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那年林雨晴6岁,她终于有了弟弟。
可没等她高兴多久,父母就说要将她送到爷爷家生活,不论她如何哭求,父母都视作不见。
此后再没来看过她。
后来爷爷辛苦将她供上大官,父母却来要她回去......
01
六岁的林雨晴站在院子里,看着父亲把最后一个包裹放进车里。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去爷爷家。
妈妈昨天告诉她,她要去乡下和爷爷住一段时间。
但林雨晴知道,这个“一段时间”可能是很久很久。
“爸爸,我不想去爷爷家。”林雨晴拉着父亲的衣角,声音里带着哭腔。
父亲头也不回地继续收拾东西。“听话,雨晴,去爷爷家好。”
“我要和弟弟一起住。”林雨晴看着摇篮里熟睡的弟弟,心里满是不舍。
“你弟弟太小了,需要妈妈照顾。”父亲敷衍地回答。
林雨晴转向母亲,希望她能说点什么。“妈妈,我不想去。”
母亲抱着三个月大的弟弟林浩,脸上看不出任何不舍。“雨晴,别闹了。爸爸妈妈最近很忙,家里经济也不好,你在这里会受委屈的。”
“我可以不吃糖,不买新衣服。”林雨晴急切地说,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母亲摇摇头。“不行,决定已经做了。再说女孩子不需要太好的教育,在乡下跟着爷爷生活挺好的。”
林雨晴听不懂这些大道理,她只知道自己要被送走了。
汽车启动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林雨晴坐在后座,透过后窗看着越来越小的家和妈妈抱着的弟弟。
眼泪模糊了她的视线,但她依然看得清楚,妈妈没有挥手道别。
乡间的小路颠簸不平,车里的气氛更加沉闷。
“爸爸,我会乖的,让我回家吧。”林雨晴小声哀求。
父亲握紧方向盘的手微微发抖,但声音依然冷漠。“别说了,雨晴。你在爷爷家会过得很好的。”
三个小时的车程,父亲只说了这一句话。
爷爷的房子坐落在一个小山村,四周都是田地和果园。
爷爷已经站在村口等待。他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衣着朴素,面容慈祥却又略带沧桑。
“爷爷。”林雨晴怯生生地叫道。
爷爷蹲下身子,轻轻拍了拍她的头。“雨晴来了,爷爷给你煮了鸡蛋,咱们回家吃。”
父亲把林雨晴的行李放下,和爷爷交代了几句,便匆匆离开了。
林雨晴站在爷爷身边,看着父亲的车子消失在山路的尽头。
“爷爷,他们会来接我回去吗?”林雨晴问道。
爷爷沉默了一会儿,牵起她的小手。“走吧,先回家。天要下雨了。”
林雨晴知道爷爷没有回答她的问题,也许他也不知道答案。
爷爷的房子简陋但干净。一个小院子,两间瓦房,院子里种着各种蔬菜和花草。
林雨晴被安排在东边的小房间,房间虽小,但爷爷已经收拾得很整洁。
“爷爷不识字,不会教你功课。”晚饭时,爷爷突然说道。“但村里有学校,明天爷爷送你去上学。”
“我想回家。”林雨晴低着头,眼泪滴在碗里。
爷爷放下碗筷,轻轻叹了口气。“乖,有些事情我们改变不了。但爷爷答应你,只要你好好读书,将来一定有出息。”
“读书有什么用?妈妈说女孩子不需要读书。”林雨晴抬起头,眼睛还是红红的。
爷爷严肃起来。“胡说。女孩子更要读书。你妈妈说得不对。只有读书,你才能靠自己活得好。女孩子不能指望别人,要靠自己。”
林雨晴第一次听到有人反驳母亲的话,她有些惊讶地看着爷爷。
“雨晴,答应爷爷,好好读书,好吗?”爷爷的声音温和但坚定。
林雨晴点点头,虽然她还不完全明白爷爷的话。
夜深了,林雨晴躺在陌生的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和远处的狗叫。
她想家,想妈妈,甚至想那个刚出生不久的弟弟。
眼泪再次涌出,打湿了枕头。
这是林雨晴在爷爷家的第一晚,也是她作为“被抛弃的孩子”的第一晚。
她不知道的是,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很久很久。
02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林雨晴渐渐适应了乡村的生活,也习惯了爷爷的陪伴。
爷爷是个勤劳的老农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
