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真的想做好事,但你想过别人会不会接受你的帮助吗?”

妈妈严厉地看着我,我只能低头,手里紧紧握着空了的存折。

外面下着雨,雨滴打在窗户上。

屋里的气氛很压抑,好像连空气都变重了。

“我只是想帮她妈妈治病......”我小声说,心里很不安。

“太好了,终于找到你了!”老妇人激动地抓住我的手,眼里含着泪。

我还没反应过来,她接下来说的话让我惊呆了,站在那里很久都回不过神来。

01

2004年的春天,我所在的小城市风景如画。

作为一个高二学生,我方志明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

父亲是当地一家企业的高管,母亲经营着一家颇有规模的服装店,家庭条件在班上算是数一数二的。

那天上课前,班主任李老师宣布了一个消息:

“从今天开始,我们班要重新调整座位。”

全班同学一片哗然,而我只是漫不经心地玩着手中的高档钢笔。

直到李老师念到:“方志明和林馨,第三排。”

林馨?那个从不参加班级活动、沉默寡言的女生?

我皱了皱眉头,心里有些不情愿。

林馨在班上出了名的“高冷”,虽然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几乎没人跟她有过深入交流。

她穿着永远是那几套洗得发白的衣服,从不跟同学一起去网吧或者肯德基。

拖着脚步走到新座位,林馨已经安静地坐在那里,低着头翻看书本。

我尴尬地打了个招呼:“嗨,以后我们就是同桌了。”

她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目光甚至没有离开书本。



接下来的几天,我试图与林馨建立一些基本的同桌情谊。

发现她用的是一支笔芯已经快要见底的圆珠笔,我特意从文具店买了一支崭新的钢笔准备送给她。

“给你,学习这么努力,用个好点的笔吧。”我将钢笔放在她桌上。

林馨抬起头,看了看那支钢笔,又看了看我,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轻轻将钢笔推了回来:“谢谢,不过我不需要。”

“只是一支笔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有些尴尬,但更多的是莫名的恼火。

“我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施舍。”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

这句话彻底触怒了我。

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被人如此拒绝,而且还被贴上了“施舍”的标签。

“随便你!”我把钢笔重重地塞回书包,之后几天都没再和她说话。

就这样,我们之间的关系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冷淡状态。

她专注于她的学习,我则和周围的朋友打打闹闹,仿佛彼此都是透明人。

直到某一天,林馨的座位突然空了。

一天、两天、三天……整整一周过去了,她都没有出现。

班上开始有了各种猜测,有人说她转学了,也有人说她因为家里条件差辍学了。

我心里莫名其妙地感到不安,虽然我们关系并不友好,但毕竟坐在一起这么久,她的缺席让我有些在意。

02

周五放学后,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

“志明,你是林馨的同桌,能不能帮忙把这周的作业送到她家里去?”

李老师将一叠整理好的讲义和作业递给我,“林馨这孩子学习这么用功,不能因为请假耽误了功课。”

我本想拒绝,但看到李老师期待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好吧,她家在哪里?”

李老师写下了一个地址,位于城郊的一个我从未去过的老旧小区。

骑着自行车,顺着李老师给的地址,我来到了这个破旧不堪的小区。

墙面斑驳,楼道内灯光昏暗,甚至没有电梯。

按照门牌号找到林馨家,我敲了敲门。

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苍白消瘦的脸庞。

“你是……方志明?”声音虚弱但温和。

“您好,我是林馨的同学,来送作业的。”我有些拘谨地回答。

门完全打开了,一位瘦弱的中年妇女站在门口,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泛着不自然的青紫色。



这应该就是林馨的母亲——刘阿姨。

“快请进,真是太麻烦你了。”刘阿姨侧身让我进入。

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整个房子只有二十平米左右,一室一厅的布局,家具简陋老旧,墙面因为潮湿已经发霉变色。

客厅兼厨房,一个小小的卧室门半掩着,我能看到里面放着两张简易的单人床。

“林馨呢?”我环顾四周,没有看到她的身影。

刘阿姨刚要回答,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只手捂着胸口,另一只手急忙掏出手帕捂住嘴。

我惊恐地看到手帕上沾了血丝。

“阿姨,您没事吧?要不要去医院?”我慌张地问道。

刘阿姨摇摇头,示意自己没事,等咳嗽平息后,她虚弱地说:

“馨馨去打工了,这几天我病得厉害,她请假去工地上搬砖赚钱,好给我买药。”

我的心猛地一沉。

林馨,那个骄傲的、成绩优异的女孩,居然在工地上搬砖?

