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216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32个词条

01

看过一个帖子,帖主因为首饰问题和未婚夫谈崩了,还被指责不体谅对方妈妈。

帖主学历优于男友,本科毕业,工作后平均月工资一万,男友建校毕业,每个月只有三四千工资。

在经济能力相差巨大的情况下,帖主还是准备结婚,不仅如此,还没有要彩礼。

帖主和男友结婚,属于不嫁不娶系列,各自装修各自的房子,但生了孩子,第一个会跟男方姓。

关于结婚照,帖主提议用他们一起存的钱去拍,不动用双方父母的钱,目前他们存了3000。

虽说是不嫁不娶没有彩礼,但是首饰必须要有。

帖主怕首饰买贵了,男方家觉得她贪财,又怕买便宜了,街坊邻居说闲话。

一开始帖主家只要五金,男友认为在他们这已经属于给得很多了。

但其实,按照习俗,男方应该给的是五金一钻一玉。

因为男友不同意,两人就咨询了身边的朋友,刚好有两个女性朋友最近订婚,同样是不嫁不娶。

第一个朋友职中毕业,每个月三千左右工资,男方给她送五金一钻;第二个朋友三本茶艺学校毕业,男方送四金一玉,但女方给男方买了金戒指、手表和一套西装。

于是男友抓住第二个朋友的回礼,说别人家的女朋友懂得体谅,不仅要得少还送得多。

但其实,女孩订婚那天,摆出来的是五金一钻一玉。

原来订婚前,男方买了一条五千多的金项链,她拿回家嫌弃小,第二天又出去让男方买了一条更大的。

帖主刚好跟这个女孩曾经有过节,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比女孩优秀,大概不想在首饰的问题上被比下去,于是要求男友也按习俗送五金一钻一玉,因为她配得起。

男友觉得多,也不理解帖主为什么要跟人比,指责女友不懂事,不体谅自己母亲的不易。

本来以为男友会爽快答应,帖主也打算给男友买金戒指、金项链和西装这些。

但男友不但不答应,还嫌她要得太多。

帖主很委屈,觉得男友母亲的不易是男友父亲造成的,并不是她的问题,没道理自己还没过门就要去体谅未来婆婆的不容易。

在帖主看来,自己外貌能力这些都不比别人差,彩礼不要只要首饰并不过分。

况且,同城许多订婚的新人也基本都是按五金一钻一玉这个习俗来准备,有的嫁出去还额外加十万左右的彩礼。

看完帖子,替女方不值。

论经济能力,帖主几乎碾压男方。

论体贴,帖主没有向双方父母要结婚照的钱,也不要彩礼不要房车,只是要五金堵住街坊邻居的嘴。

男友却搬出朋友来压帖主,还拉来跟帖主有过节的朋友暗示她要的多,帖主气不过就要求按照习俗来,结果男友慌了,开始道德绑架,说帖主不懂事,不体谅他父母。

记得冯唐曾经说过:说你不懂事的人,都是因为你不好糊弄。

生活中,此类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常常会被他人贴上不懂事的标签。

当他人指责你不懂事时,不妨审视一下是否是因为对方没有占到便宜。

杨绛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与世无争的老实人,都是别人欺侮的对象。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你的无条件懂事,换不来尊重

太懂事的人,往往最吃亏。

02

《请回答1988》中,有这么一句台词: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谁都喜欢跟懂事的人相处,自己省心,还会受到关心和照顾。

对于不懂事的人,我们总说他们让人闹心,却总是把心思花在他们身上,对他们过多地关注和忧虑。

最后发现,那些不懂事的人大多活得逍遥快活,而懂事的人善良隐忍,常常吃亏受委屈,并不快乐。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说这两年她颠覆了对“懂事”这个词的认识。

单位要评选优秀员工,她和另一位同事经过多轮评选,难分高下。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她觉得同事很努力,也担心领导为难,主动弃权了,然而别人背后议论竟说她知难而退。

再后来,公司要评选优秀主管,前提是优秀员工才有资格参加,她失去了资格。

很认同独木舟那句话:

生活里有一点,我不是太喜欢,那就是它总让懂事的人来承担糟糕的感受和结果。

其实,你越懂事,别人越不懂事。

太懂事,什么麻烦都是你的事;不懂事,别人总会有办法解决麻烦。

03

我的一位朋友,认识的人都说她能忍能扛事儿。

有次做完胃肠道手术,医生嘱咐回去好好休养几天,她却拐个弯,买了一堆菜提回家。

结果还是累着了,第二天肚子胀疼得直冒冷汗,仍然坚持去上班,同事压根儿不知道有这回事。

她对男朋友也是体贴入微,男朋友应酬多,她经常劝他少去喝酒。

最后,男朋友竟然以不够善解人意不懂事提出了分手。

王朔曾说破人性本质:“别人说你自私,那是他没有占到你的便宜。别人说你不懂事,那是你没有听他的话。别人说你脾气不好,那是你没有顺着他。别人说你固执,那是他没有办法拿捏你。

别人说你态度有问题,那是你占理了。

别人说你格局不够,那是你没有站在他的那一边。

凡事要你顾全大局的,你都不在这个局里。

那些说你不懂事的人,无法随心所欲地操控你,便给你扣上“不懂事”的帽子。

其实,懂事与否,从来不是别人眼中的模样,而是自己心中的分寸。

每一次“不懂事”的坚守,都是一份对自我底线的尊重。

如果你的懂事只是单方面的牺牲,那么宁愿你的温柔有棱角,善良有锋芒。

很认同这句话:“所谓成长就是明白了‘懂事’与‘懂得’的区别,懂得做自己,比懂事更重要。

我们不必做别人眼中百分百的好人,不讨好别人,不为难自己。别懂事太早,别对别人太好。

往后余生,愿你的懂事有人懂。

共勉。

作者:绿窗纱 ,撰稿人,与文字共舞,弄墨香满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