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相约莫斯科,莫迪却拒绝普京的邀请。现在莫迪又打电话给普京,希望普京访问印度。普京虽然答应了,但莫迪恐怕会空欢喜一场。

5月9日,俄罗斯将要举办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普京总统邀请了20多个国家前往莫斯科,作为友好邻邦和战略伙伴,中国早已接受邀请,中俄两国将在9号在莫斯科相约。



然而,亚洲的另外一个“大国”印度,似乎不太给普京面子。其实,为了筹备本次纪念活动,俄罗斯方面早早地把邀请函送往世界各国,莫迪在收到俄罗斯的邀请后,一直没有正面回复。直到4月30日,印度方面才回复莫斯科,说莫迪总统不能亲自去,到时候会派其他代表代替莫迪前往莫斯科。直到3天后,印度方面才正式通报俄罗斯,根据印度《商业前线报》5月3日报道称,莫迪已经决定派国防部副部长桑贾伊·塞思代表印度前去莫斯科出席活动。

印度是俄罗斯的长期合作伙伴,俄罗斯盛情相邀,莫迪不仅没有去,还只派了个副部级官员前去,这多少有点驳了普京的面子。

莫迪虽然不来,但普京仍然邀请到了20多个国家领导人。在5月4日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中,普京特别强调了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普京说:中俄关系是深层次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因为两国利益相吻合。可见,对于中国能来莫斯科参加活动,普京是非常欢迎,并且非常期待的。俄罗斯媒体这几天也在报道中俄人民友好、战略互信方面的诸多消息,这预示着,接下来中俄在莫斯科的会面,将会非常愉快和融洽。

中俄关系的稳定与热烈,和俄印关系的平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时候,印度眼红了。根据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的消息,5月5日,印度总理莫迪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了电话,电话中双方取得了三点共识:

其一,普京就克什米尔袭击事件中遇难的印度公民表示“诚挚哀悼”,双方强调,接下来必须要毫不妥协地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其二,普京和莫迪强调了俄印关系的战略性质,称双方关系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并且将在各个方向上继续向前发展。

其三,莫迪向普京和全体俄罗斯人民祝贺即将到来的卫国战争80周年。最后,莫迪总理邀请普京总统在适当的时候访问印度,普京欣然接受。

从以上通话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体会到,莫迪正在弥补前几天拒绝邀请的尴尬,并通过祝贺的方式,努力找补和普京的关系。毕竟,印度是俄罗斯在能源和军火上合作的“大客户”,莫迪有“资格”向俄罗斯提一些要求。所以,在莫迪邀请普京访问印度时,普京还是答应了。



从印度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的态度,以及印度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印度似乎有意“放大”莫迪和普京两人的通话,甚至还把这次和俄罗斯“拉近”关系看作是近期外交方面的一次较大的“进展”。对此,笔者认为,印度方面可能会错了意,即使普京会去访问新德里,印度方面也会是空欢喜一场。为什么这么说呢,笔者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个观点:

首先,普京和莫迪的需求点不同。在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和印度的经贸关系持续升温,2024年,俄印两国还达成了双方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协议,俄罗斯每年将向印度提供50万桶原油。同时,双方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也非常火热,印度是俄罗斯军火的最大买家,2024年,印度占俄罗斯军火出售总额的28%。所以说,普京和新德里搞好关系,其实是冲着维护两国贸易合作去的。



而印度则不同,在本轮印巴争端之后,中国、俄罗斯、美国都相继发表态度,中国极力斡旋,呼吁双方保持克制,提倡通过对话谈判消除误解。而美俄两国也都表达了支持双方用“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再加上印度单方面截断印度河上游水源,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这个时候,印度在外交层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若普京这个时候能来新德里一趟,那对印度来说,堪称“外交胜利”。

其次,双方理解偏差。普京在电话中明确表示全力打击恐怖主义,其实,“反恐”早已是国际共识,普京的这番表态,是宽泛的、常规性的。而对印度来说,现阶段的“恐怖主义”,其实就是克什米尔地区争端的源头。所以,印度可能会主观地认为,俄罗斯“支持”印方的军事行动。这也是为何印度媒体会有意“放大”双方这次通话的原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然莫迪得到了普京的口头答应,但是,即使普京近期到访印度,印度可能也只是空欢喜一场。以俄罗斯目前的情况,普京的重心显然并不在南亚。而印度若想获得俄罗斯的支持,必须在道义上站得住脚才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