“什么工地?她一个女生怎么能干那种活?”我脱口而出。

“附近新建的那个小区,他们缺人手,不管男女都收。馨馨说她力气大,没关系的。”

刘阿姨说着,眼里闪过一丝心疼,“这孩子太懂事了,从小就是。她爸爸走得早,就我们娘俩相依为命。”

我放下作业,匆匆告别了刘阿姨,心情复杂地离开了这个狭小的家。

骑车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林馨冷淡外表下的坚强与倔强,以及她母亲病重却无钱医治的现实。

我第一次意识到,在我轻松享受生活的同时,有些人正在为基本的生存而战斗。

03

回到家,我心事重重。

晚饭时,母亲注意到我的异常:“志明,今天怎么这么安静?有心事?”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试探性地提出帮助林馨的想法:

“妈,我有个同学家里很困难,她妈妈生病了,但是没钱看医生……”

没等我说完,母亲就打断了我:

“又来这套?现在骗子太多了,前段时间咱小区张阿姨不就被这种'同学家长生病'的骗局骗了两千块钱吗?”

父亲也放下筷子,严肃地说:

“志明,你要长点心眼。这种可怜人的故事十有八九是骗局,真正困难的人都有低保,医保也能报销。”

我想反驳,想告诉他们我亲眼所见的一切,但他们已经先入为主,认定这是一个骗局。

我知道短时间内无法说服他们,但林馨和刘阿姨的处境却不能等待。

那天晚上,我辗转难眠。

第二天早上,当我看到母亲从包里拿出几张百元大钞准备去菜市场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海中形成。

等母亲离开房间,我走到她的包前,手微微发抖地从钱包里抽出了五百元。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偷拿家里的钱,内心既愧疚又恐惧,但想到林馨和刘阿姨的处境,我咬咬牙,将钱塞进了口袋。

放学后,我直奔李老师口中提到的那个建筑工地。

在一堆砖块旁,我看到了汗流浃背的林馨。

她穿着一件宽大的工装,头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脸上,手上已经磨出了血泡,但她仍然一趟又一趟地搬运着沉重的砖块。

“林馨!”我叫住了她。

她看到我,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警惕地问:“你来这里干什么?”

“昨天我去你家送作业,见到了你妈妈。”我直接了当地说。



林馨的表情变得复杂,有震惊,有羞愧,还有一丝被看穿秘密的恼怒:

“那又怎样?我们的事不需要你管。”

“我不是来管你的事,我是来帮忙的。”

我从口袋里掏出那五百元,“这是我的零花钱积蓄,给你妈妈看病用吧。”

林馨盯着那几张钞票,眼神中闪过挣扎。

她抿着嘴,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不能接受。”

“别固执了!”我有些生气。

“你妈妈那个样子需要立即看医生!这只是借你的,以后你可以还我。”

“我不需要你的施舍!”她倔强地说,转身就要离开。

“这不是施舍!”我追上去拉住她的手腕。

“这是朋友之间的帮助。如果你实在放不下面子,就当我借给你,以后还我就是了。你妈妈的病耽误不得!”

提到母亲,林馨的眼中闪过一丝动摇。

她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接过了钱,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我会还你的,一定会。”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心中五味杂陈。

为帮助她而感到欣慰,为偷拿家里的钱而感到愧疚,还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

这可能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有意义的决定。

04

我原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至少在我想办法补上这五百块钱之前。

但当天晚上,当我正在房间里做作业时,母亲推门而入,脸色异常严肃。

“志明,你是不是拿了我钱包里的钱?”她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我的心猛地一沉,手中的笔掉在了桌上。

我低下头,不敢直视母亲的眼睛:“我……”

“到底怎么回事?”父亲也走了进来,表情严厉。

“我们一直以为把你教育得很好,没想到你居然偷钱!”