尽管如此,他从不耽误送林雨晴上学,也不忘记接她回家。
“雨晴,学校今天学了什么?”这是爷爷每天必问的问题。
林雨晴知道爷爷不识字,但她仍然会耐心地讲述学校里发生的每一件事。
“爷爷,老师表扬我了,说我的字写得好。”林雨晴开心地说。
爷爷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真棒!我家雨晴最聪明了。”
爷爷虽然不识字,但他非常重视林雨晴的教育。
村里人常说:“老林家的孙女命苦,父母不要她了。”
每当听到这些话,爷爷总是挺直腰板说:“我孙女比谁家的孩子都强,将来一定有出息。”
林雨晴上学用的本子、铅笔,都是爷爷省吃俭用买的。
有时候,林雨晴看到爷爷穿着布满补丁的衣服,心里特别难受。
“爷爷,这件衣服太旧了,我给你做个新的吧。”十岁的林雨晴已经学会了简单的针线活。
爷爷笑着摇摇头。“不用,爷爷这衣服还能穿。家里的钱要留着给你交学费。”
林雨晴没再坚持,但她记住了爷爷的付出。
爷爷虽然不善言辞,但他用行动教导林雨晴做人的道理。
“雨晴,记住,做人要正直,要勤劳,要靠自己的双手吃饭。”爷爷经常这样告诉她。
“女孩子更要坚强,不能靠别人,要靠自己。”这句话爷爷重复了无数次。
林雨晴把爷爷的话都记在心里,成为她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每年过年,林雨晴都期待父母的到来。
但大多数时候,他们不来,只是寄来一些钱和衣物。
偶尔来一次,也是匆匆看看就走,甚至还向爷爷要钱。
“爸,家里困难,弟弟上学要交费。”父亲的声音从堂屋传来。
爷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起身去了自己的房间。
林雨晴躲在门后,看到爷爷从一个布包里拿出一叠钱,递给了父亲。
“这是我攒下来给雨晴上高中的钱。”爷爷低声说。“你拿去吧,但答应我,让雨晴上高中的时候,你们要负责学费。”
父亲点点头,匆匆收下钱就走了,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爷爷站在院子里,目送父亲离开,背影显得格外孤独。
林雨晴悄悄走到爷爷身边,拉住他粗糙的大手。
“爷爷,我会考上重点高中,拿奖学金,不用您花钱。”她坚定地说。
爷爷摸了摸林雨晴的头,眼睛湿润了。“好孩子,爷爷相信你。”
林雨晴不再奢望父母的爱,她把全部的爱都给了爷爷,也从爷爷那里得到了全部的爱。
她越来越明白,这个朴实的老人给了她最珍贵的东西——信任和尊重。
小学毕业那年,林雨晴获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她拿着荣誉证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告诉爷爷。
爷爷不善表达,只是搂着她的肩膀,说:“丫头,爷爷为你骄傲。”
但林雨晴看到,爷爷的眼里闪烁着泪光。
这一刻,她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爷爷的期望。
初中三年,林雨晴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她不仅学习好,还帮爷爷干农活,照顾他的起居。
“爷爷,您歇着,让我来。”林雨晴抢过爷爷手里的锄头。
爷爷摇摇头。“你去写作业,地里的活爷爷来干。”
林雨晴固执地站在田间。“我先帮您干完,再去写作业。您年纪大了,该休息了。”
爷爷拗不过她,只好让步。“那咱们一起干,干完了你就去学习。”
每天放学回家,林雨晴都会先帮爷爷干完农活,然后点上煤油灯学习到深夜。
邻居们都说:“老林家的孙女真懂事,不像城里的孩子那么娇气。”
爷爷听了总是笑而不语,但眼里满是骄傲。
03
中考那年,林雨晴考出了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被市里最好的高中录取了。
收到通知书那天,林雨晴高兴地跳了起来。“爷爷,我考上了,我考上了!”
爷爷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好,好啊!爷爷就知道你能行。”
但很快,现实问题摆在了面前。
高中在市里,需要住校,费用不菲。
林雨晴拿着录取通知书,看着爷爷布满皱纹的脸,心里有些不安。
“爷爷,高中费用太高了,我...”
