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巴边境局势剑拔弩张,一场空中对峙将两国先进战机——巴基斯坦的歼-10CE与印度的阵风推至风口浪尖,成为全球军事爱好者关注焦点。
4月29号深夜至30号凌晨,巴基斯坦空军红旗-9P远程防空系统率先捕捉到印度空军4架“阵风”战斗机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空域的异动,巴方迅速反应,派出2架战机升空对峙。
短暂交锋后,印军“阵风”战机连夜撤离,从对峙结果来看,巴方占据上风,外界推测此次巴方出战的大概率是歼-10CE战机,若属实,这将是两款先进战机的首次公开较量。
歼-10CE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三代+战斗机,自2022年交付巴基斯坦空军后,迅速成为巴方空战力量的核心。
其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拥有至少1200个T/R组件,赋予战机强大的探测能力,探测距离可达180公里甚至更远,相比之下,印度“阵风”战机所装备的RBE-2AA雷达仅有836个T/R组件,探测距离约150公里,在超视距探测环节,歼-10CE凭借雷达优势,能够先于 “阵风” 发现对手,提前掌握战场态势,为后续作战赢得先机。
武器系统方面,歼 - 10CE 执行防空任务时挂载方案极具威慑力。机翼中间挂点采用双联装挂架,可携带4枚PL-15E中距空空导弹,该导弹长约3.99米,弹径203毫米,弹重小于210千克,最大射程达145公里,采用捷联惯导/卫星组合+主动雷达末制导的组合制导方式,并具备双向数据链修正能力,综合性能与美军AIM-120D导弹基本相当。
而“阵风”战机配备的“流星”空空导弹,射程虽也可达150公里左右,但在雷达探测精度与导弹火控系统协同上,歼-10CE凭借更优的雷达性能,在超视距空战中,更易实现“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开火”。
机动性上,歼-10CE 使用国产“太行”发动机,配合鸭式气动布局,在中低空机动格斗中表现卓越,能够灵活应对复杂空战环境,快速改变飞行姿态,占据有利攻击位置。
相比之下,“阵风” 战机虽采用三角翼加鸭翼的气动布局,具备较好机动性,但其发动机推力在与歼 - 10CE 的对比中并无优势,在近距缠斗时,歼 - 10CE 能够凭借更强劲的动力输出与敏捷的操控性,对 “阵风” 形成有效压制。
电子战能力在现代空战中举足轻重,歼-10CE可挂载 K/RKL700A 型电子战吊舱,执行电子对抗任务,干扰敌方雷达、通信系统,破坏其作战体系。
而 “阵风” 战机配备的电子频谱防御系统,虽能在 370 公里范围内快速定位、探测和分析辐射源,但在此次对峙中,歼-10CE展现出更为强大的综合电子战能力,不仅成功干扰“阵风”战机的通信系统,甚至可能致使其电子对抗系统一度失灵,使其陷入战场信息 “孤岛”,最终迫使 “阵风” 战机选择撤离。
从此次印巴战机对峙来看,歼 - 10CE 在与“阵风”的首次正面交锋中,凭借雷达、武器、机动性与电子战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展现出卓越的作战效能,彰显了中国航空工业先进技术与战机设计理念的成功实践,也重塑了印巴空中力量的对比格局,未来,如果印巴双方间的空中局势持续紧张,那么歼-10CE必将继续肩负捍卫巴基斯坦领空安全的重任,在地区军事博弈中扮演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