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4+4”凭借一己之力打破了大家对医学教育的固有印象,原来在普通人苦苦坚守“5+3”的本硕博连读以及三年起步的医院规培时,富家子弟摇身一变,就能在二十出头拿到医学博士的学位、三十岁不到直接成为拿上手术刀的医生,何其讽刺?

而随着“协和4+4”走红之后,有家长后知后觉的发现:志愿报考指导名师张雪峰,几乎从未在直播间主动谈及过“4+4”项目,原因也很真实,这个项目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实现的,而直播间提问的家长,不说100%,至少九成以上都是普通的家庭背景。

而张雪峰给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所规划的路线,都是基于家庭情况“求稳的最优解”,张雪峰曾力荐过电气自动化专业、计算机专业、通讯工程专业等等,但却鲜少主动推荐医学专业,是这个专业含金量低吗?似乎并非如此,回顾张雪峰在直播间的连麦,有一个女孩的提问令人印象深刻,直播间20w观众都为之沸腾了。



全校第一学霸想学医,张雪峰一句话警告:读不了本博连读,别碰!

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女同学面对着课桌上堆成小山的试卷,脑海里想着的,却是自己的梦想——学医,这个梦想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变得越来越清晰,她迫切的希望自己的梦想能得到肯定和支持,于是她想到了连麦张雪峰。

作为志愿报考指导名师,张雪峰总能用最犀利的语言给予学生和家长最真实的建议,可尽管女同学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可当她听到张雪峰老师的回答后,还是难掩悲伤。



女同学先是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高中成绩优异,成绩稳定在全校前七名,也经常斩获全校第一名,作为同学眼中的学霸,女同学很清楚自己的短板——物理,对比前十名其他同学的分数,自己的物理算是弱势学科,因此她也经常担心这会耽误了自己的学医梦想。

“张雪峰老师,我这种情况适合学医吗?”没想到张雪峰没有回应关于物理学科薄弱这一问题,实际上对于能在全校斩获第一名的学霸来说,所谓的弱势学科,也不过是相对而言,总体分数只要够用,学医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张雪峰老师却从另一个角度给了女孩一句话的警告:"听我一句,读不了本博连读,千万别碰医学!"



这句话犹如一枚炸弹,在二十万观众中引发轩然大波。张雪峰老师的话直指医学教育中一个不成文的现实:本博连读的学生往往比传统路径的学生拥有更多隐形优势,尤其在进入顶级三甲医院时,二者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淋漓尽致。

本硕博连读的优势体现在多方面,但也要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再做决定

而这种差异不仅关乎学历层次,更体现在资源获取和职业发展上。本博连读,全称是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从本科到博士一气呵成。传统的"5+3"则是五年本科加三年硕士,毕业后还需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独立行医。



表面看后者似乎更短,但前者却能在关键环节——三甲医院招聘时占据明显优势。去年,上海某三甲医院招聘启事明确写道:"博士学历起",这直接将众多硕士毕业生排除在门外,对医学生来说,这种学历差异足以改变职业轨迹。

为什么医院招聘对本硕博连读的医学生格外青睐?评论区不少过来人的经历说明了一切,复旦大学医学院本硕博毕业生小林回忆:在华山医院规培期间,导师直接将自己推荐给人事科:"这孩子从大二就跟着我做课题,手术室闭着眼都能找到路。"



相比之下,那些普通路径申请的博士生,简历还在主任办公桌上堆积如山。本博连读的优势不仅在于学历,更在于与导师建立的长期紧密关系,这种关系在医疗行业尤为珍贵。

可即便清楚了解本硕博连读的优势,也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再做决断:自身学习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分数情况,全校第一的成绩固然令人骄傲,但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模考分数再做决定,毕竟省重点的全校第一和县城中学的全校第一还是有区别的,认知正确,才能少走弯路。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