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关税之下,多架波音客机遭“退货”
近日,由于关税政策的影响,已有中国的航空公司表示停止接收波音公司的飞机交付。
原本波音公司计划在2025年向中国交付约50架飞机,但截至今年3月底,只交付了18架。
据报道,今年4月,已有3架原计划交付厦航和国航的波音737MAX客机,已经飞到了中国舟山,被退回后,又飞回了美国。另外,吉祥航空原本计划要接收的波音787客机,也被推迟了交付。
此外,多变的关税政策,也改变了不少航空公司的飞机置换进度。
飞机其实有的时候跟汽车很像,毕竟都是大型工业品,汽车开久了就会有一些小毛病,相比于新车,往往会需要更多的维护和保养。
飞机也是类似,飞久了小问题也会比较多,时间长了,安全的隐患也会增大。因此咱们国家很多航空公司的做法是,不断地购买新飞机,飞到一定年限以后,再二手卖掉,从而让机队的飞机处在最佳服役年限,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飞机的飞行安全。
根据财联社的报道,就在今年4月3日,南方航空有10架B787-8飞机及2台GENX-1B70发动机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每架飞机转让底价约3.59亿元到3.83亿元。
要知道,这10架飞机可都是机龄在10年以上的老飞机,原计划全部出清,并且在去年11月的时候,南方航空就已经发布了出售征询意向。可是这笔交易在4月11日突然宣布终止。
造飞机可不是下饺子,不是说你需要的时候就能马上造好的。暂停接收新的波音飞机,但你的运力也需要维持。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飞机厂商的订单交付。不只是中国的航空公司如此,美国达美航空、欧洲瑞安航空等也都表示,如果关税导致飞机价格上涨,也将考虑推迟飞机的交付时间。
这将对原本处境不佳的波音公司,无疑是雪上加霜。
0 2
巨额亏损、空难频发,波音怎么了
从财报来,2018年可以说是波音最后的高光时刻,营收达1011亿美元,净利润104.6亿美元。然而着几起空难的发生,波音公司也开启了连续6年的巨额亏损。财报显示,2024年波音公司净亏损118.17亿美元,约合860亿人民币,相当于亏掉了一个东方航空的市值。
2018年10月,印度尼西亚狮航的一架波音737 MAX 8型客机发生事故,造成189人死亡。
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亚航空302航班,也是一架波音737 MAX 8型客机,发生事故,造成157人死亡。
2022年3月,中国东方航空MU5735航班发生事故,飞机型号波音B737-800,造成132人死亡。
2024年12月,韩国济州航空7C2216航班事故,飞机型号也是波音737-800,造成179人死亡。
而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来看,从2000年至今,波音公司仅737系列的飞机,至少发生了26起空难事故,平均每年掉一架。
谁能想到,在今天如此拉跨的波音,曾经可是美利坚合众国的骄傲。
在1950年代和60年代,波音公司相继推出了707、727、737等多款爆款产品,因质量和安全享誉全球。1960年代末,波音公司还推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波音747系列,并将这一记录维持了37年,直到空客A380的出现。而波音747系列也是全球最安全的机型之一。
波音公司曾经以工程师文化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成为美国工业界的标杆。用我们的话说,那可是合众国的“工业长子”。甚至曾经在民间流传出,“非波音,就不飞”(If it's not Boeing, I'm not going)的口号。就连西雅图的球队,也因为当时波音的总部在西雅图而命名为“超音速”。
曾经的波音很辉煌。
波音到底怎么了?
