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唐纳德·特朗普,又一次在镜头前上演了“庄重表态”:不谋求第三任总统任期。5月4日,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与新闻界对话》节目中,特朗普以颇具仪式感的语气宣布:“我将当8年总统,两届。”乍一听,似乎是一位总统对宪政制度的郑重承诺。然而对于熟悉特朗普风格的人来说,这种言辞背后从来不乏算计与铺垫。他这次的“退场发言”,真的只是结束,还是另一场更深层政治部署的开端?



就在两个月前,特朗普还在同一档节目中公开宣称,“考虑第三任期不是玩笑”,并暗示“有办法”实现这一目标。这句模糊的“有办法”,其实在美国政治中早已激起涟漪。“特朗普3.0”的帽子、周边商品、口号早已开始铺货造势,其子女和核心幕僚甚至已在党内组织中进行系列“预热”活动。现在突然换口说“只干两届”,不是收回野心,而是战略转型。这是一场有意为之的政治操作:与其硬闯制度铁门,不如换一种方式“交棒不交权”,以“王位继承”的形式将特朗普主义延续下去。

这也正是这次采访的关键。特朗普并没有单纯宣布“退休”,而是在精准地“提名”自己的接班人。他明确点名现任副总统詹姆斯·万斯与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称两人是“共和党内最有潜力的继承者”,并有望在2028年延续他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路线。这听起来像是一次鼓励性评价,但实际上是一种“集权式交接”的提前预演。

万斯是“马加铁粉”,年轻、强硬、极右翼倾向明显,是特朗普政治DNA的完美继承人。而鲁比奥,则被安排担任多项职务,从国务卿到代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再到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这种“多职叠加”的政治训练营,昭示出他在特朗普阵营内被当作“首选执行者”的意味愈发明显。特朗普不打算自己突破制度去连任,但他要确保自己的意志与路线,能以“代理人”方式,在白宫的墙壁上继续刻下“特朗普”的名字。



这种安排不是权力退出,而是权力重组。他在重新定义总统卸任后的权力形态,不是“政治退休”,而是“幕后主导”。说白了,这是将总统制演变为“董事会制”的一次试探,把白宫改造成一座受个人品牌控制的“政治公司”,总统不过是CEO轮替,真正操盘人始终在背后。

特朗普深知,直接推动宪法修正案难如登天,不仅要通过国会三分之二同意,还需四分之三州议会批准。这种高度门槛让“第三任期”成为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路径。但他也知道,权力未必只能通过职位来维持。只要有资金、有舆论阵地、有党内忠诚度,他便能像一个幕后君王,操控一切却不承担直接责任。

而他确实已经在这样做。从控制共和党全国委员会资金流动、重新布局国会中期选举筹款体系,到推动多个亲信进入州政府、参议院和关键政策岗位,特朗普正在打造一张遍布全美的“红色网络”。这不是简单的党内控制,而是一种超越体制边界的私人权力机制。

“特朗普3.0”的舆论操作从未停歇。标有“2028”的红帽子早已在社交平台、集会现场频繁出现,甚至在商品宣传语中直接写道:“戴上这顶帽子,重写规则。”这已经不再是暗示,而是一种象征。他可能不会亲自参选,但这顶帽子和它背后的政治语言,就是他持续存在的符号。



与此同时,民调却为特朗普的团队敲响了警钟。近期多项调查显示,特朗普在执政初期推出的强制移民遣返、对多国加征关税等政策,遭到广泛质疑与抵制,特别是在中产阶级和温和保守派中流失严重。面对支持率的下滑,他显然意识到,亲自出马可能不再是最优解。于是,他转而将精力集中在中期选举和制度“接班人”塑造上,继续发挥影响力、维持话语权,但不再承担风险。

特朗普所谓的“交棒”,更像是一种精准布置。他以国家领袖的口吻表态,实则在重新设计权力结构的指挥图。他将自己化身为一种“主义”、一种“品牌”,然后赋予副总统、国务卿这些选定者一个明确使命,继续执行他的遗产。他在建构的不是共和党的继任秩序,而是特朗普王朝的延续机制。

当特朗普在镜头前大谈“放手”、礼赞宪政时,他在后台写下的是“永不谢幕”。他将用自己的方式留下影响:在制度不允许的地方设立替身,在选票不能再出现的年份推出标志,在白宫无法继续执政的日子安排“忠诚的管理人”。

特朗普的“谢幕声明”不是告别,而是信号。他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他不再需要连任,因为他正在让自己变成一种无法驱逐的“存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