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咖啡馆的角落里,林经理反常地摆弄着手机,时不时抬头张望。
"张明,谢谢你能来。"她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少了办公室里的那股锐气。
我搅了搅面前那杯加了太多糖的拿铁,试图掩饰内心的忐忑。
从没想过,堂堂市场部林总会单独约我见面,还选在下班后的咖啡厅。
她叹了口气,将手机反扣在桌上,"有件事,我真的不知道该找谁帮忙了。"
01
我叫张明,今年32岁,在星辰科技公司担任技术部门的一名普通专员。
五年前硕士毕业后,我便进入了这家公司,凭借着踏实肯干的态度和过硬的技术能力,在部门内获得了稳定但平凡的位置。
公司大楼坐落在城市CBD的核心地带,每天早晨,我都会和无数职场人一样,挤着地铁准时到达。
从不迟到,也从不早退,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职场准则。
可惜,这种默默无闻的坚持并没有为我带来多少关注。
在这个靠表现和社交获取资源的职场丛林里,我始终是那个坐在角落,被人容易忽略的存在。
“张明,这段代码再优化一下,响应速度还能提高。”技术主管刘勇拍拍我的肩膀,语气平淡地说完便离开了。这是我日常工作中为数不多的交流。
午餐时间,同事们三五成群地离开,有时会礼貌性地问我一句:“张明,一起吗?”但更多时候,我会选择在工位上简单解决,利用这段时间继续钻研技术问题。
这种生活平静而规律,直到那个特殊的项目到来。
“各位注意了,公司刚接到一个大单,客户是国内头部金融机构,要求我们在两个月内完成一套全新的风控系统。”技术部总监在周一的晨会上宣布,“这个项目关系到公司今年的业绩指标,大家必须全力以赴。”
整个公司因这个项目而进入高压状态。市场部需要持续跟进客户需求,产品部要快速定型方案,而我们技术部则面临最大的压力——在短时间内实现稳定、高效的系统。
我开始每天加班到深夜。公司大楼里的灯光渐渐熄灭,最后只剩下技术部的几盏孤灯在黑夜中亮着。
疲惫感像潮水一样一波波袭来,但我咬牙坚持。这种坚持不是为了额外的奖金,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技术的热爱和对自我价值的证明。
“你还没走啊?”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抬头一看,是林佳经理,公司市场部的掌舵人。她站在我的工位旁,手里拿着一叠文件,眼睛因为疲劳而略显红肿,但依然掩盖不住那份职业女性特有的干练和魄力。
“林经理好,我再完善一下这个模块就走。”我有些受宠若惊,林经理很少会和我们技术部的普通员工闲聊。
“辛苦了。”她微微点头,“这个项目对公司很重要,大家都在拼命,但也要注意身体。”
简短的对话后,她转身走向茶水间。我的目光不自觉地跟随着她的背影。
在星辰科技,林佳是个传奇人物。38岁,毕业于国内顶尖学府,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出色的谈判能力,短短几年内就晋升为市场部经理。
她带领团队拿下了多个大型项目,是公司业绩的主要贡献者。
但林经理也因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而被称为“女魔头”。她对下属要求严格,对项目进度分毫不苟,据说有人因为一个小失误在她面前红了眼眶。
不过,我总觉得这些评价有失公允。每次项目完成后,林经理都会带队庆功,从不独占功劳;而且她虽对工作严格,但从不对人苛刻,这一点我在公司各种场合中都有观察。
回到工作状态,我继续专注于代码的优化。时钟指向了凌晨一点,办公室只剩下我一个人。
收拾好电脑,我走向电梯。经过市场部区域时,发现林经理的办公室灯还亮着。
透过半开的百叶窗,我看到她正在电话里激烈地争论着什么,表情焦虑而疲惫。
这不像平时那个从容不迫的林经理。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打扰,悄悄离开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注意到林经理的状态越来越不对劲。平日里光鲜亮丽的她开始穿着简单的套装来上班,妆容也变得淡薄,眼下的黑眼圈越来越明显。
在一次部门交流会上,她甚至出现了失神的状态,被董事长高志远点名提问时明显愣了一下。
高董事长是公司的创始人,55岁,商界资深人士,人们都尊称他为“高董”。他待人和蔼,但决断力强,是星辰科技发展壮大的灵魂人物。
高董很少干预具体业务,但对重要项目会亲自过问。这次金融风控系统项目就是他亲自接洽的,因此他对进展格外关注。
“林佳,客户那边的新需求协调得怎么样了?”高董在会上问道。
“正在... 正在沟通中,预计下周能确定最终方案。”林经理回答时略显紧张,不复往日的干脆利落。
会后,高董皱着眉头离开,人力资源总监王丽紧随其后,两人似乎在小声交谈着什么。
王丽今年45岁,是高董多年的得力助手,公司上下的人事变动基本都是经她之手。她精明能干,笑里藏刀,很多人都敬她三分。
我内心涌起一丝不安,隐约感觉公司的气氛有些微妙变化。
02
一周后的周五,我收到了一条意外的微信消息。
“张明,方便的话,今晚下班后能见一面吗?公司附近的星巴克,我有些事想和你聊聊。——林佳”
这条消息让我惊讶不已。林经理和我虽然有过几次工作交流,但从未有过私下约见。我犹豫再三,回复了一个“好的”。
傍晚六点半,我准时到达约定地点。星巴克里人不多,林经理选了个角落的位置,已经点好了两杯咖啡。
“来了,坐。”她朝我示意,语气比平时柔和许多。
近距离观察,我发现她比平时更加憔悴,眼神中透着一丝我从未见过的脆弱。
“谢谢你能来,张明。”她双手捧着咖啡杯,像是在汲取温暖,“我这次找你,是有件私事想请你帮忙。”
“林经理请说,只要我能做到。”我有些紧张地回答。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直视着我:“我知道这个请求很唐突,也很冒昧。我想向你借10万元,一个月内一定归还,还会支付合理的利息。”
我愣住了,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请求。林经理年薪至少七位数,怎么会找我这个普通员工借钱?
