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体育观赛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被视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然而,近年来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开始关注,这类行为是否可能带来更深层次的积极心理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日本职业棒球球迷为期两年的三阶段追踪调查,构建了一个预测模型,验证“球队认同感”和“球迷参与行为”是否能通过“球迷幸福感”提升个体的“繁荣状态”(flourishing)。研究发现,只有当球迷行为伴随积极体验时,才可能对生活幸福产生长远影响。本研究为理解体育消费与主观幸福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扎实的实证基础,也对体育组织如何设计更具心理价值的球迷体验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
Brian S. Gordon,Masayuki Yoshida,
Yuhei Inoue,Rui Biscaia
编译
刘佩 大阪体育大学 博士
阅读全文,文章见于
Gordon, B, Yoshida, M, Inoue, Y & Biscaia, R (2025)Sport Fans and Flourishing: Examin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Sport Fan Well-Being in Predicting Flourishing,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研究背景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对“幸福感”这一概念的理解已从短期情绪满足拓展为涵盖心理功能、社会关系与生活意义的多维状态。与此同时,体育观赛行为作为一种高度情绪投入、集体参与与身份建构的休闲方式,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有研究指出,体育观赛不仅能带来即时的情绪愉悦,更可能在满足归属感、社交联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现有多数研究多采用横断面设计,缺乏对行为与幸福感之间因果机制的追踪验证,且较少聚焦于体育球迷在“观赛体验”中所获得的具体心理效益。因此,本文作者通过构建包含“认同—行为—幸福—繁荣”的理论路径,并结合三阶段的时间序列数据,旨在深入揭示体育球迷行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长期关系,为体育管理与积极心理学的交叉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理论背景
本研究以自下而上理论为核心框架,认为个体的整体幸福感源于各生活领域中的积极体验。体育观赛作为一种情境化的休闲活动,其影响可通过“球迷幸福感”传导至更广泛的心理状态。研究结合球队认同感与球迷参与行为两个核心变量,提出其对繁荣状态的影响并非直接,而是经由球迷在观赛过程中获得的情绪、意义、社交与身体层面的积极体验实现。同时,研究也借鉴了社会认同理论与心理需求满足理论,强调认同与行为如何激活幸福感,构成体育行为对生活幸福影响的关键路径。
本研究围绕球队认同感,球迷参与行为,球迷幸福感与繁荣状态(flourishing)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下假设:
H1a:球队认同感(T1)正向预测球迷幸福感(T2)
H1b:球队认同感(T1)正向预测繁荣状态(T3)
H2a:球迷参与行为(T1)正向预测球迷幸福感(T2)
H2b:球迷参与行为(T1)正向预测繁荣状态(T3)
H3:球迷幸福感(T2)正向预测繁荣状态(T3)
H4a:球迷幸福感(T2)在球队认同感(T1)与繁荣状态(T3)之间起中介作用
H4b:球迷幸福感(T2)在球迷参与行为(T1)与繁荣状态(T3)之间起中介作用
H4c:球队认同感(T1)通过球迷参与行为(T1)和球迷幸福感(T2)对繁荣状态(T3)产生间接影响(序列中介效应)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三阶段追踪设计,对日本五支职业棒球队的417名球迷进行为期两年的问卷调查。第一阶段(T1)在2022年赛季初测量球队认同感与球迷参与行为;第二阶段(T2)在赛季结束后评估球迷幸福感;第三阶段(T3)于2023年赛季结束后测量繁荣状态及控制变量(如生活满意度与球队表现)。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并采用Bootstrap方法验证中介效应。通过时间间隔设计与多变量控制,确保模型的预测力与因果解释性。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球队认同感与球迷参与行为虽未直接预测个体的繁荣状态(flourishing),但可通过球迷幸福感间接发挥影响作用。具体而言,球迷幸福感在球队认同感、参与行为与繁荣状态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此外,球队认同感还能通过先提升参与行为,再进一步增强幸福感,间接影响个体的繁荣状态(即存在显著的序列中介效应)。这些结果表明,体育观赛行为本身并不必然带来幸福,关键在于球迷是否从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与社交体验,强调了“幸福型参与”在体育消费中的重要性。
研究启示
1. 幸福感来自“有意义的观赛体验”
研究表明,单纯的球队认同或观赛行为并不能直接提升个体幸福感,只有当球迷在其中获得积极情绪、社交支持与心理满足时,幸福才会发生。体育组织应关注行为过程中的心理质量,而非行为频率本身。
2. 球迷幸福感是推动长期支持的关键
幸福感不仅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其作为球迷的持续投入动机。提升球迷幸福感,将有助于建立更加稳定且忠诚的观众基础,这对职业体育市场具有实际战略意义。
3. 体育管理需从“服务体验”迈向“心理福祉”
本研究为体育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不只是提供赛事,更要创造“心理有益”的球迷体验。打造能够激发归属感、意义感和社交互动的观赛场景,将成为提升观赛价值的重要路径。
4. 体育观赛行为可作为公共健康与心理干预的资源
随着社会对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关注提升,体育观赛行为作为促进积极心理状态的一种“软干预”方式,值得在健康政策与社会心理项目中进一步推广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