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美国过去曾一度是开放的,但现在似乎相当封闭,而反观现在的中国,则非常开放。“这是因为我们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随之而来的是自信心的增强。”他还强调,美国日益增长的“孤立主义”无助于其实现“太空野心”。吴伟仁说:“我们是欢迎中美交流的,对吧?我们愿意沟通,但他(美方)现在不愿意和我们沟通。我们的大门是敞开的,但他(美方)的大门是关闭的。”

去年6月,我国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成功带回了1935.3克的珍贵样品。要知道,此前人类的探月活动基本上都集中在月球的正面,月球背面无人触及。因此此次获得的月背土壤样品极为稀缺,且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为开展月背相关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月球(资料图)

众多国家表达了想要获取月背土壤样品的意愿。其中也包括美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公开表示,NASA官员一直在与中方讨论关于出借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协议条款。他表示目前大约有四所美国大学已提出申请。其实去年美国方面就产生了这种意愿,2023年底的一封内部电子邮件称,此次申请研究是“有必要的”,不仅是因为中国的月壤样本具有“独特价值”,也因为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已面向国际开放申请。

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并在现场与来自5个国家的5家机构签署了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借用协议》。最终美国布朗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7家机构的借用申请通过了审查,可获取由嫦娥五号任务带回的月球样品,开展科学研究。



航天展(资料图)

但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行星科学家蒂莫西·格洛奇无奈地透露,与美国大多数涉及月球样本的研究不同,他的项目不会得到NASA的支持。格洛奇称,他们将不被允许使用NASA资金来研究中国借用的月球样品,原因在于“沃尔夫条款”。一直以来,美国都将中国排除在该空间站项目之外。2011年4月,美国国会批准的“沃尔夫条款”,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美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

不仅如此,美国媒体和一些政客不断渲染中国“太空威胁”。去年11月,美国高级将领称,中国军事能力的快速发展对美国在外太空的霸权构成了越来越大的风险。今年1月,美国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宣称,中美“正处于一场太空竞赛”,“我们最好小心,不要让他们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抵达月球上的某个地方”。此前美国太空军发布《太空竞争》评估报告称,中俄正在测试研发反卫星武器,用于拒止、破坏或摧毁卫星和太空服务。



月壤(资料图)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外空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维护外空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方一直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积极倡导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中方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参与任何形式的外空军备竞赛,这一立场没有改变。美国公开将外空定位为新的战场,已经成立了外空司令部,正在组建外空部队,并且计划在外空部署激光武器。是谁在加剧外空武器化和战场化的危险?是谁在威胁外空安全?我想不言自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