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她低声解释道:“我弟弟去年创业失败,欠了一笔高利贷。前段时间债主找上门来,威胁要伤害他的家人。我已经帮他还了大部分,但还差这最后10万。我的积蓄都用完了,房子和车都抵押出去了,亲近的朋友都在国外,公司其他高管都在度假或出差。”
她停顿了一下,声音有些哽咽:“我本不该找公司同事,但实在走投无路。银行贷款太慢,而债主给的最后期限是下周一。我知道你为人低调,家境不错,所以...”
我沉默不语。10万元对我来说确实不算小数目,虽然有祖辈留下的一笔积蓄,但也需要谨慎考虑。
林经理见我犹豫,苦笑了一下:“抱歉,是我冒昧了。当我没说过吧,这事确实不该麻烦你。”
看着她准备起身离开,我突然做了一个决定:“林经理,我可以借给你。”
她明显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确定吗?”
“确定。”我点点头,“不过我需要明天才能把钱准备好。”
“谢谢你,张明。”她眼眶微红,“我保证一个月内还你,绝不会让你有任何损失。”
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回想着林经理憔悴的面容和真诚的眼神。虽然10万元对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看到平日里雷厉风行的林经理此刻的脆弱,我无法拒绝。
更何况,我一直暗自佩服她的能力和为人,能够帮助她渡过难关,也算是一种缘分。
第二天一早,我便去银行取了10万元现金。中午时分,我们在公司附近的一家安静咖啡厅见面。
“这是10万元整,你清点一下。”我将装着现金的信封推给她。
林经理接过信封,手微微颤抖:“真的非常感谢你,张明。你救了我弟弟一家。”她从包里拿出一张纸,“这是借条,我写了具体金额和归还日期,还有我的身份证复印件。”
“这个不必了吧...”我有些尴尬。
“规矩要有。”她坚持道,“做事要有始有终,这是对你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最终,我还是收下了借条,上面清楚地写着一个月后归还的承诺。看着林经理如释重负的表情,我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满足感。
这可能是我进入职场以来,第一次感觉自己真正帮助了别人,尤其是帮助了一个我一直敬仰的人。
借钱事件后,工作表面上一切如常,但我与林经理之间的关系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我和林经理只有必要的工作交流,现在她开始主动关心我的工作进展。
有时她会在茶水间“偶遇”我,询问我对项目的看法;有时下班时间撞见,她会提出同样的建议。这种变化让我既受宠若惜,又有些不习惯。
03
一天午餐时间,林经理竟然出现在我的工位旁:“张明,一起吃午饭吗?我想听听你对新系统架构的想法。”
同事们投来惊讶的目光,我感到一阵尴尬和些许自豪:“好的,林经理。”
餐厅里,林经理对我的技术见解表现出浓厚兴趣。她不时点头,记录我提出的一些优化建议。
“你的思路很清晰,张明。技术部有你这样的人才,系统肯定能按时上线。”她真诚地称赞道。
我被这样的夸奖弄得不知所措:“谢谢林经理,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
“叫我林佳吧,公司以外的时候。”她微笑着说,“毕竟我们现在也算是朋友了。”
我点点头,心里却泛起一丝涟漪。林经理这样的高管,竟然愿意把我当朋友?
接下来的日子,林经理对我的特殊关照越来越明显。会议上,她会点名要我发言;方案讨论时,她会特别询问我的意见;甚至有一次,她直接向技术总监建议让我担任某个模块的负责人。
这种关注让我既享受又忐忑。享受的是终于有人看到了我的价值,忐忑的是不知道这种关系会持续多久。
同事们也注意到了这种变化。茶水间里,窃窃私语开始流传。
“你发现没有,林经理最近特别关照张明。”
“谁说不是呢,听说昨天又一起吃饭了。”
“你们说,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特殊关系?”
“嘘,小声点。不过林经理最近确实很反常,听说她可能要升职了,也可能在准备跳槽,谁知道呢?”
这些话语像一把把小刀,刺得我坐立不安。我很清楚,自己和林经理之间只有那10万元的联系,除此之外,我们仍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但这种解释谁会相信呢?
