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5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资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今年“五一”期间,当地文旅市场供需两旺、安全有序。据第三方机构抽样调查数据,全市共接待游客14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16.43%。其中,15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8.46万人次,6家收费景区门票收入达173.77万元,同比增长7.41%。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开展线下活动28场次,服务群众1.59万人次。
在产品供给方面,资阳推出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满足游客多元需求。“石窟游”无疑是今年“五一”假期的消费热点,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开放,配套美食嘉年华活动,虽限流仍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门票收入33.82万元,带动安岳城区住宿业出租率升至80.61%,创下历史新高。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室外演艺。张天富 摄
“乡村游”持续火热,举办30场次农事体验和乡村微度假活动,吸引众多近郊游和亲子游客。乐至县陈毅故里景区举办“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系列活动,“红色游” 魅力不减,日均接待游客约2.2万人次。“文博游”同样精彩,乐至川剧惠民演出、非遗体验等线上线下文化活动丰富,美院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吸引超千人次参观。
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资阳市还实施多项惠民举措。其中,当地发放32.7万元“五一畅游资阳”文旅消费券,推出近40项优惠促销活动。党政机关免费开放停车场和卫生间,志愿者在景区、车站提供服务。同时,在热门景区和交通节点做好警力保障,确保景区秩序井然。
另一方面,资阳市也在持续优化“精品线路”,通过串联全市优质旅游景区、精品酒店民宿、特色旅游美食等,推出“拾趣山水”“对话古今”“乐享幸福”等三条两日游精品线路,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非标化消费需求。
资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当地将紧密围绕“以同城为资阳之根本、产业为同城之根本、工旅为产业之根本”发展战略,拓展新兴消费场景,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建成成都都市圈近郊旅游目的地。其中,加快建成投运国色春秋项目,推动数字游民社区(二期)、天府艺谷、绿野溪谷等新业态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资阳大足石窟石刻文物主题游径,推进川渝石窟寺保护传承与科技创新项目、石刻文创园等重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