处。

第一,印度完全不占理。发生袭击事件后,印度没有进行任何调查,就指控巴基斯坦参与。后续巴方一直保持克制,要求进行中立调查,但印度一直拒绝,并且采取过激举动,试图激怒巴方。在这件事上,印度完全不占理,勉为其难,必然会遭到国际社会的指责。

第二,印度未得到国际社会支持。袭击发生后,印度打了一圈电话,不论是美国、欧盟还是中国都要求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升级。尽管印度平时伪装成中立国,摆出一副友善的姿态。但这次莫迪不听国际社会劝告,悍然提起战端,将其霸凌弱小的本质暴露无遗。

第三,印军的行动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莫迪悍然对巴袭击,无非就是要转移国内矛盾。此前发生的重大袭击,表明印度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为了给国民民众一个交待,莫迪只能把锅甩给巴基斯坦。然而这次发动进攻,印度并未占到便宜,反而把军队的虚弱暴露无遗。若后续巴方公布击落战机的证据,莫迪的脸更加挂不住。



第四,莫迪选择进攻的时机非常尴尬。如果这次攻击导致印巴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印方将得不到任何外部支持。印度70%以上的武器都来自俄罗斯,消耗后要从俄罗斯补充,但是俄罗斯自己身陷战争,根本没有足够的武器提供给印度。

近些年,印度与美国关系日益密切,但美国已经明确表态,不支持开战。美国自己在俄乌问题、伊朗问题、贸易问题上忙得焦头烂额,实在分身乏术抽不出精力来管这事。特朗普得知消息后称,这是他们的战争,不是我们的。

其实对于印度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从经济上对巴基斯坦进行孤立,进行慢性绞杀。比如此前采取的断水措施、并要求国际货币组织审查对巴方贷款。这些措施能对刚有恢复迹象的巴基斯坦经济造成重创,让竞争对手自顾不暇,且经济实力一直与自己保持巨大差距。



相反,选择战争明显是蠢招。即便巴基斯坦境内真的有恐怖分子,如此有限的打击行动,也难以消除根源。更何况印军未必能在巴军面前占到便宜,成功的把握并不大。莫迪的决策,体现出印度人好面子的一面,这导致他们采取了带有赌博性质的冒险行动。

毫无疑问,接下来巴基斯坦必然会进行报复,参考上次伊朗袭击巴境内据点,巴以同样方式报复。正所谓擦枪走火,印巴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的风险非常高。长期拖下去对谁更有利?

巴基斯坦属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加上铁哥们比较多,生存下去没有问题。印度虽然不见得会失败,但要错过黄金发展机遇。近些年,美国一直试图把一些产业转移到印度,之前莫迪访问白宫时,双方还商定推动双便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如果印度长期发生战争,投资者自然会考虑相关风险。

当然,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不会有好处,总有一天要进行和解。关于如何结束这次冲突,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



很显然,巴基斯坦还是希望中国出面调解。中国作为印巴的邻国,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外交上能发挥较大影响力,同时印度也是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中国可以在这个框架内与印度保持沟通。

此前中方也已经明确表态,希望双方保持克制,先把事情调查清楚,这一立场也符合国际公理。若印度不放心,完全可以把俄罗斯拉进来,由中俄一起充当调解人,趁现在冲突尚未扩大,解决双方纷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