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国网淮北供电公司500kV濉怀5379线阜淮高铁迁改新建杆塔验收作业现场,超高压输电运检班班长张涛爬上了60米高的输电杆塔,对新建超高压线路进行验收及缺陷排查。33年,6876基杆塔,2000多公里高压线路,1.26万余处缺陷消除——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国网淮北供电公司超高压输电运检班班长张涛用脚步丈量的职业生涯。自1992年踏入输电线路检修岗位以来,张涛从一名普通检修工成长为行业技术标杆,用坚守与担当书写了新时代电力工人的匠心答卷。

张涛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敬业奉献中国好人”“中国质量工匠”“国家技能培育突出贡献个人”“安徽省劳动模范”“国网生产技能专家”等殊荣。


扎根一线的“光明卫士”

高压带电检修是电力行业最具挑战的工作之一,作业者需在数十米高空、数十万伏电压的线路上完成检修,稍有不慎便可能危及生命。回忆起第一次站在百米高的铁塔上,张涛坦言:“课本上的知识,在高塔前显得苍白。”但他没有退缩,白天跟着师傅爬杆架线,晚上挑灯研读专业书籍,短短两年便成为班组技术骨干。凭借过硬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他逐渐被同事们称为输电线路的“活字典”,淮北电网每一基杆塔的构造、每一处地形的特点都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

张涛的足迹遍布淮北电网的每一个角落。2018年,台风“温比亚”来袭,他带领团队冒着狂风暴雨清除挂在高压线上的彩钢瓦房顶,仅用40分钟化解了高铁停运危机;2022年,他首次在500千伏线路上采用等电位带电作业法完成高难度补加重锤作业,填补了皖北电网技术空白。33年来,他累计带电作业1290多次,创造了“零事故”的奇迹,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高空舞者”。

除了日常运维,张涛还多次参与国家级重大保电任务。2020年北京二十大会议期间,他牵头编制保电专项方案,细化32项措施,带领团队24小时驻守核心区,实现供电设备“全时段零缺陷”运行。2023年至2024年,他两赴西藏山南,指导完成世界海拔最高的22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填补了国网公司高海拔带电作业的空白。从淮北平原到雪域高原,张涛用行动诠释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


创新破解难题的“发明达人”

“创新不是口号,而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是张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33年间,他累计推出46项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超1700万元,其中29项获国家专利,成为电力系统名副其实的“发明达人”。

一线工作中的痛点往往是张涛创新的起点。一次更换直线绝缘子作业中,两名工作人员在高空耗时2小时才拔出导线侧碗头内销子,不仅效率低下,还增加了作业风险。张涛回去后反复试验,最终发明“钳式拔销器”,将拔销成功率提升至95%以上。这一工具被命名为“张涛拔销器”,获国家专利并在全国电力系统推广,仅在淮北电网就产生经济效益100余万元。

针对淮北地区煤矿开采导致铁塔倾斜的难题,他研制出“校正自立式铁塔不均匀沉降工具”,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效解决了行业痛点;面对夜间施工机械易触碰导线的问题,他开发出无人机安装的“线路高空警示灯”,将作业效率提升60%。他还总结出“五步创新工作法”——“一查、二找、三比、四验、五定”,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200余万元。

张涛的创新始终聚焦一线需求。他研制的“架空地线提升器”“攀爬式绳梯”等工具,既提升了安全性,又大幅降低了作业强度。2023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输电线路防外破警示灯”被列入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孵化项目,成为系统内推广的标杆成果。“超高压线路上的‘差不多’,就是拿万家灯火开玩笑!”张涛的严谨与执着,让每一项创新都经得起实践检验。


薪火相传的“匠心导师”

“不仅要当工匠,更要培养工匠。”2011年,“张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他立下目标,要将技术绝活倾囊相授。十余年来,他通过“导师带徒”“青工夜校”等模式,培养出36名青年技术骨干,其中12人晋升高级技师,3人获评安徽省技术能手,2人成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

徒弟武展飞回忆,初次见到张涛时,觉得他“像团队的大家长”,但在技术细节上却格外“较真”。2023年研发防外破警示灯时,有队员提议“差不多就行”,张涛当场严厉批评:“超高压线路上的‘差不多’,就是拿万家灯火开玩笑!”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团队最终攻克技术难关,研发出实用高效的警示装置。

张涛还首创“比、学、赶、帮、超”练兵模式,带领团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担任国网技术学院兼职培训师12年来,他为5000余名新员工授课,编写教材10余万字,用30余场宣讲传递工匠精神。2024年,他远赴西藏山南,为当地团队开展带电作业培训,助力构建“无人机巡检+集中监控+带电作业”的现代化运检体系,将技术火种播撒至雪域高原。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从“电力小白”到“技术大拿”,从“孤勇者”到“团队大家长”,张涛用半生坚守证明:平凡岗位亦可成就不凡。如今,53岁的他依然奔波在线路巡检一线,践行着“让每基杆塔都稳固,让每盏灯都常亮”的朴素誓言。这份誓言,正是新时代劳模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通讯员:刘一丹 张亚 张亮

编辑:胡帅

编校:化晓芹

编审:王伟

审签:刘永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