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大爷双手颤抖着拿起银行卡,眼睛如同被钉在柜台屏幕上那个数字:五块二。
“不可能!这不可能!我的八十万怎么会变成五块二?”
柜员小姐轻声解释着什么“网上转账”,但他全然不懂。
老人双腿一软,跪倒在银行大厅。
恍惚中,他仿佛看见自己余生的影子,如同那屏幕上的数字一样单薄无依。
到底是什么情况,他存了一辈子的积蓄竟然不翼而飞了!
01
陈大爷今年六十五岁,是小区里出了名的退休教师。
他一辈子都在喧闹的教室里度过,听着学生们的笑声,看着一代又一代稚嫩的脸庞在自己眼前长大。
教书育人三十多年,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尽管他的工资一直不高。
“人穷志不穷。”这是陈大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退休后,陈大爷住在城西的一个老旧小区里。
小区不大,却很安静,楼间的空地上种满了各种绿植,夏天的时候,树荫下总有几位老人乘凉聊天。
这栋楼陈大爷已经住了二十多年,电梯早已老旧,经常会发出吱呀的声响,但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陈大爷的生活很有规律。
早上六点起床,先是一套八段锦,然后沿着小区走两圈。
回来后,他会煮一锅小米粥,配上几样简单的小菜,这就是他的早餐。
吃完早饭,陈大爷会拿出他的宝贝:一套上好的毛笔和宣纸,开始他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光。
书法是陈大爷退休后的唯一爱好。
他的卧室里挂满了他自己写的字,大多是一些古诗词,笔锋苍劲有力,透着一股子倔强的韧劲,就像他这个人一样。
下午三点左右,陈大爷会准时出现在小区活动中心的书法教室里。
那里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老人,还有几个年轻人,大家一起切磋技艺,互相学习。
“陈老师,你这个'龙'字写得不错,有些颜真卿的风范了。”刘淑兰是陈大爷书法班的忠实学员,她总是对陈大爷的字赞不绝口。
刘淑兰比陈大爷小几岁,是小区里的热心人。
自从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住在陈大爷楼上的单元里,经常会给陈大爷送些自己做的点心和小菜。
“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陈大爷笑着摆摆手,但眼睛里却闪着掩不住的喜悦。
除了刘淑兰,老王也是陈大爷在小区里的好友。
老王是新来的物业经理,五十多岁,为人热情直爽,刚来小区工作没多久,就和陈大爷成了好朋友。
陈大爷有一个女儿,名叫陈小芳。
小芳在外地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平时很忙,难得回来看望父亲一次。
每次通电话,陈大爷总是说:“你在外面好好干,别惦记我,我这边一切都好。”
其实,陈大爷很想念女儿,但他知道女儿的工作不容易,不想给她增添负担。
陈大爷一辈子节俭,几十年如一日,每个月都会把工资中的一部分存起来。
退休后,他拿出一部分积蓄给女儿买了婚房,剩下的八十万,他打算留着养老。
“人老了,身体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问题,多留点钱,不给孩子添麻烦。”陈大爷总是这么想。
他把这笔钱存在银行里,从不乱花,只有在需要买些书法用品的时候,才会去取一小部分。
02
五一假期前一天,陈大爷在小区门口的报刊亭看到一本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杂志,封面上印着王羲之的《兰亭序》。
“多少钱?”陈大爷问报刊亭的老板。
“一百二,不过我看您是老顾客,一百给您了。”
陈大爷掏出钱包,发现里面只有五十多块钱。
“明天再来买吧,我先去银行取点钱。”
报刊亭老板笑着说:“没关系,您先拿去看,明天路过的时候再给钱也行。”
陈大爷摇摇头:“做人要诚信,说了明天给,就明天给。”
他盘算着第二天去银行取两千块钱,除了买杂志,还要买一些新的毛笔和墨汁。
他最近看中了一款上好的羊毫,据说是用三年以上的小羊背毛制成的,写出来的字既有力度又不失灵动。
五月一日早上,阳光明媚,陈大爷早早地起床,做完晨练后,吃了简单的早餐,就出门去银行取钱。
小区附近有一家银行的营业厅,陈大爷是那里的老主顾,很多工作人员都认识他。
走进银行大厅,陈大爷拿出银行卡,递给柜台前的年轻女孩。
“陈大爷,早啊,今天取多少钱?”女孩笑着问道。
“取两千块钱。”陈大爷说。
女孩接过银行卡,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会儿,突然表情变得有些奇怪。
“陈大爷,您的卡里只有五块二了。”
陈大爷愣住了,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您的卡里只剩下五块二了,我查一下您最近的交易记录。”女孩低头查看电脑。
陈大爷感觉一阵眩晕,他扶住柜台才没有摔倒。
“不可能!我卡里明明有八十万,怎么会只剩五块二?”
