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雨水顺着窗户流下,像极了母亲脸上的泪痕。

她死死盯着眼前这个男人,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

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个被称为小姨"情夫"的男人,也感到一阵眩晕。

十六年前,小姨和这个男人不顾家人反对私奔,从此音信全无。

如今,母亲好不容易找到妹妹的住处,却在见到那个"情夫"的瞬间。

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僵在原地。

"怎么会是你?"母亲颤抖着问道。

01

我叫林小晴,今年二十八岁,是个普通的上班族。

我妈妈张凤华,是一位刚退休的小学教师,今年六十岁。

在我们家,妈妈算是坚强的代表人物。

从我记事起,她就一个人把我拉扯大,从不叫苦叫累。

我的家庭不算完整。

我爸爸在我五岁那年离开了我们,具体原因我妈从不多说,只告诉我是"性格不合"。

小时候我总幻想爸爸有天会回来,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期待也慢慢淡了。

我外婆生了两个女儿,我妈是大女儿,小姨张美玲比我妈小五岁。

说起我小姨,我有些模糊的童年记忆。



她很漂亮,总是穿着时髦的衣服,笑起来特别好看。

小时候,每次小姨来我家,都会给我带礼物,有时是洋娃娃,有时是好看的衣服,我特别喜欢她。

"晴晴,以后要像小姨一样独立,找个好工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记得小姨常常摸着我的头说这样的话。

那时候我不懂她为什么总强调这个,直到后来才明白,这和她的亲身经历有关。

我十二岁那年的一个周末,正在家写作业,突然听见妈妈接了个电话后大吵大闹。

"什么?她和那个男人走了?她疯了吗!"妈妈的声音尖锐到变了调。

当时我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小姨和一个男人一起离开了,再也没回来过。

后来从大人们的只言片语中,我才慢慢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小姨在二十六岁那年认识了一个男人,叫王志强。

这个王志强比小姨大十岁,是已婚身份,在小姨工作的外企做财务顾问。

两人相识不久便陷入热恋,小姨像变了个人似的,三天两头往外跑,浑身上下都是名牌,家人都看在眼里。



外婆曾经当面质问小姨:"美玲,那个男人是不是有家室?你这样做对得起人家老婆孩子吗?"

小姨当时顶嘴道:"妈,您别管我的事!他跟他老婆早就没感情了,马上就离婚。再说了,我的幸福我自己争取,凭什么别人能有的我就不能有?"

我妈也多次劝过小姨,但小姨已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全然不听。

矛盾最激烈的那天,是在外婆家的一次家庭聚餐上。

"美玲,你听话,那个男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你赶紧离开他,免得害了自己!"外婆苦口婆心地劝道。

"妈,您别听人家瞎说!志强对我特别好,他说过等他离了婚就娶我。"小姨固执地回答。

"离婚?"我妈冷笑一声,"你信?这种话骗了多少傻女孩!你怎么这么糊涂?"

"姐,你别太过分了!你是嫉妒我找到真爱,而你却嫁给了一个靠不住的男人!"小姨的话明显刺痛了妈妈。

"你!"我妈气得手发抖,"我是为你好!你不要自取灭亡!"