更让我忧心的是,借款期限已过半,林经理从未提起还钱的事情。每次我想开口询问,看到她疲惫但亲切的笑容,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毕竟,她现在对我如此照顾,我不想显得斤斤计较。
“张明,听说你和林经理走得很近啊?”技术部同事小王意味深长地问我。
“只是正常工作交流。”我试图解释。
“得了吧,全公司都看得出来她对你特别。”小王压低声音,“你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吗?听说她和丈夫早就分居了,现在一个人住。”
我皱起眉头:“别乱说,我和林经理真的只是工作关系。”
“行行行,你别急。”小王举手投降,“不过你最好小心点,公司里的关系可复杂了,尤其是高层之间的博弈,你别被当枪使了。”
小王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我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林经理对我的关照,真的只是出于感谢吗?还是另有目的?
这种疑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扩大。一方面,我享受着被重视的感觉;另一方面,我开始怀疑林经理的真实意图。
尤其是当我听说她可能要升职或跳槽的传闻后,心中的不安更加剧了。如果她真的离开公司,我的10万元会不会就此打水漂?
一个月的期限悄然而至。那天下午,我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向林经理询问借款的事情。走向她的办公室时,我的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刚要敲门,就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对话声。
“王总监,请你理解我的难处。”林经理的声音带着少有的恳求。
“林佳,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董事长已经下了决心,你知道他一向说一不二。”人力资源总监王丽的声音冷静而坚定。
“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不会让公司失望。”
“时间不等人,你自己好好考虑吧。”
办公室门突然打开,王丽总监面无表情地走出来,与我打了个照面。她略显惊讶,随即恢复常态:“张明,你找林经理有事?”
“是的,有个技术问题想请教。”我编了个理由。
王丽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年轻人,做事要有分寸,知道吗?”
不等我回答,她就转身离开了。这番莫名其妙的警告让我更加迷惑。
犹豫片刻,我还是敲响了林经理的门。
“请进。”林经理的声音透着疲惫。
04
推门而入,我发现她正对着电脑发呆,办公桌上的文件散乱地堆着,一反她平日的整洁风格。
“张明?有事吗?”她勉强露出一个笑容。
“林经理,我...”我斟酌着词句,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她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抱歉,我需要接这个电话。有什么事我们改天再谈,好吗?”
我只能点头同意,失望地离开了她的办公室。
回到工位,我陷入了深思。林经理最近的反常行为,办公室里的暗流涌动,还有那10万元的借款,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到不安。
我开始质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明智。或许,我应该更加理性,而不是被一时的同情心和对林经理的好感所左右。
晚上回到家,我翻出那张借条,上面清楚地写着归还日期——明天。
我决定,无论如何,明天一定要直接向林经理询问这件事。
第二天一早,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公司。刚走进办公区,就听到同事们的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林经理今天被叫到董事长办公室了。”
“什么情况?难道是那个项目出问题了?”
“谁知道呢,不过看样子很严重,人力资源部的人也在场。”
我的心一沉。如果林经理真的遇到工作上的麻烦,那我的10万元岂不是更难要回来了?
上午的工作我心不在焉,眼睛不时瞟向林经理的办公室,却始终没见她出现。直到中午,我才在茶水间偶遇刚从会议室出来的市场部同事。
“林经理呢?今天怎么没见她?”我假装随意地问道。
“董事长找她谈话呢,从早上到现在还没出来。”同时压低声音,“听说高董对金融项目的进展不满意,可能要做人事调整。”
这个消息让我心情更加沉重。如果林经理真的被调职甚至离职,那我的借款可能就真的悬了。
下午两点,我正在电脑前调试程序,一条微信消息突然弹出:
“张明,下午三点准时到我办公室来,有重要的事情。——林佳”
看着这条简短的消息,我的心跳加速。这是要还钱了吗?还是有其他事情?各种可能性在我脑海中闪过。
三点整,我准时敲响了林经理办公室的门。
“请进。”她的声音出奇地平静。
推门而入,眼前的景象让我愣住了——林经理正在收拾她的私人物品,办公桌上的相框、摆件都被装进了一个纸箱。
“林经理,你这是...”我惊讶地问道。
“别担心,不是你想的那样。”她抬头看我,脸上看不出喜怒,“跟我来,董事长要见你。”
“董事长?见我?”我完全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一时间不知所措。
“嗯,别紧张,跟我来就是了。”她拿起一个文件袋,示意我跟上。
走出办公室,穿过长长的走廊,我们来到了电梯前。电梯上行,直达顶层的董事长办公室。整个过程中,林经理一言不发,表情严肃。
我的心跳越来越快,手心冒汗。董事长为什么要见我?是因为发现了我和林经理之间的借款关系?
还是因为我近期在项目中的表现?或者,更糟的是,林经理是否利用我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现在我要被牵连?
电梯门缓缓打开,眼前是一条铺着红色地毯的走廊,尽头是董事长办公室的大门。
林经理走在前面,脚步沉稳而坚定。我跟在后面,感觉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
“林经理,到底是什么事?”我小声问道,希望能得到一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