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天水姑娘王斐斐

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

2024年选择赴新疆和田

成为和田县中等职业学校“孩子王

在服务西部的同时

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好,现在开始上课

阿卜杜外力·阿卜杜热合曼

阿卜杜赛买提·朱买托合提……”

站在新疆和田县中等职业学校的

机房讲台上点名

王斐斐流利得甚至不怎么需要看学生名册时

她偶尔会有点恍惚

——这位也才22岁的“00后”姑娘

完全没想过自己会在新疆做“孩子王”

“刚来时我有点孤单

先从结识‘特别的朋友’开始”

王斐斐是甘肃天水人

填大学志愿时,她毫不犹豫选择了

几千里之外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还选了“班上几乎都是男生”的通信工程

当走到事关未来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

王斐斐同样有着属于青春的彷徨

就业还是考研?

拼命留在大城市

还是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归宿?

在每一个关键的人生转折点

王斐斐都完成了有主见的选择

个人的性格基础一脉相承

所以,“在学校也一直从事志愿服务”的她

迷茫并未持续太久

就决定了报名“西部计划”

去新疆做志愿服务


“刚到和田地区时,最大的不适应其实是心态”

她以为会被安排在各级机关的行政岗位

结果却被安排到了学校做老师

负责教高一学生的信息技术课

“让我写C语言代码毫无问题

但是突然要写WORD、EXCEL教案

我却没有了信心

我怎么有能力做老师呢?”


王斐斐说自己是个“I人”

被分配到和田县中等职业学校

做老师的志愿者有12人

“我有点内向,也不怎么和其他人说话”

但她还是下定决心

要快速融入当地,结识更多的朋友

这其中还包括她的动物伙伴们

“我来这里之后

校门口有四只刚刚出生的小狗

每次路过,我都会停下来和它们玩一会儿

现在它们是我的小跟班”

提起这些小家伙

她总会露出属于22岁女孩的灿烂笑容

做老师了,发现学生们眼里都有光

都说吾心安处皆是故乡

从夏天到冬天,又到春天

学校教学楼前种的新疆杨

叶子绿了又黄

等再爆出新芽时

王斐斐已经完全摆脱了最初的不安和彷徨

她开始为自己“老师”这个新身份

和各种难题“作战”


2023年,和田县告别了“有县没城”的历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县城。拔地而起的新城,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从高端科研人才到基层一线员工。王斐斐刚来时,就感觉到新疆和自己原有的认知“不太一样”——它的发展和潜力,或许和东部发达地区有差异,但仍然和整个国家同步。

和田县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中职院校,在服装、汽修、家具设计等实用性强的专业上较有特色,实训基地越开越多,除了服装、汽修等,还将开发养殖行业的技术培训。在信息时代,这一切的技术都要与电脑和网络强关联。她略感“汗颜”的是,学校的机房在她上手做老师的时候,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都是智能化的一体式电脑,我没有用过,刚开始用起来很难,我只好去请教我们的教研组组长和以前教信息技术的老教师,然后才慢慢用得自如了起来。”


随后她开始接受

学生们带来的“挑战”

“班上基本上都是维吾尔族的学生

对我来说,他们的名字太长,很难记”

王斐斐要来了花名册

像小学生一样一遍遍抄写这些孩子的名字

并将这些名字和孩子们的脸对应起来

这样的真诚,带来的是正向的反馈

“他们都挺自信的,个个是‘小话痨’

一开始都问我

‘老师你在上海读的什么大学啊’

‘上海怎么样’

现在周末或者放假回家了

返校后遇到我

会从兜里掏出一把葡萄干请我吃”


说到这些十五六岁的半大少年、少女

王斐斐就忍不住露出笑意

“这些孩子眼里真的都有光

让我觉得挺不一样”

现在年轻人其实不再迷恋大城市

如鱼得水

大概是王斐斐

当下状态最好的形容词

在学校这个小小的“职场”

她越来越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上课时,她全情投入,声音威严,成熟得一点也看不出才22岁。学校又让她兼了一堂高二年级的语文课,颇有当骨干培养的意思。她还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我们都没什么特别准备还拿了全县第一名,去地区又拿了第二名”,学校为此又将他们拉起来组队参加新一项比赛。


她偶尔也会想起在上海的日子,但又觉得日子跟过去并没有太多不同。“每天的重心就放在上好班、写好教案上,有时间了再想着如何充实自己。”到和田半年之后,她参加了教资考试并顺利通过,她开始思考是“参加教师统招”,还是干脆“再考个教育系统的研究生”,“反正,肯定是准备做老师了,我觉得做老师挺好的。”


对于自己在志愿服务期间

就业观的转变

王斐斐认为顺理成章

她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其实也不再如过去一般迷恋大城市,没有一定要留在大城市的执念,大家都会将自己的兴趣和择业现实相结合,去到合适的地方工作。“我刚上大学时,就想留在南方发展。但在上海读书四年,觉得上海的节奏速度太快了,我有点跟不上。”她说,“到了新疆之后,感觉整个人的身心平静了下来,我挺喜欢这种状态和节奏的。而且真的是来之后才发现,这里除了比较远之外,各项政策都挺好的,很适合个人的职业发展。”


在新疆和田

和王斐斐一样选择的志愿者

不在少数

她的一位前辈同事

是此前从四川来的志愿者

如今留在了学校成为了在编教师

她说自己“真的爱上了这里”

他们在服务新疆的同时

也在重新认识祖国的边疆

调整着自己的人生航向


“我觉得现在到西部去,到基层去

正在成为我们年轻人的一种潮流

在这边也确实需要更多的年轻力量

希望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我们

在西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王斐斐说



记者手记


王斐斐志愿服务的和田县中等职业学校,离我们另一位采访对象包雨婷志愿服务的和田县人民医院,只隔了5分钟的步行路程。如果不是这次我们的专题采访,不算熟稔的她们彼此的人生大概率不会在这5分钟的路程上有更多的交集。

她们志愿服务西部的出发点,是志愿者中的典型。有人为了一腔青春的热血,千里迢迢来完成自己的夙愿;也有人为了一个不错的前程,奔赴边疆寻找更好的机会。殊途,但都是当下年轻一代真实心态的折射,所以同归,都值得喝彩。

这5分钟的路程,会经过王斐斐那四只小狗“好朋友”的家。她仍然会时不时来逗弄他们,但她已经不再需要它们的抚慰——她已经心有所寄,于是可以坚定地走往人生新的方向。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

广袤西部,辽阔新疆,装得下万物山河,也盛得下炽热青春。在新疆这片充满机遇与梦想的热土上,王斐斐为“青春无悔”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她和记者聊天时曾说,自己在甘肃天水长大,“要不是突然在网上火了,我都不知道天水麻辣烫能这么有名”。新时代孕育着无数的新机遇,就算是熟悉如家乡的地方,也不缺惊喜和新发现呢!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文末【】【】,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图片、视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马鈜、常鑫,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制图:贾英华

责任编辑:粟瑶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为“和田孩子王”王斐斐点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