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团结东路牡丹花苑居民陈先生与张女士将一面绣着“真心为民办实事 情系百姓解民忧”的锦旗交到了梁园区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二执法中队中队长阔峰手中,为历时28天的油烟噪音整治行动画上温暖句点。

这场关于民生诉求的治理实践,始于4月1日清晨的一通政务服务热线。陈先生反映,楼下临街餐饮商铺的夜间风机轰鸣与持续油烟侵扰,严重影响家中老人休憩与孩童学习。执法中队接诉即动,组建工作专班,部署区域负责人侯钦灿带领队员展开立体摸排,发现该区域聚集着30余家餐饮店铺,其中24小时经营的餐饮店导致油烟、噪声问题更加突出,形成错综复杂的治理困局。

面对复杂局面,执法中队迅速行动,以“三步工作法”破解难题: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一户一档”问题清单;推行“靶向式”整改,督促油烟机噪声大的商家店铺更换低噪音风机,加装三级油烟净化装置;实施“温情式”服务,建立商户微信群实时答疑,设置“夜间静音时段”弹性管理机制。

执法队员不仅协助商户更换设备,还协调规定了后厨操作间工作制度,尽可能做到夜间静音工作。更让居民感动的是,执法队员坚持“三访三问”:清晨访早餐店查设备启动,午间访居民楼听真实反馈,深夜访噪音整改成效。他们累计走访127人次,调整方案8次,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烦心事。

“这面锦旗既是肯定,更是鞭策。”阔峰说,“我们将始终遵循梁园区委、区政府及区城管局党组工作指引,把商户的权益和群众的呼声放在心间,努力做到群众满意、商家认可的‘双赢’局面。”

记者手记

如今,牡丹花苑的夜晚重归静谧。而这面锦旗,是梁园区城管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注脚,更是新时代城市治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鲜活见证。当城市管理的温度透过油烟净化器的滤网、穿过降噪设备的屏障,最终抵达千家万户的心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更是一座城市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治理境界迈进的坚实步伐。

来源:商丘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