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4日,特朗普称,对所有进入美国、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因为其他国家正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吸引美国电影制作人和工作室离开美国”。好莱坞因此“遭受重创”,美国电影业“正在迅速衰亡”,这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当“关税大棒”砸向电影,好莱坞也懵圈了……这到底是爱还是恨?


“演员”特朗普

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在当上美国总统以前是个商业大亨。不过,你们恐怕不知道,他对于表演那也是真爱。专注跑龙套20年,出演的作品竟然高达43部。

只不过,他的戏路都比较窄,演的角色除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就是亿万富翁、超级大富翁……而且,基本只会本色演出,在剧中都演自己,角色的名字都是Donald Trump!

特朗普的第一次“触电”是在1984年,他出现在电视剧《杰斐逊一家》中。而他第一次“触影”则是在 1989 年的浪漫奇幻喜剧《做鬼也风流》中,他在片中扮演他自己。虽然戏份不多,但他的出现为这部影片增添了一点话题。

不过,第一次踏足好莱坞,他就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因为在片中生硬的表演,他被评为当年“金酸梅奖”最差男配角。

不知道,当初他是不是也带资进组。尽管成绩不佳,但他对于表演艺术依旧热情高涨。此后陆续出现在《小鬼当家2》、《小淘气》、《超级名模》等众多影视作品之中。

2004年,由他自己成立的制作公司制作拍摄的职场真人秀《学徒》开播,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他亲自担任节目主持人,“you're fired”(你被开除了)的“金句”也正是出自本片。

该真人秀总共15季,总期数达192期。这也为特朗普从政,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但该说不说,越看如今的美国政府越觉得就像一场政治真人秀。


“恩怨”好莱坞

特朗普对于影视的热爱毋庸置疑,但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触影”就被扔了“鸡蛋”,他与好莱坞的关系却总是时冷时热,就算身为美利坚的“大统领”,在好莱坞的人缘也是差点意思。

从特朗普上任伊始,各大颁奖典礼就成为了“吐槽大会”。在2017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主持人吉米・坎摩尔频繁调侃时任总统特朗普愚蠢又缺乏修养。2018年,在托尼奖现场,罗伯特•德尼罗直接对特朗普喷起脏话……

有数据显示,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好莱坞知名人士政治话题表态量,较前几届总统时期高出了78%。

当然,“吃亏”绝不是特朗普的个性。他将好莱坞称为“种族主义者”,并指责好莱坞制作“煽动暴力和分裂的内容”,“极大伤害了国家”。

不过,一场疫情、一把大火(洛杉矶山火),却让特朗普的人气得以反转。

年初的金球奖本应是明星集体发声的地方,但这一次,几乎没有人发表评论,《纽约时报》的评论是“好莱坞在文化战争中举起了白旗”。


“拯救”好莱坞

其实,“整顿好莱坞”绝不是特朗普一时兴起。

去年,刚刚竞选获胜还未上任,他就任命了梅尔·吉布森、乔恩·沃伊特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为好莱坞“特使”,目的就是帮助好莱坞恢复“失去的海外业务”,并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让好莱坞比以往更加“强大”。

尽管已经被打过“预防针”,但好莱坞还是对这次的关税政策有些“懵圈”。消息一出,美国主流媒体公司股价随即下跌,Netflix、迪士尼、派拉蒙跌幅均超2%。

乍看之下,这一政策是对好莱坞的“援军”:打击外包生产、回流资本投资。但资本市场显然不买账。

因为现代影视工业早已是跨国协作、全球分工的产物——一部迪士尼动画,脚本来自加州,动画外包菲律宾,配乐录制在维也纳,后期剪辑由印度工作室完成。在这种高度交织的全球链条中,“境外制作”几乎无所不在。

最新消息是,白宫称尚未就电影关税做出最终决定。既然白宫自己都清楚,这样的关税政策根本无法落地,那他真正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有分析认为,这更像是特朗普为2026年中期选举打的“文化牌”。在移民、科技、贸易议题已成老调重弹的当下,“文化关税”可能是特朗普打造“美国优先2.0”的新样板。

编辑: 秦扬轲

责编: 赵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