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装修前满怀期待,入住后却发现各种 “坑”,不是收纳不够用,就是生活不便,只能暗暗后悔?别担心,今天就来分享 7 个超实用的装修决定,都是过来人总结的经验,照着做,保准让你家幸福感直线飙升!


先来说说无底柜,真的是收纳界的 “宝藏”!

第一次装修要是没考虑到,第二次可别再错过了。餐边柜设计成无底的,家里那些大瓶小罐、备用椅子都能轻松安置。阳台家政柜去掉底板,就像多了个小型储物间,清洁车、扫地机自由进出,杂物也有了好去处。还有厨房转角,做个无底悬空设计,放上小推车,土豆、地瓜这些食材存放、拿取都超方便。



室内采光和通风不好,太影响居住体验了!

这时候,室内窗就派上用场啦。客厅和书房之间,如果原本有墙,可以考虑打掉换成柚木格栅窗。打开时,家人之间互动超方便;关闭后,又能保证各自的独立空间。这种设计还能运用到很多地方,像厨房、玄关、阳台,甚至卫生间。在非承重墙的上半部分装上实木窗框搭配超白玻璃,既能解决采光通风问题,又能提升家居氛围感,暗卫也能 “逆袭”!



阳台晾晒衣物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一次装修要是把衣服晒得满阳台都是,像 “万国旗” 一样,来客人时别提多尴尬了。第二次装修,不妨试试在阳台侧面装晾衣杆。选顶装的固定晾衣杆,便宜又耐用,还不占地方。衣服晾在侧边,不挡光线,客厅看起来亮堂又整洁,空出的阳台还能用来休闲喝茶,简直不要太惬意!



厨房吊柜设计不好,用起来真的 “要命”。

传统吊柜又高又深,东西放进去难找,拿的时候还得爬高上低,一不小心就容易摔着。第二次装修,可以试试双层吊柜设计。上吊柜高度 62.5cm,深度 47cm;下吊柜高度 29.5cm,深度 28.5cm ,下吊柜更窄更薄,避免压抑和撞头。下吊柜可以做成上开门或开放格,放常用的调味品、小家电、碗筷等,让台面保持整洁,做饭时拿取也更顺手。



家里有些 10 厘米左右的窄小空间,可别浪费了!

过道的凹位可以做个超薄柜,既能隐藏强电箱,又能收纳瓶瓶罐罐,还能当作家庭药箱,找药一目了然。厨房烟道位置也能利用起来,装上活动层板和门,就是一个实用的收纳柜。衣柜侧边做个薄柜,加根杆子,女孩子的包包、帽子、发饰都能挂起来,再在柜门上粘个镜子,化妆打扮超方便。



鞋柜设计也有大讲究。

第一次装修时,鞋柜底下只留一个空格放鞋,可能不太够用。第二次装修可以学学网友的做法,在鞋柜下方做两层开放式格子。一层放室内拖鞋,一层放室外日常穿的鞋子。回家后直接把鞋踢进底部格子,抬脚就能换上拖鞋,超省力。还有更厉害的,把下层做成踢脚抽,换鞋更方便,还没有卫生死角。



最后说说床的选择。

要是第一次装修跟风做了榻榻米,可能会遇到潮湿、不透气的问题,梅雨季节掀开床垫,看到密密麻麻的霉斑,真的会崩溃。第二次装修,不妨选个排骨架床,通风好,防潮又卫生,价格还便宜。要是需要储物,床底可以做几个外拉式抽屉,装上滑轮,拿放东西比榻榻米方便多了。



这些装修小细节真的很实用,大家在装修时可以参考哦!你家装修有没有什么独特又好用的设计呢?快来评论区分享,顺便晒出你温馨的家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