"我的事不用你管!"小姨摔门而出。

02

那次争吵后不久,小姨就和那个王志强一起失踪了。

说失踪可能不太准确,应该说是私奔。

小姨辞掉了工作,收拾了所有值钱的东西,跟那个男人一走了之,连个招呼都没打。

外婆急得直哭,报了警也没用,警察说小姨是成年人,自愿离开,不构成失踪。

我妈四处打听,才知道那个王志强早就辞职了,公司里都找不到他的真实信息。

就这样,小姨离开了,彻底断了联系,一晃就是十六年。

这十六年里,外婆一直念叨着小女儿,经常对着小姨的照片唉声叹气。



我妈表面上很硬气,说"既然她选择了那条路,就别想着回来",但我知道,妈妈私下也一直在找小姨的消息。

去年,外婆因为肺癌去世了。

临终前,她一直喊着小姨的名字,希望能再见女儿一面。

可惜,直到闭上眼,她也没能如愿。

外婆的葬礼上,我妈崩溃大哭,我知道她不仅是在为外婆哭,也是在为失联的妹妹哭。

外婆走后,妈妈像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找到小姨。

她刚好那年退休,有了大把的时间。

"晴晴,帮妈妈查查你小姨的信息,用网络查,你们年轻人懂这个。"妈妈恳求我说。

于是,我开始在各种社交平台搜索小姨的名字,但一无所获。

毕竟十六年过去了,谁知道她是不是换了名字,甚至是不是还在国内。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个意外的线索出现了。

去年冬天,妈妈的一个老同学从云南旅游回来,说在丽江的一家民宿里,看到了一个和小姨长得很像的女人。

那个女人虽然变了很多,但眉眼间还是能认出来。

"凤华,我不太确定是不是你妹妹,但那感觉很像。那民宿叫'蓝天客栈',就在丽江古城附近,你有空可以去看看。"老同学告诉我妈。

这个消息让妈妈激动不已,她立刻决定去云南找小姨。

我不放心她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于是请了年假陪她一起去。

就这样,我和妈妈踏上了寻找小姨的旅程。

丽江的三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和妈妈坐了将近四小时的飞机,又转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终于到达了丽江古城。

这里的建筑古朴典雅,小桥流水,一派悠闲的氛围,与繁忙的北京形成鲜明对比。

按照地址,我们找到了"蓝天客栈",是一座典型的纳西族民居改建的小院子,青砖黛瓦,门口挂着几盏红灯笼,看起来很有特色。

走进客栈,前台坐着一个年轻女孩,正低头整理什么文件。

"您好,请问有房间吗?"我问道。



女孩抬头笑了笑:"有的,您需要什么样的?双人间还是单人间?"

"双人间吧。"妈妈说。

办理入住手续时,我试探性地问:"请问,这家客栈的老板是本地人吗?"

"我们老板是外地人,在丽江十几年了。"女孩回答。

"哦,是个女老板吗?"我继续试探。

女孩笑了:"是的,我们玲姐是个特别好的人。您是朋友介绍来的吗?"

听到"玲姐"这个称呼,我和妈妈对视一眼,心跳加速。

这个"玲姐"会不会就是我们要找的小姨?

03

"玲姐现在在吗?"妈妈迫不及待地问。

"今天不在,她带团去泸沽湖了,要明天才能回来。"

我看出妈妈有些失望,赶紧问:"这位玲姐的全名是不是张美玲?"

女孩有点惊讶:"您认识我们玲姐?"

这个回答无疑证实了我们的猜测。

我们真的找到小姨了!

"她是我妹妹,"妈妈声音颤抖,"我们十六年没见了。"

女孩睁大了眼睛:"啊,您就是玲姐常说的姐姐?天哪,太巧了!玲姐经常提起她在北京的姐姐和外甥女,说很想念你们呢!"

听到这话,妈妈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原来小姨这些年还记得我们,还惦记着我们。

女孩热情地帮我们安排了房间,还特意给了我们一间景观最好的,说是要给"玲姐"的家人最好的待遇。

安顿好行李,我们决定在客栈附近逛逛,等明天小姨回来。

丽江古城的小巷子弯弯曲曲,两旁是各种小店,卖着茶叶、银饰、纳西族手工艺品等。

游客熙熙攘攘,但不觉得吵闹,反而有种悠闲的氛围。



晚上,躺在客栈的床上,我看着妈妈辗转反侧,知道她肯定睡不着。

"妈,您在想什么?"我问。

妈妈叹了口气:"想你小姨,想明天见面该说些什么。十六年了,晴晴,整整十六年没见,心里真的很复杂。"

"您还恨她吗?"我小心翼翼地问。

妈妈沉默了一会儿:"说不上恨,只是心里有疙瘩。她不辞而别,让全家担心,尤其是你外婆,到死都念叨着她。这个结,不是那么容易解开的。"

"但您还是来找她了。"

