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尽,拿到心仪 offer 的同学们,或许已在规划新的学习生活:整理行李、安排课程、加入群聊、结识未来的同学和室友……
新的生活令人期待!但在奔赴理想校园之前,请别忘了,为自己的留学之路增添一层“安全防线”。身在海外,信息不对称、文化背景不同……留学生与家长都应将“安全意识”提前唤醒,避免让骗子钻空子。
今天BE位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海外留学诈骗套路。在出国之前,每个人都要好好阅读这份攻略,提前装备好反诈意识,这是守护个人信息、家庭财产,安心开启留学旅程的关键一步。
套路一:伪造奖学金
在你刚收到offer、兴奋时,若收到学校官方或“奖学金办公室”发送来邮件,索要个人账户,一定要仔细鉴别、和学校官方核对确认。一旦提供了银行卡号、生日、地址等详细信息,有可能会被盗取账户内的资金,或卷入后续更多金融骗局中。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一名留学生收到一封伪装成国际学生和学者服务部(ISSS)的邮件,要求他重新提交I-20文件并支付30万美元作为财产证明,但实际邮件为伪造。
反诈对策:
学校不会随意“发奖学金”,任何奖项你必须先申请并提交材料
真正的奖学金发放通知,一定可以在学校官网或学生系统中核实
不要通过邮件发送完整银行卡信息,也不要点击陌生链接或附件
若有疑问,立刻联系学校国际部或学生事务处,用官网上的联系方式求证
套路二:代缴学费
有人称“有内部渠道可以帮你打折缴学费”,只需要你将钱先转给他,由他代为支付,还提供了“付款截图”或“学校系统截图”作为信任背书。注意这些付款不是伪造的,就是使用盗刷信用卡进行支付——最终学校会发现交易异常,追回学费,撤销你的注册资格,而你已经将钱转给了骗子,难以追回。
反诈对策:
所有学费务必通过学校官网、银行转账或官方授权第三方缴纳
切勿轻信“低价、返现、积分抵扣”等“内部优惠”说辞
不要将学费、住宿费打给任何私人账户
如经济压力大,请通过正规途径申请助学金或延迟付款
套路三:私下换汇
许多留学生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或“学长学姐”推荐的方式进行私下换汇,看似能省手续费和享受更低汇率。然而有时候你将人民币转给对方,相应的转汇就“迟迟不到”,你也很快被拉黑。
换汇诈骗屡见不鲜,尤其在开学季、缴学费和住宿费高峰期。有些骗子提供之前“成功交易”的聊天截图骗取信任或先进行小额换汇,取得你的好感后在下一次大额交易中直接卷款跑路。
反诈对策:
换汇请务必通过正规银行渠道、持牌外汇机构,或已验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不与陌生人、未经验证的联系人进行任何金额交易
换汇时尽量选择即刻到账、受法律保护的渠道,避免“先转后收”
举报可疑信息至平台或向大使馆反馈,避免更多人受骗
套路四:代写/代考
“作业难写?我们提供全科代写服务,查重率低至5%。”代写诈骗往往使用“保过”“高分”“全原创”的噱头吸引你,实则多数为盗用旧文或拼凑翻译内容。一旦你付款,常见的结果是:要么对方直接消失,要么交出一篇存在严重抄袭的问题作业。更严重的是——如果你被学校发现学术不诚信,不仅课程成绩作废,还有可能被记入档案甚至直接退学,影响签证和未来的求学深造。
反诈对策:
切勿参与任何形式的学术造假、代写代考
课程有困难,可向学校导师、写作中心、语言辅导服务寻求帮助
留学是一场综合成长,真正提升语言与学术能力才是核心
“保过代写”没有任何保障,只是一次性收割信任的骗局
套路五:海淘、代购
“帮忙代购本地iPhone SE,仅2000块。”开学季与打折季常有骗子伪装成“代购留学生”或“海淘达人”,出现在微信群、小红书、朋友圈等平台,声称可代购电子产品、名牌鞋包、护肤品等,展示“他人成功购买截图”或“EMS发货单”制造一种“很多人都在买”的假象。一旦付款,对方便失联或者发送假货、空盒。
下面这个澳洲留学生险些被骗的聊天截图,就是用苹果购物卡来“空手套现”:
图源:小红书@Edwin
反诈对策:
不要轻信任何“低价代购”的个人渠道,尤其是社交平台结识的人
若要网购,请通过 Amazon、Selfridges、Boots 等官方平台操作
所有高金额交易都应有付款凭证,并保留截图证据
不要将银行卡或支付宝、微信支付密码泄露给他人
套路六:假冒使馆、警察局
这类骗局通常由骗子团伙操作,有的使用中英文双语诈骗,来电显示“Chinese Embassy”或“Metropolitan Police”。对方会用极具压迫性的语气告诉你:“你涉嫌洗钱/非法入境/护照异常,必须立即配合调查,否则将被遣返。”很多初到异国他乡的学生因为担心签证问题、语言沟通不畅,以为摊上大事了,不敢跟家里说,实则是给骗子团伙钻空子的机会。
反诈对策:
真实使馆不会通过微信、私人手机号联系你
国外警方不会要求你在线转账或透露银行信息
一旦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立刻挂断并与家人、学校国际事务处核实
保持冷静,截图或录音留证,及时举报
套路七:兼职洗钱
部分骗局以“招聘兼职”为幌子,诱导学生提供银行卡信息、代收代付资金。常见的岗位包括“国际账务助理”“跨境电商财务支持”“信息录入员”等,尤其容易出现在社交媒体和校园论坛上。看似轻松高薪,实则是在利用你的身份和账户进行洗钱活动。一旦被警方查出,学生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
反诈对策:
不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银行账户、PayPal账号或身份证明文件
所有兼职请通过学校就业服务或正规的招聘网站寻找,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允许打工
一旦对方提出涉及金钱转账、收款分成等行为,务必提高警惕
国际法律对洗钱行为“零容忍”,即使“不知情”也不能作为免责理由
BE留学小贴士
诈骗犯最擅长制造紧张感和信任感,让你在情绪混乱中失去判断。
当你遇到可疑情况,请第一时间:
保持冷静,哪怕只是“好像有点不对劲”,也值得重视
保留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别急着删除
主动联系学校、家人或使领馆核实
通过官方渠道查证所有信息来源
出国读书,是为了打开眼界,不是被人收割。在异国他乡,保护自己,就是最重要的必修课。
愿每一位留学生都平安顺利,收获不止学位,更有成长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