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站福利
活动:医学界医生站全新会员体系上线!
会员福利:商城折扣券、医米等级礼包、专属客服、线下特权……
限时惊喜:4.28日-5.5日,进入会员专区查看【会员规则】有惊喜掉落哦!
如何参与:【】
23岁小伙被癫痫困扰数年,尼古丁一用竟马上起效,究竟是心理原因作祟还是脑子真的出问题了?
撰文:松柏
一名23岁的小伙子,自青少年时期开始频繁出现夜间癫痫发作,且常常发生在睡眠中,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发作30次!奇怪的是用了尼古丁贴片后症状竟然立即消失了,究竟是心理原因作祟还是脑子真的出问题了?咱们接着往下看。
病例分享
今天的主人公是一名23岁的小伙子,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便经常在夜间出现抽搐,发作特征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短暂的(<2分钟),尤其是睡梦中多发,去医院诊断为癫痫并开了药吃,前后用了左乙拉西坦、托吡酯、拉莫三嗪、氯硝西泮、奥卡西平、加巴喷丁、氯巴占,但这些药都于事无补,癫痫仍旧频繁发作,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可以发作30次!这发作频率相当吓人了。
机缘巧合地情况下,他和他的母亲在新闻上看到了类似病例,新闻中的主人公用了尼古丁贴片后,症状得到控制,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也开始使用尼古丁贴片 (7mg/d),这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竟然3年没有发作过了!
症状得到控制后,他想着或许可以停药了,加上在用尼古丁贴片期间,小伙子感觉有明显的心悸、焦虑和失眠等不适,于是,将尼古丁贴片减量了,改成一天贴半片(3.5mg/d),但好景不长,幸运之神没有一直眷顾他,最近几个月里,这名小伙子癫痫又开始发作了,于是他又恢复了之前的剂量(7mg/d),并且在4天前擅自开始服用苯巴那酯以此来减轻癫痫发作。
家里人想着,虽然这个药有用,但是尼古丁这听起来也不像个好东西啊,会不会上瘾呢?更何况还有这么多的副作用,还是得去医院看看,于是,在其母亲的强烈要求下,小伙子再次前往医院就诊。
入院后,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医生也没法排除是不是存在心理因素,是否有药物成瘾的情况存在。但是小伙这个情况却和他几年前接诊过的一个病例相似,也是夜间发作频繁,对多种抗癫痫药物无效,最后诊断为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SHE),但这个病比较罕见,这个患者是否也是这个病,还真不好说。于是给他开了脑电图(EEG)检查,并嘱咐其停用尼古丁贴片和苯巴那酯,看看脑电图是否存在异常。
第一天晚上,EEG监测到非快速眼动(non-REM)睡眠期发生了25次局灶性意识障碍发作。发作主要表现为觉醒、非目的性、非偏侧的四肢运动、睁眼和偶发的双侧手臂肌张力障碍,持续时间为9至49秒(大多数为10至20秒)。
EEG显示前额区域(F3/F4/Fz)10-12 Hz节律性α波活动,并伴有偶发的发作后减慢和抑制(图1)。
图1:癫痫发作时的EEG
当晚,医生又开了尼古丁贴片贴到他手臂上,1小时内,癫痫便停止发作了。次日清晨,小伙子告诉医生,自己感觉有点不舒服,有点心悸,于是又将尼古丁贴片移除了。但在当天傍晚小憩时, 癫痫再次发作,持续了大约9秒钟,随即又用上了尼古丁贴片,在接下来的3天内,癫痫未再发作。
住院期间同时完善了脑部MRI和PET检查,MRI显示正常,颅脑PET显示生理性荧光脱氧葡萄糖(FDG)摄取(生理性FDG摄取是指在PET成像中,某些正常组织或器官因为其正常的代谢活性而显示出的FDG高摄取现象,这并不是由病变引起的)。
同时也进行了癫痫基因检测(包含302个基因),但未发现致病变异基因,仅识别出若干意义不明的变异(VUS)。后续完善的全基因组测序(WGS)也未能提供诊断性结果。
综合以上检查结果,以及小伙的病史和对药物的反应,最终诊断为SHE,尽管尼古丁贴片对小伙的效果显著,但副作用也很显著,于是住院期间尝试使用普萘洛尔和加巴喷丁以减轻副作用,但效果仍然不明显。于是尝试更换贴片位置,将贴片位置从三角肌移至大腿近端后,惊奇地发现副作用有所改善并且疗效未减。
病例讨论
关于SHE你了解多少呢?为何尼古丁对这位小伙有如此奇效?从这个病例中,我们又能得到哪些启发呢?
参考文献:
[1].Spencer Nam, MD, Erica L. Von Stein, MD, Kimford J. Meador, MD, et al.Neurology 2024;103:e209790.doi:10.1212/WNL.0000000000209790
责任编辑: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