一切都要从那一起并购说起。
0 3
一切向钱看
1997年,波音并购了但是美国另一所航空大厂麦克唐纳·道格拉斯(McDonnell Douglas,以下简称“麦道”)。并购之后,高管团队大换血。
18个高管之中,有10人都根本不懂技术的职业经理人,有7人来自麦道,只有1人来自于原本的波音公司。
而麦道当年之所以因为经营不善而被波音公司并购,就是因为其重金融而轻技术。而并购之后,原本麦道公司CEO哈里·斯通塞弗(Harry Curtis Stonecipher ),摇身一变成为新波音公司的CEO。
并购之后,随着CEO和高管团队的“麦道化”,大量原本麦道的“陋习”,也迅速影响了波音。
首先是公司总部的搬迁。波音公司原本是base在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跟互联网公司微软、亚马逊是邻居,跟美国的科技聚集地硅谷,也同属西海岸,共用同一时区,本来科技创新的基因是很足的。
但美国的老钱们(old money),主要集中在东海岸,纽约、芝加哥、华盛顿等。其中美国两大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都在纽约。
而波音公司有大量的订单来来自于东海岸,同时,波音公司还是美国最重要的军工企业之一,有大量的订单来自于五角大楼。
因此在2001年,波音公司将总部从西雅图搬迁至芝加哥,这样离华尔街的华盛顿都更近一些。
0 4
重销售,轻技术
到了2022年,波音公司索性直接将总部搬到了华盛顿。因为五角大楼是否有订单给到波音公司,取决于美国国会是否能批准相应的国防预算。
而美国国会能否批准,在于你在国会的影响力。为了拿到更多的美国政府订单,波音公司将总部搬到华盛顿,同时投入大量的资源,在“游说”上(lobby,美国财团对国会施加影响力的一种合法方式),同时两边压住,给共和党和民主党都贡献的大量的“政治献金”。
这也意味着,波音公司从原本技术导向、产品导向的公司,变成了一个销售导向的公司。
从2020-2023年,波音公司的营销费用占比就超过了研发费用,一直持续了4年。而波音公司的研发占营收比,常年在3%-5%左右,如此低的研发投入,很难想象这是一家造大飞机的“科技公司”。
(图片来源:苕国土鱼)
不仅如此,为了节约成本,波音公司还把大量的业务外包出去,甚至还将部分业务外包给印度公司,毕竟印度的人力成本要比美国便宜的多。
据报道,在生产环节,波音公司有70%的零件和组装来自外包供应商,之前事故频出的波音737MAX型客机的的飞行控制系统,就外包给了印度HCL科技公司。
0 5
迎合美式“政治正确”
此外,在选人用人上,波音公司也受到美国政治环境的影响。2015年丹尼斯•米伦伯格(Dennis Muilenburg)出任波音的CEO后,为了响应民主党的所谓DEI(多元、平等与包容)的“政治正确”,大量招聘了所谓“少数族裔”,如黑人和印度裔,招聘员工以肤色优先而非能力优先,同时在公司内部,排挤大量的白人技术人才,让许多“工程师派”员工纷纷出走,这也给波音公司埋下了隐患。
去年6月,波音发射的“星际客机”飞船因为技术故障无法实现载人返航,让原本执行8天任务的宇航员,最终在太空滞留了6个月,最后还是马斯克派了SpaceX的“龙”飞船,才把他们带回的地球。
据《智谷趋势》报道,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出现190次飞机事故,其中波音公司的飞机事故就占了55起,占比28.9%,在飞机厂商中占比最高。而且波音的老对手欧洲空客集团,事故则只有25起,占比13.1%,还不到波音事故数据的一半。要知道,从全球飞机的交付量来看,空客集团的交付量是远大于波音公司,但事故率却远低于波音。因此,不管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航空公司普遍更倾向于优先购买空客的飞机。
相比于波音飞机的退订潮,空客集团2030年前交付的窄体机位已经全部售空,你有钱也买不到,也要排队。而全球0事故率的中国商飞的C919型号客机,的订单量已达到1500架,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能不足。
相比于连续6年巨额亏损的波音,2024年欧洲空客集团营业收入达到748.85亿美元,净利润达到45.78亿美元。
随着未来空客集团和中国商飞的产能提升,波音公司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挑战。
留给波音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