"是啊,毕竟是亲妹妹,血浓于水。再说了,妈走了,我们姐妹就只剩下彼此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起床了,坐立不安地等待小姨的归来。

上午十点左右,客栈大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戴着太阳镜的女人,身后跟着几个提着行李的游客。

"谢谢大家这几天的配合,旅途愉快!"她笑着和游客告别,声音温柔而有活力。

等游客都离开后,那个女人摘下太阳镜,抬头看见了站在楼梯口的我们。

她的动作突然僵住了,仿佛时间静止。

"姐......"她轻声叫道,声音中满是不可置信。

"美玲......"妈妈也喊了一声,泪水夺眶而出。

我看着眼前这个女人,虽然比记忆中的小姨老了许多,皮肤也晒黑了,但那双眼睛,那份神韵,还是和记忆中的她一模一样。

"晴晴?"小姨看向我,眼中满是惊讶,"这是晴晴吗?都这么大了......"

我点点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十六年的空白,让我们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小姨像是腿软了一般,扶着门框才站稳。



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一边抹一边说:"你们...你们怎么找来的?"

妈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直接问道:"妈去世了,你知道吗?"

小姨的身体一震,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什么?妈...妈去世了?什么时候的事?"

"去年冬天,肺癌。她走的时候,一直喊着你的名字。"妈妈的声音冷了下来。

小姨像是被人抽走了全身的力气,瘫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放声大哭起来:"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看着小姨崩溃的样子,我有些不忍心。

04

无论如何,她毕竟是我的小姨,曾经也是那个疼我爱我的亲人。

"小姨,我们先上楼吧,别在这里哭。"我上前扶她。

小姨抬头看我,眼里满是歉意:"晴晴,小姨对不起你......"

我们回到房间,小姨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但还是不时抽泣。

"美玲,这十六年,你们到底去哪了?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妈妈问道,声音中既有责备,也有关切。

小姨深吸一口气:"姐,事情很复杂......"

"复杂到连个电话都不能打?连妈病重都不能回来看一眼?"妈妈的声音提高了。

"我...我不是不想联系你们,"小姨抹着眼泪说,"只是怕你们不原谅我,怕面对妈的失望。一年拖一年,就...就这样过去了这么久。"

"那个男人呢?"妈妈突然问,"那个叫王志强的,他现在在哪?"



提到这个名字,小姨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志强...他出差了,明天才能回来。"

"他还好吗?"妈妈的声音有些古怪。

"嗯,挺好的。"小姨点点头,又补充道,"姐,志强其实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他...他对我很好,这么多年一直照顾我。"

妈妈冷笑一声:"照顾?让你跟家里断绝联系十六年,这叫照顾?"

小姨低下头,没有反驳。

"算了,不说他了。"妈妈摆摆手,"先说说你吧,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小姨的表情稍微轻松了些,开始讲述这十六年的经历:刚到丽江时,他们生活很艰难,靠着小姨的积蓄租了个小房子,两人都在旅行社打工。

渐渐地,小姨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升职为导游;王志强也从前台做到了经理。

几年后,他们攒够了钱,开了这家客栈,生意越来越好,还扩建了几次。

"听起来,你们过得不错。"妈妈评价道。

"还行吧,虽然比不上在北京的生活条件,但很自由,也很充实。"小姨笑了笑。

聊天间,我注意到小姨的客厅墙上挂着几张照片,是小姨和一个男人在各个景点的合影。

那个男人看起来五十多岁,皮肤黝黑,身材匀称,长相普通,但笑起来很温暖。

"那就是王志强吗?"我指着照片问。

小姨点点头:"是的,那是我们去玉龙雪山时拍的。"

妈妈走过去,仔细看了看照片,表情有些奇怪。

她盯着照片看了好久,然后轻声问:"美玲,他以前...长什么样?"

小姨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我是说,他年轻时的样子,你有照片吗?"