爷爷打断了她的话。“别担心,爷爷有准备。”
第二天,爷爷早早起床,把家里唯一的一头老黄牛牵到了集市上。
那头牛跟了爷爷十多年,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真要卖吗?这牛可是你的命根子啊。”邻居老王惊讶地问。
爷爷拍了拍牛背,声音有些哽咽。“卖了。我孙女上高中要钱。”
老黄牛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不安地甩着尾巴,发出低沉的叫声。
爷爷轻声安抚着牛。“别怕,老伙计,这是为了雨晴。”
牛卖了五千块钱,足够林雨晴一学期的费用。
回家的路上,爷爷的背影有些佝偻,但步伐坚定。
林雨晴得知爷爷卖牛的事情,心疼得哭了。
“爷爷,您不用这样的。我可以申请贫困补助,还可以勤工俭学。”
爷爷摇摇头。“读书的事,不能将就。爷爷没什么本事,只能帮你这点忙。”
林雨晴紧紧抱住爷爷,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爷爷的期望。
高中生活开始了,林雨晴住在学校,周末才能回家看爷爷。
每次回家,她都会带一些爷爷喜欢的小零食,还有自己在学校得到的奖状。
爷爷总是笑呵呵地接过奖状,虽然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但他知道这是孙女的荣誉。
“爷爷,这是三好学生奖状。”林雨晴骄傲地说。
爷爷小心翼翼地将奖状放进一个旧木箱子里。“好,爷爷收好了。”
林雨晴知道,那个箱子里装着她从小到大所有的奖状和证书,是爷爷最珍贵的宝藏。
高二那年的冬天特别冷。
一个周五的晚上,林雨晴接到村里人的电话,说爷爷生病了。
她顾不上收拾东西,立刻请假赶回村里。
当她推开家门时,看到爷爷躺在床上,脸色苍白,额头上全是汗珠。
“爷爷!”林雨晴惊叫一声,冲到床前。
爷爷微微睁开眼睛。“雨晴,你回来了。爷爷没事,就是有点感冒。”
但林雨晴摸了摸爷爷的额头,烫得吓人。
她立刻找来村里的三轮车,把爷爷送到了镇上的医院。
医生检查后说爷爷得了重感冒,引发了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林雨晴守在爷爷床前,寸步不离地照顾他。
输液、吃药、测体温,她做得比护士还细心。
夜深人静,医院的走廊上只有她一个人的脚步声。
看着病床上瘦弱的爷爷,林雨晴心里酸涩难忍。
这个养育她长大的老人,为她付出了太多太多。
她哭着发誓,一定要让爷爷过上好日子,再也不让他受苦。
一周后,爷爷终于好转,可以出院了。
但医药费花了两千多,几乎花光了林雨晴的学费。
她没有告诉爷爷这件事,只说学校有补助。
回到学校后,林雨晴开始四处找兼职。
她给低年级的学生当家教,周末去超市帮忙,节假日在咖啡店打工。
尽管如此,她的学习成绩从未下滑,反而更加出色。
班主任知道她的情况后,帮她申请了学校的特困补助。
“雨晴,你的情况学校会给予支持,但你也要注意身体。”班主任关切地说。
林雨晴感激地点点头。“谢谢老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高考前的一个月,林雨晴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雨晴,听说你要高考了。”父亲的声音有些生疏。
“嗯。”林雨晴简短地回答。
“考得好的话,家里会支持你上大学的。”父亲说。
林雨晴握紧电话,声音平静。“不用了,我会靠自己。”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你弟弟今年也要中考了,成绩不太理想。”
林雨晴明白了父亲打电话的真正目的。“爷爷已经没钱了。”
父亲尴尬地咳嗽了两声。“那...算了吧。”
挂了电话,林雨晴的心里没有太多波澜。
这些年,她已经学会了不去期待那些不属于她的爱。
她有爷爷,有自己的梦想,这就足够了。
04
高考那天,爷爷一大早就赶到了考场外。
他穿着最整洁的衣服,站在校门口,等着送林雨晴进考场。
“爷爷,您回去吧,天太热了。”林雨晴心疼地说。
爷爷摇摇头。“爷爷在这等你。你安心考试,爷爷给你加油。”
林雨晴鼻子一酸,重重地点了点头。“嗯,我一定考好。”
三天的考试,爷爷每天都准时出现在校门口。
村里人都说老林家爷孙俩感情真好,让人羡慕。
林雨晴用实际行动回报了爷爷的爱和期望。
她考了全市第一名,被北京最好的大学法学院录取了。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雨晴和爷爷相拥而泣。
“爷爷,我做到了!”林雨晴激动地说。
爷爷拍着她的肩膀,声音哽咽。“丫头,爷爷相信你能行。”
大学四年,林雨晴勤工俭学,靠奖学金和自己打工的收入完成了学业。
每逢假期,她都会回村看望爷爷。
爷爷每次都站在村口等她,远远地就能看到他那瘦小却挺拔的身影。
“爷爷,我回来了!”林雨晴会兴奋地喊道。
爷爷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大学期间,林雨晴的专业成绩优异,还通过了司法考试。
毕业时,她婉拒了北京几家律师事务所的高薪邀请,选择回到家乡的政府部门工作。
“为什么不留在北京?那里机会更多。”同学们不解地问。
林雨晴笑了笑。“家乡需要我,爷爷也在那里。”
回到家乡后,林雨晴先租了一套市区的小公寓。
第一个月的工资发下来,她就买了一辆二手车,专门用来接送爷爷。
“爷爷,我接您进城住。”林雨晴开车到村里,对爷爷说。
爷爷犹豫了。“城里我不习惯,还是村里好。”
林雨晴握住爷爷的手。“您辛苦一辈子了,该享福了。我会每天陪您,不会让您不习惯的。”
爷爷最终被说服了,跟着林雨晴进了城。