面对父母的质问,我知道无法再隐瞒下去。

我深吸一口气,将昨天看到的一切和盘托出。

林馨家的简陋环境,刘阿姨的病情,林馨在工地搬砖的场景,以及我为什么会做出偷钱的决定。

“你被骗了!”母亲断然道。

“这种把戏我见多了,什么生病啊,困难啊,不就是想骗钱吗?”

“不是的!”我激动地反驳。

“我亲眼看到的,刘阿姨咳血,林馨在工地搬砖!”

“亲眼看到又如何?现在的骗子多会演戏啊。”

父亲冷笑一声,“既然你这么确定,那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就这样,父母带着我再次来到了林馨家。

刘阿姨显然没想到会有客人,尤其是看到我和父母一起出现,更是惊讶不已。

“你好,我是林馨的同学方志明的父母。”

母亲一上来就开门见山,“我们想了解一下您和林馨的情况。”

刘阿姨有些困惑,但还是礼貌地邀请我们进屋坐下。

屋内还是那样简陋,但似乎比昨天干净了一些。

就在母亲准备进一步询问时,刘阿姨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比昨天更加严重。

她捂着嘴,手帕上的血迹清晰可见。

父母见状,脸色立刻变了。

林馨这时从外面回来,看到我们在家中,明显愣了一下,随后紧张地看向母亲:

“妈,您没事吧?”

“没事,馨馨。”刘阿姨勉强挤出一个微笑,随后对我们解释道。

“老毛病了,前段时间加了夜班,受了风寒,就一直没好。”

母亲的表情变得复杂,她看了看这个狭小的家,又看了看虚弱的刘阿姨,眼神中的怀疑逐渐消散。



这时,林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袋,倒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和一堆硬币,放在桌上:

“妈,今天工资发了,再加上前几天的,一共攒了一百七十块。这是方同学借给我们的钱。”

她拿出我给她的五百元,放在钱堆旁边。

“我们总共有六百七十块了,可以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了。”

看到这一幕,父母的脸色彻底变了。

母亲眼中甚至闪过一丝愧疚。

“你们这是……要还钱?”父亲不敢置信地问道。

林馨点点头:“方同学借给我们的钱,当然要还。我们虽然穷,但不占别人便宜。”

母亲突然站起身,走到刘阿姨面前:

“大姐,您的病不能再拖了。我丈夫在市中心医院有些朋友,我们现在就带您去检查一下,好吗?”

刘阿姨惊讶地看着母亲,又看了看林馨,犹豫道:“这太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母亲坚定地说,“孩子们都是同学,这点忙我们应该帮。”

就这样,在我和父母的坚持下,刘阿姨终于同意去医院做全面检查。

而林馨那五百元钱,则被母亲郑重地还给了她:

“这钱你们留着用吧,志明给的不是借的,是同学之间的心意。”

看着林馨和刘阿姨感激的眼神,我内心充满了宁静与满足。

这可能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长大”。

05

市中心医院的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

刘阿姨被诊断为早期肺结核,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幸好发现得及时,治愈的可能性很大。

但紧接着,一个实际问题摆在了面前:

医疗费用。

尽管有基本医保,但个人自付部分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个不用担心。”父亲拍拍林馨的肩膀。

“医药费我们先垫付,等你妈妈康复了再说。”

林馨眼中含泪,却还是摇了摇头:

“谢谢叔叔阿姨的好意,但我们不能接受这么大的帮助。我可以继续打工,多接一些活……”

“不行!”母亲坚决地打断了她。

“你还是个学生,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至于钱的事情……”

母亲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我有个主意。我经营的服装店最近正缺一个仓库管理员,工作不重,主要是整理货品和记录出入库。

刘阿姨身体好了以后可以来试试,工资按市场标准来,你们意下如何?”