女孩查看了交易记录后,脸色变得更加凝重:“陈大爷,您的钱是通过网上银行转走的,最近一个月内分多次转走的。”
“网上银行?我从来没有开通过网上银行啊!”陈大爷声音颤抖着说。
银行大厅里的其他人都转过头来看他,但陈大爷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他的双腿发软,如果不是柜台前有栏杆,他可能已经瘫坐在地上。
“我的钱……我的养老钱……”陈大爷喃喃自语,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银行的保安见状,连忙上前扶住陈大爷,帮他坐到了休息区的椅子上。
女孩叫来了银行经理,经理查看了交易记录后,表情严肃地说:“陈大爷,您的钱确实是通过网上银行转走的,我们需要报警了。”
陈大爷点点头,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觉得天旋地转。
银行经理拨通了报警电话,简单地描述了情况。
03
不久,两名警察赶到了银行。
其中一名警察自我介绍说:“我是刑侦队的赵队长,这是小李警官。请您详细说说情况。”
赵队长大约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眼神锐利。
小李警官则年轻许多,看起来二十多岁,戴着一副眼镜,显得很精明。
陈大爷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两位警察。
“我的钱是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养老金,总共八十万。我从来不用网上银行,也不会操作那些电子设备。最近一次取钱是上个月,取了五百块买书法用品,那时候还是八十万呢。”
赵队长认真地记录着,不时点头:“陈大爷,您最近接触过什么人?尤其是可能知道您银行卡密码的人。”
陈大爷想了想:“我女儿知道密码,但她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平时和我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小区的刘淑兰,她经常给我送饭;还有新来的物业经理老王,他有时会来我家喝茶下棋;书法班的学生张明,是个年轻人,有时候帮我修理一些电器。”
小李警官问道:“您的银行卡平时放在哪里?”
“放在卧室的抽屉里,和存折放在一起。”陈大爷回答。
赵队长又问:“您最近有没有感觉家里有什么异常?比如东西被动过,或者有人来过的痕迹?”
陈大爷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现在您这么一说,我确实感觉最近家里有时候东西位置不太对,好像被人动过,但我以为是自己记错了。还有就是,我有时会在刘淑兰家吃晚饭,吃完回来就特别困,一睡就到天亮,这不太正常,我平时睡眠很浅的。”
赵队长和小李警官交换了一个眼神,赵队长说:“陈大爷,我们需要去您家看看,可以吗?”
陈大爷点点头:“可以,现在就去吧。”
银行经理说:“我们会配合警方调查,提供所有的交易记录。”
赵队长谢过银行经理,然后和陈大爷、小李警官一起离开了银行。
三人乘坐警车来到陈大爷所在的小区。
小区门口的保安看到警车,连忙过来询问情况。
“发生什么事了?陈大爷,您没事吧?”保安关切地问道。
陈大爷摆摆手:“没事,有点小问题,警察同志来帮忙。”
保安点点头,没有多问。
陈大爷带着两位警察来到自己的家,一个六十多平米的两居室,陈旧但收拾得很整洁。
客厅的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都是陈大爷自己的作品。
角落里摆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毛笔、砚台和宣纸。
赵队长环顾四周,问道:“陈大爷,您的银行卡在哪个抽屉里?”
陈大爷带他们来到卧室,指着床头柜的抽屉:“在这里。”
小李警官戴上手套,小心地拉开抽屉。
里面有一个小木盒,打开后,里面放着几张银行卡和存折。
小李仔细检查了木盒:“有明显的翻动痕迹,盒子边缘有些磨损,而且卡片的摆放位置看起来也不太自然。”
赵队长问:“陈大爷,您家里有电脑或者平板电脑吗?”
陈大爷点点头:“有一个平板电脑,是女儿去年送我的,说可以用它看一些书法视频。平时放在书房里。”
04
三人来到书房,小李警官找到了平板电脑,开机检查。
“赵队,这台平板电脑上有网上银行的登录痕迹,但操作记录被清除了。我们需要带回去让技术人员检查。”
赵队长点点头,又问陈大爷:“您小区有监控吗?”
“有的,楼道口和小区大门都有。”
赵队长说:“陈大爷,我们需要带走您的平板电脑和银行卡进行检查,还需要调取小区的监控录像。您这几天可以去女儿家住吗?”
