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世乒赛倒计时11天,国乒总教练人选还没定。李隼办公室的灯又亮到深夜,62岁的他心脏支架手术后已显疲态。



澳门世界杯男单八强全军覆没的画面,还在球迷脑海里打转。那是今年3月的比赛,王楚钦首局11比0领先却被逆转。

林诗栋关键分连续失误,输给韩国选手赵大成两次。

看台上的李隼攥紧战术本,指节发白,这是他带的最后一届大赛?

时间倒回2023年东京奥运会,他坐着轮椅指挥孙颖莎逆转日本队。这些年他带出李晓霞丁宁,把国乒女队胜率保持在92%以上。



但男队新老交替卡壳,巴黎周期丢了3站公开赛冠军。乒协主席王励勤上任后,教练组重组箭在弦上。秦志戬和马琳的名字,频繁出现在训练馆的议论中。

前者做了8年男队主教练,带出马龙樊振东,危机处理是把好手。后者球员时代拿过18个世界冠军,转型女队教练后,陈梦王曼昱双打胜率提升30%。

但有人嘀咕,马琳和王励勤做过多年双打搭档,这层关系算不算加分项?秦志戬更稳,但49岁的他,还有冲劲带新周期吗?

上周队内会议,王励勤特意提到"用人不唯亲"。



这话让坐在角落的王皓眼神动了动,他和马琳都是刘国梁嫡系。但数据摆在那,秦志戬任内男队世界排名第一占比达78%,马琳女队技改成功率65%。

咱球迷心里都明镜似的,换帅不是换招牌,是换思路。

巴黎奥运会丢了混双金牌后,国乒教练组分工问题就显出来了。单打强双打弱,新人培养断档,这些难题等着新帅破局。

有人说该给年轻教练机会,肖战带王楚钦三年,技改效果看得见。但总教练要统筹全局,肖战的大赛经验,比秦志戬马琳少了不止一届。选拔标准到底是看成绩,还是看改革决心?



这是个问号。训练馆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多哈世乒赛赛程。

李隼的接班人,将在未来10天内官宣。这人不仅要接战术本,还要接起国乒从"常胜"到"长盛"的担子。换帅从来不是终点,是新周期的起点。

秦志戬的沉稳,马琳的灵活,都有各自优势。但无论谁上任,球迷最希望看到的,是教练组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国乒的辉煌,从来不是靠某个人撑起来的。这次换帅,或许能让大家明白:成绩需要传承,更需要变革。至于最终人选,咱不妨多给点耐心——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