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所提出的:生存下来的不一定是最强的物种,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
如今,随着增值税VAT新政落地,英国私校圈正悄然上演又一轮洗牌,通过兼并、重组、改革来适应新的局面。
对中国留学家庭来说,顶私入场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俏了,在竞争更激烈的同时,也有新的窗口机会,及时掌握新动态,才能赢得先机。
01
英国私校深度震荡
顶私竞争更加激烈
在学费持续上涨、运营成本攀升的压力下,不少本地家庭开始转向公立学校体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对中国低龄留学生来说,顶尖私校的入学机会会因此变得更多?
事实上,答案并不乐观。
最新统计显示,伦敦地区的小学申请人数连续下降——今年全市共有83,581名学生申请入学,较去年减少2.1%。但与此同时,成功进入第一志愿学校的比例也同步下滑,从去年的89.1%降至87.9%。
这透露出一个关键信号:总人数减少,并未让优质教育资源变得更容易争取。相反,头部学校的位置竞争依然白热化。
而对于伊顿公学(Eton)、哈罗公学(Harrow)、威斯敏斯特公学(Westminster)等顶尖私校来说,新政的冲击更像是一次筛选器——拥有雄厚资金储备的名校,能够从容抵御运营压力;目标家庭本身具备更高的支付能力,对学费上涨的适应程度高于普通家庭。
因此,在这一轮洗牌中,真正顶尖的私校非但不会受损,反而会凭借更稳固的资源与声望,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学校的差距。前往顶私的通道,也将竞争更加激烈。
02
温彻斯特公学并购Pilgrims’
抢先锁定优质生源
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一些名校开始主动出击,通过兼并、重组、转型等多种方式,巩固自身地位。
温彻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成为了这场“大鱼吃小鱼”游戏中的鲜明例证。
不久前,温彻斯特公学宣布正式并购The Pilgrims' School(朝圣者预备小学)!
这所知名预备小学招收4至13岁学生,以卓越的音乐教育和为顶级中学输送生源闻名。它不仅是温彻斯特大教堂唱诗班的摇篮,更是温彻斯特公学的“最大生源基地”——目前公学约700名学生中,有15%来自这所预备校。
原本是Feeder school的小学,如今直接成为了自家体系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温彻斯特将从小学阶段开始,更早地、系统地培养符合自己标准的学生,确保未来的升学质量和生源稳定。
调查机构Christie & Co与Farrer & Co联合发布的报告称,在生存压力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私校选择通过并购与整合寻求出路。
例如,Aysgarth School 将于2025年7月加入 Rugby School Group,旨在“确保学校的长期成功,同时保留 Aysgarth 的独特魅力”。
Aysgarth School 曾荣获Tatler 2019和2020年度最佳预备学校,作为英格兰北部唯一一所寄宿制预备学校,Aysgarth 曾向伊顿公学、哈罗公学、温彻斯特公学和拉德利公学输送众多学生,是全英最佳预备学校之一。
4至13岁阶段的预备学校与13岁起招生的传统公学,由于在招生年龄上天然衔接,正成为最常见的兼并组合。
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打通生源通道,还能在规模扩张、资源共享和品牌整合方面释放出更大的协同效应。这就是大环境变动下的“马太效应”。
03
单性别转混校
不只为了生存,更为了持续领跑
除了并购,温彻斯特公学还在积极推进混校转型。作为英国最古老、最具传统色彩的男子公学之一,如今女校长、女生宿舍、女舍监已经全面ready,明确展现出向更包容、多元的教育环境转型的决心!
众多私校在转型背后,既有现实考量,也有战略远见:
首先,混校能够显著扩大生源基础,为学校带来更多优质申请者。
在运营层面,更多学生意味着更高的学费收入,有助于分担昂贵的运营成本(如设施维护、师资投入、国际项目拓展),使学校得以制定更稳健、可持续的财务策略,抵御经济与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更重要的是,英国社会整体对于性别平等与多元融合的重视程度持续上升。顶尖私校若想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主动拥抱变化、塑造开放进步的品牌形象。
混校转型,正是顶尖公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自我定位的升级。
03
通往名校的十字路口
左手机遇,右手挑战
在VAT新政压力下,连顶尖名校也不再抱有“坐等生源”的心态,正在主动调整策略,提前布局未来十年,尽最大努力守护自己的教育质量与品牌地位。
那么,这一切对中国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这轮变化带来的影响是非常直接且深远的:
1
顶私的门槛,将变得更高
既然名校开始从小学阶段直接培养自己的“种子选手”,由于内部生源渠道更稳定,外部放出的名额将进一步紧缩。
未来从外部插班、尤其是国际学生身份直冲塔尖学校的难度必然水涨船高。
1
留学规划必须更早、更专业
原本,申请顶级英国公学(如伊顿、哈罗、温彻斯特)就需要提前2-3年注册、备考。
Top 30预备小学的申请大多也要求提前18-24个月提交,热门学校的名额开放后3个月内就被抢光已经非常常见了。
这要求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甚至10岁前)就要做好长线规划:
• 学习能力布局(特别是英语、数学、面试综合素质)
• 兴趣背景建设(音乐、体育、领导力项目)
• 择校策略与信息收集(及时掌握招生变化)
3
筛选更严,面试难度上升
未来,学校更看重学生整体素质。许多私校面试权重变大,在“Assessment Days”让孩子参与小组讨论、即兴演讲、逻辑推理游戏、合作任务,考察思维敏捷性、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仅通过ISEB等考试是远远不够的。
另一方面,菁英私校的转型也给学生带来隐藏的新机遇——
1
超前布局,赢在起跑线
随着英国私校开始从更早阶段(如预备小学)锁定生源,留学生家庭若能提前布局、精确注册,就有机会避开后期的高强度竞争,进入顶尖资源流动较为充分的“前门”通道。
尤其是那些在Year 3-5阶段就开始规划的学生,将拥有比传统晚申请者更大的选择余地和更强的竞争优势。
2
混校转型带来黄金窗口期
单性别学校转型混校,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择校选择。并且,转型初期,为了打造混校典范,学校通常会投入更多资源。例如,若是男校转型混校,第一批入读的女生往往能享受更高关注度与更优发展平台。
男生也因此受益。过去传统男校的内部竞争异常激烈,转型后,由于整体招生格局调整,某些阶段的入学通道可能更加多元,给不同特质的孩子提供了更多匹配的空间。
3
逆势洗牌,带来优质资源
虽然整体大环境充满变数,但同时也加速了资源的重新配置。部分实力较弱的学校因VAT政策和运营压力退出后,留下了空白市场,反而使得强校在扩张过程中,释放出更多转学、并购、入读预备项目(如Pre-Sixth Form、Pre-GCSE课程)等新通道。
懂得捕捉信息、灵活调整策略的家庭,反而能在这一轮洗牌中,以更低的竞争密度进入到理想的教育体系。
抢占未来入场券,
别错过与顶私面对面的机会!
生源锁定更早、筛选标准更高、DIY突围越来越难。
英国私校的游戏规则正在悄悄改写!
在今年的BE TOP SCHOOLS春季菁英私校招生峰会 上,必益邀请多所英国名校来到中国,助力留学家庭提前布局、主动出击。预约参加招生峰会,你可以:
获得TOP私校招生官亲自面试与反馈
深入了解英国的顶私如何选拔学生、如何评估学生潜力
探索单性别学校与混校的真实差异,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