陈大爷摇摇头:“女儿在外地,我不想打扰她。我在这住了这么多年,不怕的。”
赵队长考虑了一下:“那好吧,但您最近几天要特别注意安全,有什么情况立即报警。我们会尽快侦破这个案子。”
陈大爷送走了两位警察,回到家里,整个人似乎一下子老了十岁。
他坐在沙发上,感觉天塌了下来。
八十万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算大数目,但对于陈大爷来说,那是他一辈子的积蓄,是他晚年生活的保障。
现在,这一切都没了。
陈大爷想起了那本王羲之的书法杂志,想起了那支他想买的羊毫毛笔,想起了他计划好的晚年生活。
他抬头看着墙上自己写的“平安是福”四个大字,心里却翻江倒海。
这时,门铃响了。
陈大爷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走去开门。
门外站着刘淑兰,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陈老师,我煮了红豆粥,给你拿来尝尝。”
看到刘淑兰关切的眼神,陈大爷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但他忍住了:“谢谢你,刘淑兰,不过我今天胃口不太好。”
刘淑兰仔细打量着陈大爷:“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陈大爷摇摇头:“没事,可能是昨晚没睡好。”
刘淑兰将保温桶塞到陈大爷手中:“那你更要补一补了,红豆粥养胃,你尝尝吧。”
陈大爷没有推辞,接过了保温桶:“谢谢,改天我请你吃饭。”
送走刘淑兰后,陈大爷看着手中的保温桶,突然想起赵队长的话:“您有时会在刘淑兰家吃晚饭,吃完回来就特别困,一睡就到天亮?”
他打开保温桶,红豆粥散发着香甜的气息,看起来很美味。
但陈大爷没有动它,而是将保温桶放在了一边。
夜深了,陈大爷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想着自己的八十万,想着那些可能的嫌疑人,想着自己今后的生活。
05
第二天一早,赵队长就来了电话。
“陈大爷,我们已经初步查明了一些情况。您的钱被分多次转入三个不同的账户,最终汇入了一个境外账号。我们正在追查这些账户的持有人,但需要一些时间。”
陈大爷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谢谢你们,赵队长。”
赵队长接着说:“我们还分析了小区的监控录像,发现有人在深夜进出过您的家门,但因为光线不足,画面有些模糊,无法辨认是谁。我们正在进行技术处理,希望能得到更清晰的画面。”
挂了电话,陈大爷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
他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可是又不想让她担心。
但他知道,这件事瞒不住的。
纠结了一下午,陈大爷最终还是给女儿打了电话。
“小芳,爸爸遇到点麻烦……”
电话那头,陈小芳的声音从惊讶变成了愤怒:“爸,你等着,我马上订机票回来!”
陈大爷本想劝她不用回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此刻,他确实需要女儿的陪伴和支持。
两天后,陈小芳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家。
一进门,她就紧紧地抱住了陈大爷:“爸,有我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陈大爷拍了拍女儿的背,强忍住泪水:“别担心,警察已经在查了。”
陈小芳放下行李,仔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然后说:“爸,我先去银行问问情况,再去警察局看看有什么线索。”
陈小芳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当天就联系了银行和警方,详细了解了案件的进展。
晚上回到家,她告诉陈大爷:“银行说钱被转走的事情很难追回,但他们会尽全力协助警方调查。警方说已经锁定了几个嫌疑人,正在深入调查。”
陈大爷叹了口气:“唉,攒了一辈子的钱啊……”
陈小芳握住父亲的手:“爸,别担心钱,我会照顾你的。”
陈大爷摇摇头:“不行,你自己的生活已经够不容易了,爸爸不能再拖累你。”
陈小芳正要说话,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是赵队长打来的:“陈大爷,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明天能不能请您来一趟警局?”
陈大爷看了看女儿:“好的,我女儿已经回来了,我们明天一起去。”
06
第二天上午,陈大爷和陈小芳来到了警局。
赵队长和小李警官已经在等他们。
赵队长的表情有些复杂:“陈大爷,我们的技术人员已经处理了监控录像,画面清晰多了。”
小李警官打开电脑,播放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一个戴着口罩和帽子的人在深夜小心翼翼地走进陈大爷的家门,约莫十几分钟后又出来了。
这个人身材略微丰满,走路的姿势看起来有些熟悉。
陈大爷皱起眉头:“这个人是怎么进我家的?门是锁着的啊。”
赵队长解释道:“从视频来看,这个人是用钥匙开的门。陈大爷,您给过别人您家的钥匙吗?”
陈大爷想了想:“我只给过女儿一把钥匙。不过前段时间,我的钥匙丢了一天,后来在沙发底下找到了,我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掉的。”
赵队长点点头:“我们又调取了其他时间段的监控,发现这个人不止一次进出您的家门,都是在深夜,而且次数和您银行卡被转账的次数吻合。”
小李警官调出了另一段视频,画面经过了技术处理,虽然还是有些模糊,但可以看清人的轮廓和动作。
“这个人我们已经基本确定了身份,”赵队长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该不该说出来,“陈大爷,您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让您很震惊。”
陈大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是谁?”
赵队长示意小李警官播放经过最终处理的视频片段。
这段视频的画面已经相当清晰,可以看到那个人在进门前摘下了口罩,借着楼道的灯光,露出了一张熟悉的脸。
陈大爷看着屏幕,整个人如遭雷击,双手不自觉地抓紧了椅子扶手,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怎么...怎么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