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突然通报,“杜鲁门”号航母上的一架F/A-18E战斗机在红海任务中坠落,导致一名水手受轻伤。
几乎在同一时间,来自也门的胡塞武装高调发布声明,称其通过导弹与无人机攻击,成功打击了“杜鲁门”号航母及其编队,并迫使美军舰队向北撤退。
一架F/A- 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正在“杜鲁门”号航母上准备发射
虽然目前美军暂未承认航母直接受损,但这一连串的事件,无疑给本就暗潮汹涌的红海局势,再添了一把火。
美国海军发布的声明语焉不详,但美媒曝光的一句话震惊全球军圈:
事发时“杜鲁门”号正在急转弯躲避也门胡塞武装的火力攻击。随后,这架价值6000多万美元的战机坠入海中。
网传杜鲁门号进行紧急机动时的卫星照片
如果说,之前美军还把胡塞当“杂兵”,那么这一次,他们应该真切感受到了来自中东穷国的——“廉价高效火力恐惧”。
虽然从公开信息来看,尚无法确认美国航母本身是否遭到致命打击,但可以肯定,胡塞武装的攻击行动与航母坠机事故发生时间高度吻合,这足以对美军士气与全球舆论形成冲击。
小小胡塞为何敢挑战超级航母?
据了解,这次坠海的F/A-18E战机,是美军“超级大黄蜂”系列的重要主力机型,其单价高达6600万美元。
战机装备电子战系统、精确制导能力、对海对地多用途打击平台,是美国海军在航母上最倚重的空中拳头。
“杜鲁门”号航空母舰
虽然美军在发布的声明中并未承认被“命中”,但这次急转弯躲避,却验证了美军的确对胡塞的导弹高度紧张!
那么小小胡塞究竟为何敢多次挑战美国海军呢?
胡塞武装是伊朗在中东地区的重要代理人之一。
当前,伊朗正借助胡塞等力量,在红海、阿拉伯海制造对美牵制,转移美军注意力,缓解对自身核谈判与制裁压力。
近年来,胡塞武装在伊朗的技术支持下,导弹、无人机能力大幅提升。其自制无人机“萨马德-3”、巡航导弹“卡德尔”,射程可覆盖沙特全境,具备威胁红海航线的能力。
红海不仅是重要海上通道,也是能源运输、全球贸易的生命线。每天有超过10%的全球石油贸易经红海及曼德海峡运输。
因此,任何一方控制红海,都能影响全球能源价格与航运安全。
胡塞武装深知,只要在红海闹出大动静,就能在地缘政治上获得不可忽视的话语权。
他们用的就是不对称战法:
不需要击沉航母,只要你不敢靠近,就算赢。
所以这一次,美军“避弹急转弯”就等于告诉全球观众:胡塞成功地把美军航母“吓了一跳”。
今天的胡塞,就像是互联网时代的“初代病毒”:低技术、低成本,却高致命性。
他们让世界看清,不需要数百亿美元航母舰队,只要几万美元的无人机,也能让超级大国小心翼翼。
美军航母面临的战略困境
航母曾是二战以来的海上王者,是大国威慑与地缘投送的核心平台。目前,美军航母数量虽保持在11艘,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线消耗的困境。
近10年,美航母连连被中东导弹、东风快递、岸基雷达压制。亚太、乌克兰危机、红海、波斯湾……航母编队疲于奔命。
此次“杜鲁门”号事故,折射出美军航母长期高强度部署的隐患。
要知道,航母作为海上霸权象征,面对现代反舰导弹、无人机蜂群战术,显得越来越脆弱。红海这种狭窄海域,天然限制了航母机动空间,加剧了风险。
胡塞武装的袭击,虽然技术水平无法与大国相比,但在心理层面,无疑已经撼动了美国航母的不可战胜神话。
时代在发展,随着反舰导弹技术的进步(如伊朗的“霍尔木兹-2”、中国的东风-21D),使得大型航母战斗群在近海作战环境下变得极其脆弱。
无人机群攻击、防空饱和打击正在重新定义海上力量格局。
美军航母若不能适应新时代威胁,将面临“贵而不灵”的尴尬。
红海火线还会烧多远?
现在的胡塞武装肯定不会轻易收手,只要红海能为其带来国际曝光与战略筹码,胡塞必然继续袭扰。
而美国,若不做出有效反击,必然会损失威信。到时候,“海上大哥”也不得不向“沙漠游击队”低头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