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天,莫斯科红场就要热闹起来了,胜利日阅兵纪念卫国战争80周年,解放军仪仗队已经提前到场,彩排时唱着抗日老歌,气场十足,普京借机重申中俄关系牢不可破,狠狠打了想离间两国的算盘,特朗普那边还想着拉俄罗斯来对付中国?怕是要失望了,他的如意算盘早被普京一语戳破,这背后,到底还藏着怎样的算盘呢?



文案|编辑:清

三天后,莫斯科红场将迎来盛大的胜利日阅兵,纪念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来自20个国家的政要和领导人将齐聚莫斯科,中方已确认参与,领导人将在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解放军仪仗队提前抵达,在5月3日的阅兵彩排中,演唱了《游击队之歌》等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

这种安排显然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而是向某些国家传递信号:中俄共同捍卫反法西斯成果,任何挑衅都将受到警惕,尤其在北约持续东扩、日本军国主义有抬头迹象的背景下,这场阅兵的震慑意味不言而喻。

阅兵之外,中俄领导人即将展开新一轮面对面会晤,这次访问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在经济、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自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来,中国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战略后盾。



无论是能源出口还是技术合作,中俄之间的纽带早已超越简单的伙伴关系,演变为一种战略依存。两国领导人在阅兵期间的会晤,无疑将为未来的合作定下基调,这样的场景,显然让一些国家坐立不安,特别是那些希望中俄关系出现裂痕的国家。

就在阅兵前夕,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一档纪录片向世界清晰表达了对华政策的立场,他指出,中俄关系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两国之间稳固的合作本身就是全球稳定的重要因素。

这种表态毫不含糊,等于直接警告那些试图挑拨离间的外部势力:中俄关系不是随便就能动摇的,普京的讲话中还提到,俄罗斯和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始终保持了高度的互信。

这种互信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建立在多年的合作和共同应对挑战的经验之上,尤其是在西方制裁俄罗斯的背景下,中国提供的经济支持和市场机会,让俄罗斯得以抵御外部压力,这种现实决定了俄罗斯不可能轻易放弃与中国的合作。



普京的表态还有更深层的背景,俄罗斯历史上曾多次因轻信西方而付出代价,20世纪90年代,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按照西方的建议进行激进改革,结果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国力大幅下降,普京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深知西方承诺的不可靠。

相比之下,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始终是俄罗斯稳定的伙伴,无论是在能源贸易还是国际事务上,两国都能找到共同立场,普京的讲话实际上是在重申一个简单的逻辑:俄罗斯不会为了短期的外部诱惑,牺牲长期的战略利益。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举动为这场地缘博弈增添了新的变数。自从2025年初上台以来,特朗普积极推动美俄关系缓和,尤其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展现出对俄罗斯的倾斜态度,他几乎全盘接受了俄罗斯关于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克里米亚主权归属以及乌东部分地区现状的要求。



这种姿态表面上是为了结束冲突,但背后隐藏的战略意图并不难猜,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曾公开表示,希望通过改善美俄关系,让俄罗斯与中国保持距离,他的算盘很明确:拉拢俄罗斯,削弱中俄联盟,从而集中力量遏制中国。

然而,特朗普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切实际,美俄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中俄关系却没有丝毫动摇的迹象,普京的表态清楚地表明,俄罗斯不会因为美国的暂时示好就改变对华政策,原因很简单:中俄合作对俄罗斯的意义远超美俄关系的任何短期改善。

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2000亿美元,能源、基础设施、军事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相比之下,美国能提供的更多是口头承诺,而这些承诺在历史上往往伴随着条件和陷阱,俄罗斯不可能为了一个可能只有四年任期的美国政府的许诺,放弃与中国长期稳定的合作。



当前全球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巩固了中俄的战略选择,普京在纪录片中还提到,七国集团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正在持续下降,而亚太地区正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中心,这种判断并非空穴来风。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崛起带动了整个亚太地区的繁荣,印度、东南亚国家等也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与此同时,西方国家面临经济增长乏力、债务高企等问题,影响力逐渐减弱。普京的言外之意很清楚:俄罗斯的未来在东方,而中国是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亚太地区的崛起不仅改变了经济格局,也重塑了地缘政治的版图,北约的持续东扩和日本在军事上的动作,让中俄在安全领域有了更多共同关切。北约近年来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而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暧昧态度和军事扩张倾向,也让中国保持高度警惕。



在这种背景下,中俄的军事合作不断加强,联合军演、情报共享等机制日益成熟,胜利日阅兵上解放军仪仗队的亮相,正是这种合作的象征。两国通过这样的场合,向外部世界展示团结的姿态,同时警告任何潜在的挑衅者。

特朗普的联俄制华计划之所以难以实现,还因为他低估了中俄关系的韧性。过去几年,西方对中俄的制裁和打压,反而让两国更加紧密地站在一起,从能源管道到跨境电商,从北极航道到航天技术,中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拓展。

这些合作不仅基于经济互补,更源于双方在国际事务上的共同立场,无论是反对单边主义,还是推动多极化世界,中俄的目标高度一致,这种一致性让任何离间企图都显得苍白无力。



阅兵和领导人会晤的临近,让中俄合作的意义更加凸显,这场盛事不仅是历史的纪念,更是未来的宣示,普京的表态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中俄关系是全球稳定的基石,任何试图拆散两国的努力都注定徒劳。

特朗普或许还会在美俄关系上做文章,但他很快会发现,俄罗斯的选择早已明确,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下,中俄的合作只会越来越紧密,而那些试图逆流而动的国家,最终只能接受现实。

参考资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