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有一个误区:带“技术”二字的高校肯定是专科没跑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两年许多“技术”大学的迅猛发展,更是让人们彻底消除了这一印象。

尤其是坐落在广东深圳的深圳技术大学,作为一所高质量强校,不仅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精算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是努力建成一流的研究型技术大学,近几年在科研方面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深圳技术大学自2018年成立以来,依托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快速崛起为一所科研实力强劲的应用型高校,其科研实力体现在多个方面。

我们都知道,学科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学科水平集中体现了高校核心竞争力,在这一点上,深技大便远远超出同层次高校。据悉,深圳技术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两个学科冲进ESI全球前1%,标志着其学科水平正式跻身国际前列。数据显示,深技大WOS论文总计2404篇,总被引24113次,篇均被引频次10.03,高被引及热点论文39篇。材料科学学科WOS论文468篇,总被引8468次,篇均被引频次18.09,高被引及热点论文12篇。工程学学科WOS论文445篇,总被引3600次,篇均被引频次8.09,高被引及热点论文6篇……这一数据的展示不仅反映了该校学科布局的前瞻性,更凸显了科研团队在关键领域持续深耕的成果积累。



几年的时间里,深技大以“深圳速度”跑进ESI全球前1%,正式跻身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离不开科研团队与顶尖学者的集聚。据悉,2024年9月,该校15位学者入选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联合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涵盖材料科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激光物理等前沿领域。该榜单从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涵盖了22个领域和174个细分子领域,为科学家长期的科研表现提供了一个衡量指标,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而深科大能在如此权威的榜单中占据多个席位,科研团队的实力自然是有目共睹。

科研平台集聚学科、人才、设备、技术资源,是高校科研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科研实力最直观的体现。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深技大坚持“以应用需求为主”的科研导向,不断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水平,与华为、腾讯、中芯国际、比亚迪等257家知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开展校企合作项目700余项,联合共建实验室35个,教师在学校赋权支持下推进多项科研成果产业化,获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效果十分显著。



所以,对于考生而言,选择深技大不仅意味着接受顶尖科研训练,更将置身于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前沿阵地,拥抱“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限可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