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山东可是热搜榜的常客。假期期间,全省各地景区景点、文化场馆人气高涨,处处涌动着活力盎然的假日热潮。

山东能屡屡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密码就藏在“宠客”这两个字里。各地景点为了让游客放心吃、开心玩,祭出各种“花式宠客”的创意服务,纷纷把游客宠上了天,主打“来了就尽兴”。那么,来山东,有多幸福?

“情绪基建”稳稳的。

很多时候,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一饱眼福,更在于把情绪的“燃料箱”加满。站在游客的角度换位思考,就不难理解兴尽而返甚至流连忘返的快感。


“五一”假期,广大游客来到日照刘家湾赶海园,体验赶海的乐趣。当地景区为了更好地服务赶海游客,雇佣员工从滩涂里挖出蛤蜊,工作人员再驾驶小车沿海边滩涂抛撒蛤蜊,让游客不空手而归,轻松体验赶海的乐趣。还有游客跟着车,让工作人员直接把桶装满。有网友笑称,赶不到海,就赶蛤蜊车,主打一个都不白来。

除了赶海“收获满满”,现场吃海鲜更是让游客感到宾至如归,还有工作人员扮成敖丙、龙女、虾兵蟹将,玩了一把《哪吒2》的cosplay,让游客不仅能够品尝到山东海鲜的鲜滋味,更感受到好客山东的真热情。

在淄博,烧烤的热度依然不减,淄博更是“五一”火力全开宠客。为了让游客在吃烧烤的同时,感受艺术的熏陶,增加一些氛围感。淄博一烧烤店提供小提琴演出,随后还增加了萨克斯、笛子、琵琶的合奏。

这波“预热”,淄博早就准备好了。“五一”前后,淄博的“宠客”热情持续升级,八大局商文旅产综合体“这有局儿”盛大开局,“好客山东·好美淄博”D6025次烧烤专列正式开通,游客可凭烧烤专列的电子车票享受淄博38家景区、酒店民宿的优惠福利。来淄博,游客撸的不仅是串,更是吃出了一种热情洋溢的氛围感。

“票根经济”劲劲的。

今年以来,“票根经济”的热潮席卷全国各地,小小一张票,像电影票、体育赛事入场券、演唱会门票、展览门票等票据,已从单一购买的消费凭证,成为串联文旅、住宿、餐饮、交通、商圈等多元消费场景的“万能钥匙”,备受广大游客欢迎。

“五一”假期,山东探索“票根+”新玩法,将文旅消费融入音乐演艺、体育赛事、戏剧展演的各个环节,让“活动流量”真正转化为“消费留量”。

比如,“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实现了“车票+景区+酒店”的联动,在提升旅游列车乘客消费体验的同时,也通过一张车票实现了全产业链上的多业态融合,买一张车票,能从上车吃喝玩乐管到下车进景区,把游客来山东的体验值一下拉满了。

“票根经济”里的多元消费场景,需要多方合力构建与联动。比如,利用“五一”小长假节点,山东文旅部门还联合金融机构、能源和文旅企业、线上OTA平台等,面向全国游客推出“好客山东”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大礼包、“好客山东文旅信用卡”“游油齐鲁卡”等,政银企多方合力激发市场活力。

其中,“五一”假期前夕,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式上,山东就发布了“好客山东”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大礼包,总优惠促消费额度达3亿元,预计直接拉动消费达300亿元以上,涉及文旅融合、金融赋能、旅游自驾等多个方面。

不得不说,在惠民方面,山东真是太周到了!

“本土品牌”亮亮的。

文旅品牌也是一个地方的鲜明“土特产”,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金招牌”。近年来,山东各地不断擦亮特色文旅品牌,在庞大的文旅市场中不怕“撞脸”,给广大游客留下了独一份的体验感。

全省各地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本土节庆活动品牌化,激发文旅“热效应”。比如,临沂沂水“红色沂蒙·青春野趣”露营节、沂南朱家林旅游区“柿子岭烧烤音乐节”、莒南石泉湖草原烧烤音乐节、罗庄宝泉胜境“露营嘉年华活动”,以音乐会为亮点,融合星空帐篷、亲子露营、烟花秀等元素,成为亲子游玩好去处;青岛市城阳区举办第二十届青岛红岛蛤蜊节,推出“非遗焕新日”,在非遗美学市集展示红陶榼子、布老虎、渔网编织等非遗手作;威海聚焦国潮与二次元体验,举办春日狂欢季、书香交响游园会、古风游园会、街头剧场等特色活动。

同时,全省各地将科技元素深度融入文旅项目,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眼前一亮。比如,尼山圣境上演五一超级烟火秀、无人机秀、水幕光影秀,特色烟花与数百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以绚烂的现代科技水幕光影演绎恢宏的历史画卷。还如,泰安对运行16年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演艺项目进行升级改版,五一假期正式首演,通过剧本焕新、科技赋能、演员升级、舞美创新等,丰富泰山文化新元素,构建“时空穿越”沉浸式文化新体验。

“宠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未来,好客山东的“宠客”方式还将不断升级,让五湖四海的游客愿意来、不想走、都说好!

文/李振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