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朝鲜报道,朝鲜海军最新的5000吨级驱逐舰“崔贤号”在刚刚下水仅三天后便迅速展开了高密度的武器系统战斗适用性试验,舰炮导弹火力全开试射。
01.耗时400天朝鲜版052D建成,效率比美都高?
“崔贤号”是朝鲜人民军海军新一代驱逐舰,也是朝鲜历史上吨位最大的先进盾舰,被俄媒誉为朝版052D大驱,但朝鲜这艘新驱逐舰,看上去反而没有多少中国元素,更像是在俄军22350护卫舰基础上的放大版,而且还采用了大量的俄制武器装备雷达。
美媒《战区》表示,“崔贤号”在下水仅3天后便密集试射大量导弹等高技术武器,确实在国际舰艇建造惯例中非常罕见。通常情况下,新舰艇下水后还需要较长的舾装与调试阶段,包括电子系统、火控雷达、导弹发射架构和安全体系的完善,往往需要数月甚至一两年的准备期,才能真正开展实弹发射试验。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崔贤号”从建造到下水再到舰艇武器试射,总耗时仅仅400多天,可谓是创下最速纪录。有网友认为,与之相比明显的是,就是美国海军的星座护卫舰,首舰开建到现在几年了,舰艇的整体建造进度仅完成了不到20%,而且连船体设计也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反复修改设计,项目整体进展迟缓。
即便是技术较为成熟的阿利·伯克III型驱逐舰,第二艘下水后也在船厂舾装一年多,雷达、电子设备安装迟缓,距离正式服役依旧遥遥无期,可见现在美国造船业拉胯的程度,甚至不如“主体”的造船速度。
对此需要说明的是,朝鲜无论是和中俄还是与美国,建造军舰的标准完全是不同的,朝鲜建造驱逐舰的速度如此之快,实际上是利用民用船舶的快速建造模式与较为简化的系统集成手段,加快了舰艇的建造与装备速度。
民用船舶标准建造军舰,在舰体结构设计、耐冲击性、水密隔舱配置、损管体系、冗余系统等方面必然简化甚至直接忽略。若面对实战条件下的反舰导弹或鱼雷攻击,民用船舶标准的舰艇在遭受单一重大损伤时极易失去作战能力甚至沉没。这与正规军舰建造中强调的战斗冗余性和抗损能力相比,差距明显。
当然,目前朝鲜人民军海军当前并不考虑远洋作战和复杂远程任务,因此舰艇的抗沉性、水密隔舱设置、损管系统的精细程度并非首要考虑因素,该舰的任务本质更类似于一艘“近海导弹武库舰”,只需要迅速形成短期的高强度攻击力,真打起来就是一锤子买卖,短时间内把导弹全打出去就算完成任务了。
02.74垂发火力爆表
因此,作为一艘5000吨级的盾舰,“崔贤号”目前是全世界同类型吨位盾舰中火力最强大的,根据朝鲜方面的报道和公开的照片、示意图显示,“崔贤号”驱逐舰采用了相对先进的舰载垂直发射系统(VLS),全舰共计拥有74个垂发单元,超过052D的64个(052D是7500吨的大舰),火力堆叠程度无以复加,垂直发射系统其涵盖了四种不同尺寸的发射装置。
其中舰首前部为44个垂发,分别为小口径32个、中口径12个,小口径垂发主要承担近程防空,搭载近程防空导弹,中口径垂发则搭载区域防空导弹。
而舰尾则搭载了30个垂发,为20个大口径垂发和10个特大口径垂发,大口径垂发主要发射反舰导弹或长程巡航导弹,特大口径垂发用于发射战术弹道导弹。美专家则担忧的是,“崔贤号”的特大口径垂发或将能够发射战术核导弹,战时其能够发动核打击的能力,使其成为美韩联军必须应对的巨大威胁。
此外,“崔贤号”还配备了127mm主炮(有分析指出是西方127mm舰炮的逆向产品,美媒则认为是俄制130mm舰炮)、2门AK630M近程自动机关炮、一门类似俄制海铠甲的弹炮防空系统。
舰艇主要雷达则采用了4面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和俄制5P-10火控雷达,具备较全面的反舰、防空以及对陆打击能力,战术定位非常明确,即实现多样化、高密度火力投送,尤其强调快速、饱和式的导弹齐射能力。
03.朝鲜驱逐舰疑似能够发射核导弹
但反潜能力明显不足,似乎没有拖曳式声呐,舰艇尾部也没有直升机机库(空间全被垂发占满了)。
而且美媒认为朝鲜能够快速建成这种5000吨级的大舰,背后少不了俄罗斯的全面技术协助,而这艘舰艇上基本看不出中国武器血统,其装备、雷达、舰艇设计系统布局十分贴近俄罗斯,考虑到俄朝近些年联手合作加强对抗美西方威胁,俄方就算提供全套技术也并不令人意外。
可以说,“崔贤号”将让本就极度落后的朝鲜人民军海军得到“史诗级加强”,这种舰艇可以大批量建造,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部署到近海区域,构筑有效的海上拒止体系,形成强大的对敌方水面舰艇与海岸目标的饱和攻击能力。
另一方面,朝鲜也借此展现海军现代化的意图,尤其是在明确指出要“加快海军核武装化”之后,“崔贤号”这种具有战术弹道导弹发射能力的平台,必然具备搭载核弹头的能力,战略威慑意义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朝鲜通过这艘大驱向世界展示了其制造与整合能力的跃升,不过要跨越到真正的蓝水海军,“崔贤号”只是旅程的第一站。
文章中部分内容来源出处:1.朝鲜新型驱逐舰“崔贤”号进行多项武器试验 金正恩观摩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