林雨晴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专门给爷爷布置了一个阳光充足的房间。
爷爷不适应城市生活,林雨晴就在阳台上种满了蔬菜和花草,让爷爷有事可做。
“爷爷,您看,这些菜长得多好。”林雨晴指着阳台上郁郁葱葱的蔬菜,骄傲地说。
爷爷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都是爷爷的功劳。”
林雨晴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她负责的几个案件处理得公正合理,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三年后,她被提拔为科长,成为单位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五年后,她晋升为副局长,负责全市的法制工作。
十年的时间,林雨晴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地级市首位女性重要领导。
她的事迹被媒体报道,成为当地的榜样人物。
每当记者问起她成功的秘诀,林雨晴总是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爷爷,是他教会了我坚强和自立。”
事业有成后,林雨晴买了一套大房子,和爷爷一起搬了进去。
房子有个大院子,爷爷可以在里面种菜种花,过上半农半城的生活。
“爷爷,喜欢这个家吗?”林雨晴问道。
爷爷环顾四周,点点头。“好,很好。爷爷喜欢。”
林雨晴看着爷爷满足的笑容,心里充满了幸福和骄傲。
她做到了当年的承诺,让爷爷过上了好日子。
每天晚上,爷孙俩都会在院子里散步聊天。
爷爷会讲他年轻时的故事,林雨晴则会分享工作中的见闻。
“爷爷,您还记得我小时候您对我说的话吗?女孩子要自强自立。”林雨晴问道。
爷爷笑了。“当然记得。你做到了,比爷爷想象的还要好。”
这些年,林雨晴的父母很少联系她。
偶尔打个电话,也是问问她的工作情况,从不提及家庭团聚的事。
林雨晴也习惯了这种疏远的关系,她的生活重心全在爷爷和工作上。
直到那一天,父母突然出现在她的办公室门口。
05
那是林雨晴被任命为副市长后的第三个月。
她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秘书敲门进来。
“林市长,有两位访客说是您的父母,现在在接待室等您。”
林雨晴的手顿了一下,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墨点。
“父母?”她低声重复道,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秘书点点头。“是的,他们说有急事找您。”
林雨晴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情绪。“让他们稍等,我十分钟后过去。”
秘书离开后,林雨晴坐在椅子上,思绪万千。
二十多年了,父母几乎从未主动找过她。
现在突然出现,想必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十分钟后,林雨晴走进接待室。
父母已经在那里等候,看到她进来,立刻站了起来。
二十多年的时光在父母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深深刻在眉间;母亲也不再年轻,眼角的皱纹像扇形一样展开。
“雨晴。”母亲率先开口,声音有些颤抖。
林雨晴点点头,示意他们坐下。“有什么事吗?”
她的语气平静,没有一丝波澜,仿佛面对的是普通访客。
父亲尴尬地笑了笑。“听说你当上副市长了,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母亲也连连点头。“是啊,我们的女儿真有出息。比弟弟强多了。”
林雨晴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
父亲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雨晴,这些年爸妈对不起你。当年把你送到爷爷那里,是我们不对。”
“现在想想,都是我们的不是,是我们对不起你。”母亲附和道。
林雨晴依然沉默,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些年,她早已放下了对父母的期待与怨恨。
“雨晴,我们是真心想和你重新亲近起来。”父亲诚恳地说。“毕竟,我们是一家人啊。”
林雨晴微微皱眉。“你们突然来找我,应该不只是为了叙旧吧?”
父母脸上一僵,表情有些微妙的变化。
“其实...”父亲犹豫了一下,“你弟弟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烦。”
林雨晴心里一沉,果然如此。
“什么麻烦?”她冷静地问道。
“他开了个小公司,最近资金周转不开,负债累累。”父亲解释道。
母亲接着说:“他结了婚,有了孩子,家庭负担重。如果公司倒闭,他一家就没有生活来源了。”
“所以,你们是想让我帮他?”
父亲点点头,眼里闪烁着期待。“你现在是副市长,有能力有人脉。如果你能帮他一把,他很快就能渡过难关。”
“我们不要多,五十万就够了。”母亲补充道,语气轻松,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林雨晴静静地看着母亲,冷笑一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