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晚年的孤独比黑夜更漫长。当一个六十三岁的退休老人决定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暖意,他以为简单的条件能换来简单的陪伴。

可命运总爱在平静的水面投下石子,掀起意想不到的波澜。这不是一个关于黄昏之爱的故事,而是关于人性、真相和选择的故事。



01

宋继祖的生活在老伴去世五年后,就像一幅褪色的画。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洗漱、吃早餐、读报纸。下午在小区里散步,傍晚看新闻联播。三居室显得太空旷,冰箱里总是堆着儿女送来的菜和水果,吃不完就坏掉。他有时觉得自己也像那些坏掉的菜,一点点枯萎。

儿子宋伟民是做生意的,一周来看他一次,每次都带着烟酒和补品。女儿徐淑芬在学校教书,周末带孩子来吃饭。他们关心他,也孝顺他,可这种关心总是来得匆忙,走得匆忙。

“老宋啊,你一个人在家也不容易,要不考虑找个老伴?”钱大妈在小区花园里说。她每天四点准时在这里锻炼,宋继祖最近也习惯了在这个时间出现。

宋继祖听了,心里一动。他想,是啊,自己六十三岁了,退休金一万,身体还算硬朗,为什么不能找个知冷知热的人陪伴余生?

“不用找太讲究的,找个实在的农村女人就行。”宋继祖说。

“我老家那边有个合适的,五十岁,丈夫两年前没了,孩子在外打工。人老实,手脚勤快。”钱大妈眼睛一亮。

、钱大妈很快回了老家,把宋继祖的情况说明白了。宋继祖让钱大妈带话:每月给她两千元生活费,其他的不用管。

杨兰芝在老家的泥土房子里听完这些话,擦了擦手上的土,说:“这样也好,我去照看他。”

钱大妈回城后,把杨兰芝的电话给了宋继祖。宋继祖拨通电话,第一次听到那个陌生女人的声音,有些紧张,也有些期待。

“我是宋继祖。”他说。



“我是杨兰芝。”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乡音。

“我们见个面吧,在城里。”宋继祖说。

“好。”杨兰芝只说了一个字。

三天后,宋继祖在小区对面的咖啡馆等她。这里环境幽雅,适合谈事情。他点了两杯咖啡,让服务员再加一杯白开水。农村来的人可能不习惯喝咖啡,他想。

下午两点,杨兰芝出现在咖啡馆门口。她穿着一件青色的外套,头发盘在脑后,脸色红润,看起来比五十岁要年轻。她站在门口四处张望,表情有些犹豫。

宋继祖站起来,朝她招手。

“宋师傅。”杨兰芝走到桌前,声音很轻。

“叫我老宋就行。坐,喝点什么?”

“白开水就好。”

宋继祖把水推到她面前。杨兰芝双手捧着杯子,低头小口地喝。

“我的想法很简单,”宋继祖说,“我退休金一万,每月给你两千,你把我照顾好就行。家务、做饭、陪我散步,这些都是日常的。其他的事情不用你管。”

杨兰芝抬头看他,眼神朴实而真诚。

“我只要有个伴就行,”她说,“我儿子在外面打工,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我会照顾人,做饭也可以。”

宋继祖满意地点头。这个女人看起来确实实在。

02

一周后,杨兰芝搬进宋继祖家。她带的东西很少,一个大布包,装着几件衣服。宋继祖让她住主卧,自己住次卧。第一个晚上,他们各自关在房间里,都有些不习惯。

第二天早上,宋继祖醒来时,闻到了煮粥的香气。他走进厨房,看到杨兰芝正在灶台前忙碌。她已经把早餐准备好了:小米粥、煮鸡蛋、拌黄瓜,还有馒头。

“这么早就起来了。”宋继祖说。

“在家都是四点多就起床。”杨兰芝说,“你洗漱完就可以吃了。”

宋继祖坐在餐桌前,喝着小米粥,吃着煮鸡蛋。这些都是他很久没吃到的早餐了。老伴在的时候,每天早上也是这样的搭配。他感到一种温馨,心里暖暖的。

吃完早餐,杨兰芝开始收拾房间。她打扫得很仔细,连窗缝里的灰尘都不放过。宋继祖坐在客厅看报纸,时不时抬头看她一眼。这个女人确实勤快,动作麻利,干活有条不紊。

下午,宋继祖要去超市买菜。

“一起去吧,”他说,“熟悉一下路。”

在超市里,杨兰芝看什么都觉得新奇。她盯着自动扶梯看了老半天,不敢上去。宋继祖拉着她的手,说:“没事,我拉着你。”

在蔬菜区,杨兰芝习惯性地想摸摸西红柿的硬度,又想起是在超市,赶紧缩回手。



“买点你喜欢吃的。”宋继祖说。

杨兰芝有些不好意思:“我吃什么都行。”

