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明确表态:“中国必须做出实际性妥协,美国才会考虑降低关税。”
谁能想到,就在三天前,特朗普还公开表示与中国关系融洽,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
更让人难以捉摸的是,5月4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专访时称:中国经济“已经不行了”,失业率飙升,并试图引发恐慌情绪。
不过没多久,他又改口说“未来可能会考虑降税”,同时赶紧澄清降税与谈判无关。
那么,美国为何会在立场上反复摇摆呢?
陷入多重困境
如今的美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高高在上的“山姆大叔”了!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下降了0.3%,这是疫情之后美国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
原本特朗普提出的“制造业回流”计划是为了让制造业重新在美国扎根,结果却因为“关税战”,不仅没有吸引新企业入驻,反而导致原本存在的企业因成本增加而纷纷撤离。
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4月更是降至48.7。连军工巨头雷神和洛马为了降低成本,也将生产线转移到海外发展。
更何况,中国早已构建起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并非易事。
因此,“制造业回流”计划基本以失败告终!
此外,由于“关税战”的存在,许多国家逐渐远离美国,甚至连美国的传统盟友也转向中国阵营。
例如,欧盟与中国签署了《中欧数字经济合作协议》,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同时,中国的反制措施也让美国遭受了一定打击。
自从贸易战开始后,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暴跌63%,许多农场主因此破产,甚至有人向政府讨要赔偿。
要知道,特朗普的支持者大多是这些农场主。现在不仅无法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使经济下滑,同时还失去了支持者,特朗普想必也很头疼吧!
除此之外,习惯了当“世界霸主”的美国,突然发现自己的提议不再被小国奉承。比如,特朗普为俄乌冲突提出的解决方案,竟然被乌克兰直接拒绝。
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更是毫不客气地批评该方案如同“投降协议”。
放在以前,谁敢这样跟美国说话呢?
巧妙应对局面
其实也不能怪其他国家不“捧场”美国,实在是中国的应对堪称“教科书式”典范!
就拿5月2日商务部那句“正在评估”来说,既回应了美国,又避免掉入其谈判陷阱,同时还为未来的对话留下了空间。
过去中国出口商品总是以“薄利多销”为主,但如今我们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
今年第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过一半,新能源车、锂电池等高科技产品销量火爆。
这就好比买衣服,大家现在不再追求便宜量大,而是更看重面料、设计和品牌。我们的出口也从“地摊货”升级成了“高端定制”。
而且我们并不依赖单一市场。比如美国加征关税后,我们迅速从巴西购买了240万吨大豆填补缺口,还与东盟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贸易额占比已达15.3%。
就像交朋友一样,多几个靠谱的朋友,在遇到困难时才有人帮忙。这样一来,我们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
最关键的是,以前美国总想当“裁判”,随意制定规则。但现在我们联合RCEP、金砖国家等伙伴,共同推动建立公平的全球贸易规则。
大家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再也不是美国一家独大。
全球经济受冲击,格局面临重塑
美国毫无理由地发动“关税战”,完全不顾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迫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得不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原目标下调至2.8%。
世贸组织也警告美国,如果继续一意孤行,可能造成贸易量下降至负数。
之前墨西哥因对美出口激增37%,以为可以“暴富”。没想到美国突然实施“二次关税”,让墨西哥陷入两难境地。
最终,墨西哥无奈成为“中间商”,协助转卖中国制造的商品。
此外,美国还将50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黑名单”,企图实现“技术脱钩”,打算关门卡我们脖子。
然而我们直接“弯道超车”,仅AI大模型专利数量就比美国高出30%。
这就像有人想把路封死,结果我们自己开辟了新赛道,带着5G、无人机等高科技成果一路狂奔。
过去美元在国际货币圈是“老大哥”,说一不二。
但现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覆盖107个国家,与东盟做生意时,近三成交易都用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像一匹黑马,正逐步在国际货币舞台上站稳脚跟,连美元的“霸主”地位也开始动摇。
这场贸易博弈早已不只是钱的问题,更像是两种发展模式的“正面较量”。
美国想用关税阻挡我们产业升级,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离不开中国——70%的稀土、40%的生产中间品都需要从我们这里进口,这不就像自己绑住手脚和人打架吗?
反观我们,主动下调935项商品税率,在RCEP框架下,与东盟96%的商品实现了关税减免,敞开大门与各国做生意,织起一张越来越密的全球经济网。
这场贸易大戏越演越精彩,后面还会有什么新剧情?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信息来源:外交部:中国从来不吃极限施压、胡作非为这一套——2025/04/12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版 要闻频频释放关税谈判“假象” 美国到底在想什么?——2025-05-02 23:41·看看新闻美国码头工会痛批美政府关税政策:“鲁莽短视”,将导致大量就业岗位流失——环球网 张倩 2025-04-30关税政策满,美国受“内伤”——2025-05-02 17:39来源:上观新闻特朗普关税政策重创美国经济——2025/03/09来源:新华每日电讯16版 国际美媒点破: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2025-4-26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