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落幕,这场扩员后的首次重要会议却罕见未能发表联合公报。对此,西方媒体都做了重点报道,他们把话题集中在所谓的联合国代表权上,强调是因为非洲国家的反对,才没有达成联合公报。但实际上问题出在印度身上,是印度要求把支持印度加入常任理事国作为条件,与联合国挂钩,这一点是不可能得到任何国家支持的,也就必然导致了联合公报的流产。

印度在有中国参加的合作机制当中夹带私货,搅乱局面已经不是第1次了。2024年10月,印度就否决了中俄提出的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公报。这说明印度和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之间,看起来有共同利益,实际上没有共同立场。印度一心想通过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势力,获得战略性发展的机会,摆脱发展中国家地位。特别是希望利用中美之间、美俄之间的矛盾,左右逢源,获得金融、投资、能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好处。为此,印度可以牺牲任何盟友的利益。


这样的策略有没有带来印度国际地位的上升?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我们看来,印度反复横跳这么多年,既没有获得发展中国家的领袖的地位,也没有进入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世界经济当中所拥有的发言权,依然是微不足道的。哪怕俄罗斯,也仅仅是把印度当做一个次要的合作对象,用来倾销石油军火。


但是,印度对自己评价显然要高得多。在世界主要国家当中,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并不算低,钢铁产量、发电量持续攀升,GDP排名已经达到世界第五。无论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是不是包括牛粪之类的物品,莫迪政府自是洋洋得意的。印度的制造业和出口产业的确是在升级,特别是从中国获得了大规模电力设施以及手机组装业之后,印度进入了苹果公司的全球供应链,可以给自己贴上高技术产品出口国的标签了。印度甚至还在给欧洲航天局、美国商业卫星公司发射卫星,进入了世界商业航天市场。所以印度还是会把自己的这套策略,沾沾自喜地执行下去。


印度的这些做法,如果能够继续大行其道,最直接损害的就是中国利益。因为印度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不择手段取代中国,包括中国的制造业地位,政治军事影响力,乃至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这一点和美国统治集团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无论中国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机制,只要把印度拉进来,就一定会面对一个反复搞破坏的内鬼。

印度之所以如此阴魂不散,与俄罗斯有一定的关系。俄罗斯已经从超级大国的位置上滑落成了一个中等强国,虽然依然保有核武器以及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俄罗斯领导人也有全球化的视野,但综合国力已经远不如中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要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既离不开中国,又不想太依赖中国。所以无论是上海合作组织还是金砖机制,俄罗斯都会把印度拉进来,起到制衡中国影响力的作用。这样的局面对俄罗斯是不是有好处,还需要历史来判断,但的确给中国以及其他成员国带来了现实的麻烦。

所以,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战略互信的深度,决定了能否限制或排除印度对这两大机制的不利影响。这样的时机一旦出现,中方是不可错过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