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滴水进入巴基斯坦。”

5月5日,好不容易稍微平息了一点的印巴关系又升级了。

这一次主动挑衅的还是印度,他们不仅又一次在上流掐断了巴方的水源,甚至还放话说不让一滴水流入巴基斯坦。

据有关报道 ,近日巴基斯坦境内的“杰纳布河“已经急剧干涸,对当地民众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这样看来,印方这回是下定决心,要把水资源作为“武器”来对付巴基斯坦了,即使因此将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也在所不惜。

那么,印度为何要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法?



究其根本,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军事实力不行

近期,印巴在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的小冲突中,印方的海陆空三军表现不佳,均处于劣势。

陆军方面,印度陆军部署的 T-90S 坦克进攻受阻,战果寥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基斯坦军队凭借高度信息化的 VT-4 主战坦克与 SH-15 卡车炮,对印军展开了有效火力压制与精确打击,令印方损失惨重。

其中, 5月4 日,印军在一次突击行动中,瞬间被巴军火力覆盖,短短时间内就有 3 辆装甲车被摧毁。

海军方面,印度海军“维克兰特”号航母战斗群妄图封锁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却遭巴方以东大技术为依托的 CM-400AGK 超音速反舰导弹强力压制。

航母不得不狼狈后撤数百海里,其战略威慑力沦为笑谈。

空军战场上,印度的差距更加明显,巴基斯坦歼 - 10CE 战机成功压制并驱离了印度“阵风”战机,令印度空军颜面扫地。



2、拉其他大国下水

除了印度海陆空处于下风,无牌可打外,印度断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逼迫其他大国下水。

要知道,水资源是任何国家和民众赖以生存的根本,对一个国家的断水,小的说是挑衅一个国家的主权,大的说是对全球人道主义价值观的蔑视。

正因如此,印度将水资源武器化后,《经济学人》杂志封面直接将印度国旗改为“滴血的闸刀”。

德国总理公开批评“断水是现代版种族清洗”。

南亚邻国集体发声谴责,尼泊尔、孟加拉国等邻国批评印度“违反国际河流治理准则”,斯里兰卡更直接向联合国提交议案,要求调查印度“生态恐怖主义”行径。

而美俄的反应呢?

眼看局势越来越严峻,一向自诩为“世界警察”的美国却突然“哑巴”了。

尽管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期间承诺“加强印太合作”,却对军事支持避而不谈。

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无暇他顾,仅以“呼吁克制”敷衍了事。

由此,印方这一番一意孤行错误的操作,极有可能将其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另外,如果理性分析的话,印方对巴方的断水操作,可谓是一个“昏招”。

都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是“杀敌三百自损三千”的招数了。

为何这么说呢?

一方面,印度此次关掉的水坝都在印度境内,距离巴基斯坦整整有上千公里之远。

再加上印度大坝的蓄水能力有限,所以断水一段时间后,一旦这些大坝的蓄水量到了极限,印度最终还是不得不开闸泄洪。

而如果泄洪的话,第一个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其实还是大坝下游大量的印度民众们。

目前,印度北部蓄水设施已达极限,被迫开闸泄洪的日子越来越近。要是一旦开闸,数万公顷农田将被淹,数万农民将在洪水中挣扎求生。

正因如此,印方的做法已经引发了国内的强烈谴责——泄洪受灾农民已组建“反莫迪联盟”,要求政府赔偿损失。

国大党还趁机发起了“莫迪出卖农民”的口号,导致人民党在地方选举中遭遇惨败。



另一方面,面对印方的做法,中方加速推进了中巴经济走廊“水资源合作专项”项目。

计划三年内为巴建成20座海水淡化厂、改造5000公里灌溉渠系。

此前,我国已经帮助巴基斯坦修建了尼鲁姆-杰卢姆水电工程,有效缓解了印度的断水压力。

在2019年和2024年的类似危机中,东大也迅速从国内调集大量物资支援巴基斯坦,并明确表态“缺多少?管够!”。

那种雪中送炭的援助方式,极大巩固了中巴战略的互信。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别看印度当前的做法很“嚣张”,动不动卡巴基斯坦的脖子。

但实际上,印度河的发源地其实在我国的西藏地区,也就是说,那些水资源的最终分配决定权其实也完全在我们手中。

我们随时都可以让印方非人道的“水资源武器”失效,制止其不人道的行为。



“水流向哪里,未来就向哪里”。

靠截断他人水源维系霸权者,终将被时代的洪流淹没;而倡导共享共治者,或将引领区域合作的新方向。

在这个意义上,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断水危机不仅是一场地缘政治博弈,更是对人类在面对共同挑战时能否超越狭隘国家利益的一次考验。

最终,还是希望印巴冲突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和平解决,不要出现流血牺牲和无端的灾难。

读者们,关于“印度对巴基斯坦断水的做法”,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