宋继祖一口气买了很多菜,还买了肉和水果。结账时,看到总价格,杨兰芝眼睛睁得很大。

“这么多钱?”她小声说。

“城里都是这个价。”宋继祖说。

回到家,杨兰芝把菜都洗干净,分类放好。她熟练地准备晚餐,做了红烧肉、糖醋排骨、清炒青菜,还炒了个土豆丝。

“你吃的习惯吗?”吃晚饭时,宋继祖问。

“我做的你吃的习惯吗?”杨兰芝反问。

宋继祖笑了,这是他们在一起后第一次笑。

03

接下来的日子,两个人慢慢习惯了共同生活。杨兰芝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准备早餐,打扫卫生。宋继祖八点起床,吃完早餐就去小区散步,杨兰芝有时候陪他去,有时候在家整理东西。

杨兰芝确实不习惯城市生活。她不会用微信支付,每次买菜都是用现金。她不懂得怎么点外卖,宋继祖教了好几遍,她还是记不住。她更习惯吃米饭配咸菜,而不是宋继祖买的各种零食。

“你要学会用微信,”宋继祖说,“方便一些。”

“我这个年纪了,学不会。”杨兰芝说。

“不会的话,我给你钱,你自己买菜也方便。”

宋继祖耐心地教她,从下载微信开始,到添加联系人,再到语音聊天。杨兰芝很笨拙,但很认真。一个下午,她终于学会了发语音。

“这样就可以和家里人联系了。”宋继祖说。

“谢谢。”杨兰芝第一次对他说谢谢。

有一天,儿子宋伟民来看宋继祖。看到杨兰芝,他叫了一声“杨阿姨”,然后和父亲去书房谈话。

“爸,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宋伟民问。

“考虑什么?她不就是照顾我的生活吗?”宋继祖说。

“我是怕你被骗。”宋伟民说,“现在这种事情很多。”

“她要什么?每个月两千块钱,其他什么都不要。”宋继祖有些不悦。

“您老多个心眼,财产方面要注意。”宋伟民再次提醒。

宋继祖挥挥手:“我又不傻。”

女儿徐淑芬周末来吃饭,态度比儿子好一些。她和杨兰芝聊家常,聊孩子,聊做菜。

“兰芝姐,谢谢你照顾我爸。”徐淑芬说。



“这是应该的。”杨兰芝说。

徐淑芬还是有些担心:“你们这样...需要领个证什么的。”

宋继祖没说话,杨兰芝也低下头。

两个月过去了,宋继祖和杨兰芝的相处越来越自然。杨兰芝的手机也用得越来越熟练,会拍照了,也会看视频了。宋继祖发现,她很喜欢看农村生活的短视频,一边看一边笑。

“想家了?”宋继祖问。

“有点。”杨兰芝说,“不过这里也挺好。”

宋继祖突然觉得,也许应该带她回老家看看。她毕竟在那里生活了五十年。

“下个月我们回你老家看看。”宋继祖说。

“真的?”杨兰芝眼睛亮了。

“真的。”

晚上,杨兰芝在阳台上给儿子打电话。宋继祖在客厅看电视,能听到她的声音。

“妈没事,这里挺好。那个老宋对我很好,每个月给我两千块钱,我就照顾他的起居。”她说。

宋继祖听到这里,心里有些温暖。这个女人确实实在,没有虚伪。

“你在外面也要注意身体,”杨兰芝继续说,“多吃点好的,妈给你存着钱呢。”

宋继祖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异样的情绪。他想到自己的儿女,都各自有家庭,各自有生活。这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说话的口气倒像个真正的母亲。

冬天到了,宋继祖给杨兰芝买了件羽绒服。

“太贵了,不用买。”杨兰芝说。

“天冷了,要保暖。”宋继祖说。

杨兰芝穿上新羽绒服,照镜子看了又看,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04

三个月后的一天,宋继祖在整理书桌时,无意中碰到了杨兰芝的手机。屏幕亮了,他看到微信里有个转账记录。好奇心驱使他多看了一眼,发现最近一个月,杨兰芝转了三笔钱,每笔三千多,总共接近一万元。

对方的昵称是“小军”。

宋继祖心里一沉。杨兰芝每个月只拿两千块,她哪来这么多钱转账?这些钱转给了谁?她瞒着自己做什么?

从那天起,宋继祖变得有些心神不宁。他观察杨兰芝,发现她最近确实有些不对劲。晚上经常在阳台上打电话,声音很低,一见他过去就挂断。有时候坐在客厅里发呆,显得心事重重。

有一天下午,杨兰芝说要去超市买菜。宋继祖说他也去,杨兰芝却说:“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

宋继祖坐在家里,心里越来越不踏实。半个小时后,他决定下楼透透气。走出小区门,意外地看到杨兰芝在马路对面,正在和一个年轻男人说话。

那个男人二十多岁,穿着有些褴褛,脸色苍白。杨兰芝递给他一个信封,男人接过后,说了什么,杨兰芝用手背擦了擦眼睛。

宋继祖看到后震惊了。他躲在树后,心跳加速。这个年轻男人是谁?杨兰芝为什么瞒着自己和他见面?为什么给他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