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类大学身上“标签”不断。国际化是他们的基本要素,不仅能够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学者长期沟通交流,还能跟随国际学术大牛一起做项目,“家门口留学”是他们的最大优势,既可以领略国际化办学的魅力,享受名校资源和培养结果,还不用像真“留子”一样隔着屏幕馋家乡的美食,最重要是学费和生活开销也更低。
而这类大学就是中外合作办学大学,它们作为全球化时代的教育创新,正以“在地国际化”模式重塑本土教育生态。这种教育形态通过资源嫁接、范式革新与价值重构,不仅突破了传统国际教育的空间限制,更在课程体系 、师资结构、科研创新等方面产生持续性溢出效应,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路径。
不过既然自带“国内留学”、外语教学、名校基因等标签,也就注定了这类大学的学费与公办大学相比,教育投资会稍高,但得到的回报也更是丰硕。比如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学费为10.5万/学年,但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结果与其本部以色列理工学院保持一致,享有一样的名校背景,本文就以广以为例,探讨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的教育投资与教育回报是否成正比。
倘若想弄清楚教育回报的程度,完全可以从人才培养结果入手,直观看待广以的教学水平、办学资源、师资力量和国际环境是否能够切实作用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培养结果”可以从学历证书和就业质量两方面具体看待。前者是本科教学阶段高等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我国的学位体系中,被视为基础学位,是本科阶段基础知识、个人能力的直接凭证,而后者可以通过“教学产物”,直观展现广以的国际声誉、社会评价、学子能力等。
从学历证书来看,凭借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身份,广以的学生一经入校就基本预定了“两校三证”,同时注册了以色列理工学院和广以的学籍,与本部学生修读完全相同的本科专业。并且,广以学子所有科目的成绩单将直接由以色列理工学院开具,这也将成为后续广以学子的名校基因的凭证,在升学深造和直接就业过程中成为加分项。最后毕业时,还能手握以色列理工学院学位证、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学位证和毕业证,这些证书同时受到中以两国的官方认定,直接作用于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
举例来看,在2025年上海落户进行了新政调整,明确提出:全球TOP50院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TOP51—100院校毕业生仅需在沪工作满6个月即可申请,无社保基数要求,且今年上海人社局更新的全球TOP100大学名单增加至于191所,且历史进入过TOP100的学校仍保留资格,保留留学生权益。而落户上海的好处数不胜数,涉及购房资格、子女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证件办理、养老福利等多个方面,以教育资源举例,父母落户上海后子女的高考压力将降低,每年上海高考人数都不到10万,远低于其他省份,再加上这里教育资源更加优质,上岸优质大学的概率也远超其他省份。
而上文中提到广以学子毕业生可以得到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学位证,就是广以学子能够直接落户上海的依据。
从就业质量看,广以2024届本科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80.6%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近50%学生获得斯坦福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耶鲁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院校的录取通知书,98%的深造学生获得世界排名前100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超50%学生进入世界前30名校就读。
事实上,国外大学的升学流程与国内深造有所不同,大多采用申请制,着重考察标准化成绩、科研表现、外语技能、学术创造力、竞赛成绩等,世界顶尖大学对于这些因素的衡量则更为严苛,而广以选择继续深造的本科生能够备受海外顶尖学府的青睐,人均获得3份录取通知书,本质上是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海外影响力、学术能力、人才培养实力的综合体现。
整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学费与公办院校相比或许略显昂贵,但是与之相对应获得的学历证书、教学质量、名校基因、国际环境都将深刻作用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站在这一维度上再回看广以的学费就觉得一切物超所值。
关注“一千零一个志愿”,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最新最全的大学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