刘阿姨惊喜地看着母亲,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

“真的可以吗?我以前在纺织厂做过仓管,有经验。”

“那就这么定了!”母亲笑着说,“等你病好了,这个岗位就是你的。”

就这样,刘阿姨住进了医院,开始接受正规治疗。

而我和林馨的关系,也因为这次事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学校,林馨不再是那个孤僻的“高冷女”。

她开始融入班级活动,偶尔也会展露笑颜。

而我们之间,也发展出了一种基于相互尊重的特殊友谊。

“其实,我一直很佩服你。”

有一天,我对林馨说,“你那么坚强,那么努力,还照顾着生病的母亲。”

林馨难得地红了脸:“我也很感谢你和你的父母。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知道妈妈的病情会变成什么样。”

“我们只是做了朋友应该做的事。”我笑着回答。

随着相处的深入,我发现林馨不仅学习优秀,心地也非常善良。

她经常帮助班上学习困难的同学,从不求回报。

而且她对生活充满热爱,尽管条件艰苦,却总能在平凡中发现美好。

在林馨的影响下,我也开始更加认真对待学习和生活。

以前的我,总是依靠家庭优越的条件,对很多事情都不当回事。

现在,我学会了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也更加懂得了责任和感恩。

而刘阿姨的病情也在逐渐好转。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医生宣布她可以出院了,不过还需要继续服药和定期复查。

出院后,她按照约定来到了母亲的服装店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很快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06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高考。

在最后一年的学习中,我和林馨一起奋战,互相鼓励。

林馨的学习一直很稳定,而在她的帮助和激励下,我的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高考那天,我们在考场外相遇,相视一笑,默契地击了个掌:“加油!”

考试结束后的等待期是漫长的。



我和林馨约定,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一起去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算是给自己的奖励。

电影院外,夕阳的余晖洒在林馨的脸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她看起来放松而美丽,完全不像那个刚认识时紧绷的女孩。

“如果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你想学什么专业?”我随口问道。

林馨毫不犹豫地回答:“医学,我想成为一名医生。”

“为什么?”虽然我已经猜到了答案。

“因为我想让更多像我妈妈那样的人得到及时的治疗。”

她的眼神坚定而温柔,“每个人都值得被善待,被关爱。”

我点点头,心中对这个女孩的敬佩又深了几分。

高考成绩终于公布,林馨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一所顶尖医学院校录取,而我则选择了杭州的一所商学院。

临行前,我们在学校的樱花树下告别。

“一定要保持联系。”我认真地说。

林馨点点头:“当然,我们可是好朋友。”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挑战。

刚开始,我和林馨还时常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络,分享各自的大学生活。

但随着时间推移,联系逐渐变少。

课业的繁重,社交的扩展,让我们都变得越来越忙碌。

大三那年,我最后一次收到林馨的短信,是她告诉我她获得了一项重要的奖学金。

我回复祝贺后,就再没有了下文。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有些人,终将成为彼此生命中的过客,只留下美好的回忆。

07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这十年里,我毕业后加入了父亲的公司,从基层做起,逐渐成长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公司在我的推动下进行了转型升级,业务范围从本地扩展到了全国各地。

三十岁那年,在母亲的再三催促下,我勉强同意参加一次相亲。

对方是母亲朋友介绍的一位年轻女医生,据说在市人民医院工作,性格温和,事业有成。

相亲地点定在市中心一家高档餐厅。

我提前半小时到达,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

窗外是城市的繁华景象,与十年前相比,这座小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当我出神之际,一位白发老妇人走到我面前,定定地看着我。



“请问……”我有些疑惑,这位老人看起来莫名地眼熟。

“是方志明吗?”老妇人的声音有些激动。

我点点头:“您是?”

“我是刘慧芳,林馨的妈妈!”老妇人激动地抓住我的手腕,眼中闪烁着泪光,“太好了,终于找到你了!”

在我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她下一句话更是让我愣在了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