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冷、夏天晒,只有五一假期才最适合旅游”。
今年五一假期已经结束了,这短短的五天假期里竟然就出现了四大反常现象。
相比于出门看“后脑勺”之外,最让人担心的还得是这个。
预约时代
“如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在预约系统面前是行不通了”。
为了给游客更好地体验以及保障景区的秩序,众多景区纷纷实行了预约制。
像故宫博物院、黄山风景区、成都大熊猫基地,每天都要限流,想去参观的游客必须提前在线上小程序上进行预约。
如果游客没有提前做出规划,临时起意想要在五一假期前往,哪怕是到了门口也进不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进去游览。
就算提前做好了规划,许多热门景区的门票也是一票难求。
像一些知名景区,只要预约时间一到,门票常常就秒光了。
哪怕不少游客提前守在手机前,准时开抢都难以如愿,甚至催生了高价黄牛票,价格翻了3倍之多。
而能进去系统已经是快人一步了,一些景区的小程序甚至还会出现卡顿的现象,连进都进不去。
哪怕等几分钟再进去了,门票都已经没有了,再看到想要的门票时,它们竟然出现在了二手平台之上。
最离谱的还得是经过一番折腾之后预约到了门票,结果却像是“无效预约”。
像黄果树瀑布的游客提前一周好不容易才预约到了门票。
结果游客临到现场才发现进水帘洞还要再预约一下,人多网络差再加上预约系统延迟,一家人都可能在景区里走散。
在这个“门票预约时代”,不提前几天做好旅游攻略,怕是直接要被扼住出行旅游的咽喉了。
反向旅游也爆火
“反向旅游就是想安静地度假,没想到现在连反向旅游都有些行不通了”。
在今年五一假期,竟然有超过一半的游客都将目光投向了以往无人问津的小县城。
三四线城市以及小县城的旅游订单的增长速度远超一二线城市,新疆博乐、云南芒市、延边这些小众区域也迎来了自己的“旺季”。
不过,反向旅游热潮带来的客流压力,也对小众目的地的承载力发起了挑战。
像福建的四礵岛,便因为这次反向旅游的游客过多,也不得不启动了限流的措施。
如今的反向旅游似乎已经不能追求安静度假了,不过不少人在坚持反向旅游便是因为这些地方极具性价比。
在社交平台上,年轻游客纷纷分享着“人均500元玩转县城”的攻略。
相比于大城市高昂的旅游成本,小县城的物价、住宿以及餐饮价格都十分亲民。
几百块钱便能够满足几天的基本开销,“穷游”也能游得十分舒坦。
再加上如今的人都在追求着“小众”,传统热门景区同质化也很严重。
像那些千篇一律的纪念品商店、相似的古镇布局,早已让游客感到审美疲劳。
而小县城便能够凭借独特的风土人情、未被过度开发的自然风光,给予游客不一样的体验。
花的钱少、又能发出来朋友圈里别人没有见到的风景美照,也着实是让反向旅游赢了一把。
不过相比于盛行的预约制度以及反向旅游盛行,最让人担忧的则是极限运动的爆火。
极限运动盛行
“平时都在惜命,结果在景区看到了极限运动却走不动了”。
在今年,蹦极、高空跳伞、峡谷漂流等真正的极限运动项目,意外成为景区最火爆的体验项目。
各大景区的极限运动设施前均排起长队,部分热门项目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
像张家界玻璃桥蹦极台,在五一期间日均接待量突破300人次,比去年增长了两倍。
游客需提前三天在官方平台预约,即便单次体验费用将近3000元,依然挡不住游客的热情。
在海南万宁的跳伞基地,每天清晨6点就有游客排队等候,五一期间的跳伞人数还创下了历史新高。
贵州惊险程度堪比西游记81难的通天河漂流,都有着不少游客的光顾。
即便有人说着“包捞不包活”,仍旧会有不少人愿意冒险前往。
一些害怕极限运动的人竟然也有着为他们专属打造的“窝囊式”挑战。
跳台不高、降落速度缓慢的蹦极,以及注重休闲的“随波逐流式”也同样受到了追捧。
当然极限运动项目的火爆也暴露出了一些安全问题。
一些景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安全设施的投入也存在不足,甚至连安全带绑好没有都无人在意。
这样的问题给景区和游客都带来了挑战,极限运动挑战的安全系数仍旧需要提高。
各种吸引人的项目变多了,景区也变得到处都是人山人海。
出门看人山人海
“不是说好了月薪三千没钱旅游的吗,怎么出门还是那些多人”。
今年五一假期,不知为何旅游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景区人满为患成为一大突出且反常的现象。
上海外滩在五一首日,瞬间峰值达6万人,黄浦江畔密密麻麻全是攒动的人头,网友们纷纷调侃“想畅快地呼吸都得排队”。
泰山的场景也十分夸张,在天没亮的时候登山口就排起了千米长队,游客们手持手电筒前行。
有人见状也不禁吐槽“这哪是去看日出,分明是在体验一场盛大的皇帝登基大典”。
而假期第二天,西湖断桥单日客流突破95万人次,拥挤到连景区工作人员都无奈表示“人多得连鞋都能被踩掉”。
不少游客晒出的照片中,呈现出的是“人墙式”出游画面,本想好好看风景,结果满眼都是别人的后脑勺,旅游体验感直接归零。
就连离西湖最近的地铁站的一个出入口,都要实施“只出不进”的客流管控措施了。
热门景区人满为患,也是因为许多打工人因为带薪休假的天数少,只能趁着长假选择“报复性出游”。
这样人满为患的现象不光让游客体验变差了许多,就连一些景区的生态环境都因此会面临着压力。
结语
五一假期的旅行爆火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人对心灵与舒适的追求。
但我们最需要注意的便是安全,也希望景区和游客都能够提高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