"有啊,在相册里。"小姨起身去柜子里翻找,拿出一本旧相册,"这是我们刚到丽江那会儿拍的,那时候他才三十六岁。"

妈妈接过相册,翻开看了看,脸色突然变得很奇怪。

她没有说什么,只是把相册还给了小姨。

"姐,你怎么了?"小姨敏感地问。

"没什么,"妈妈勉强笑了笑,"只是觉得他看起来有点眼熟,可能是错觉吧。"

小姨松了一口气:"可能是吧,他长得比较大众脸。"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聊了很多家常话题。

小姨详细询问了外婆去世的情况,眼泪又流了下来。

妈妈也问了小姨的生活细节,比如有没有孩子,客栈的经营情况,以及未来的计划等。

聊着聊着,天色已晚。

小姨提议去她常去的一家餐馆吃晚饭,说那里的菜很合北方人的口味。

饭桌上,气氛比之前轻松多了。

小姨给我们点了很多丽江特色菜,还特意叮嘱厨师少放辣椒,照顾我们的口味。

05

"听说你们明天就走?"小姨有些不舍地问。

妈妈点点头:"嗯,休假时间有限,得回去了。"

"多住几天吧,"小姨恳求道,"我想多陪陪你们。再说,志强明天才回来,你们都没见到他呢。"

妈妈犹豫了一下,看了我一眼。

我点点头,表示同意多留几天。

"那就再住两天吧。"妈妈说。

小姨开心地笑了:"太好了!明天我请假,带你们去玉龙雪山玩。那里特别美,尤其是现在这个季节,雪还没完全融化,特别壮观。"

吃完饭回到客栈,小姨又拉着我们聊了很久,似乎想把十六年的空白全部填满。

直到深夜,我们才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小姨就来敲门,说已经安排好了去玉龙雪山的行程。

一整天,我们跟着小姨游览了玉龙雪山和蓝月谷。

小姨对这些地方了如指掌,给我们讲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还介绍了很多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小景点。

看着小姨熟练地与当地人交流,帮我们讲价买纪念品,我不禁感叹,她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这个曾经在北京高档写字楼工作的都市丽人,如今成了地道的丽江"老居民"。

傍晚时分,我们回到客栈。

小姨说要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以弥补这么多年的亏欠。

她在厨房忙活着,我和妈妈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聊天。



"妈,您觉得小姨过得怎么样?"我轻声问。

妈妈看着远处的雪山,轻叹一声:"比我想象的好。至少,她过得很自在,也有自己的事业。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那个男人,"妈妈皱眉道,"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

妈妈摇摇头:"说不上来,就是一种感觉。"

晚餐很丰盛,小姨准备了八九道菜,有云南特色的菌类炖鸡,也有符合我们北方口味的炒菜。

我们围坐在院子里的桌旁,边吃边聊,气氛轻松愉快。

小姨说起她这些年的一些趣事,比如刚到丽江时因为语言不通闹了不少笑话,比如带团时遇到的奇葩游客等等。

她说得绘声绘色,我和妈妈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现在想想,当初决定来丽江,真的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小姨感慨道,"虽然开始很艰难,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妈妈的笑容淡了一些:"你真的一点都不想念北京和家人吗?"

小姨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当然想念,尤其是妈。我常常梦见回到北京,梦见和妈一起逛超市,一起做饭......"说到这里,她的眼睛又湿润了,"我真的很后悔,没能见妈最后一面。"

"那为什么不早点联系我们?"妈妈追问。

小姨沉默了一会儿,才轻声说:"一开始是怕你们不原谅我,后来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时间越久,就越难迈出那一步......"

妈妈叹了口气:"美玲,不管你做了什么,你永远是我妹妹,是妈的女儿。家人之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小姨抬头看着妈妈,眼中满是感激:"谢谢你,姐。"

06

就在这时,院门被推开了,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美玲,我回来了!"

小姨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志强!你回来啦!快来见见我姐姐和外甥女!"

我们转头看向门口,一个男人走了进来。



他看上去五十多岁,穿着简单的T恤和休闲裤,手里拎着一个旅行包。

他先是看到了小姨,笑着点点头,然后转向我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同样僵住的还有我妈。

她死死地盯着那个男人,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怎么会是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