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天,医生告诉你,只需抽一管血,就能知道你体内有没有癌症,甚至还能判断治疗效果好不好,你会不会觉得这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其实,这不是幻想,而是正在走进我们生活的“液体活检”。它不需要动刀取组织,只凭几毫升血液,就能为医生和患者打开一扇了解癌症的窗口。那么,液体活检到底是什么?它能帮我们做什么?它离成为每个癌症患者的“标配”还有多远?别急,跟着我一起走进这个既神秘又充满希望的世界。

从体检开始的故事:老张的“意外”发现

老张,今年55岁,是个爱抽烟的老司机,退休后喜欢跟朋友打牌。去年体检时,医生发现他肺部有个小阴影,怀疑可能是肺癌。老张一听吓得不轻,想到要动手术取活检就直摇头。医生看他犹豫,推荐了个新办法——液体活检。抽了一管血,几天后结果出来,血液里检测到了少量肿瘤DNA,基因突变指向早期肺癌。好在发现得早,医生开了靶向药,老张吃了几个月,复查时阴影明显缩小,连手术都省了。老张逢人就说:“这玩意儿真是救命,抽个血就搞定,太方便了!”

老张的经历让人眼前一亮,但液体活检可不只是“方便”这么简单。它的背后,是科学家的多年钻研和技术的一次次突破。

血液里的“肿瘤密码”:液体活检是怎么回事?

想象一下,肿瘤就像个狡猾的敌人,会在血液里留下一些“线索”——这就是循环肿瘤DNA,简称ctDNA。这些DNA片段是从肿瘤细胞里跑出来的,带着肿瘤的基因信息,比如哪些基因出了问题,肿瘤会不会对某些药没反应。液体活检的任务,就是从血液里找出这些“密码”,然后破译它们。

在健康人身上,血液里的DNA大多来自白细胞,但在癌症患者体内,会混入少量ctDNA。虽然量少,但科学家用高科技手段,比如下一代测序(NGS),能把这些微弱信号放大,读出肿瘤的秘密。比如,肺癌常见的EGFR基因突变,液体活检就能检测出来,告诉医生该用哪种靶向药。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吧:如果把血液比作一本书,ctDNA就是夹在书页里的几行小字,液体活检就像个超级显微镜,能把这些小字找出来,还能翻译成医生看得懂的语言。

从“笨拙”到“聪明”:技术的飞跃

液体活检能有今天,靠的是技术一步步升级。最早是用PCR技术,就是聚合酶链反应,只能查几个特定的基因突变,像拿着手电筒在黑夜里找东西,范围小,效率低。后来,数字PCR来了,灵敏度高了,能找到更稀少的ctDNA,相当于换了个大灯。

再后来,下一代测序(NGS)登场,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它能一次扫描几百个基因,甚至发现以前不知道的突变,像是从手电筒升级成了卫星导航。比如在乳腺癌里,NGS能查出PIK3CA基因的突变,帮医生选对药。这技术进步,让液体活检从“摸瞎”变成了“精准打击”。

用处一:治疗路上的“导航仪”

液体活检最厉害的地方,是能给治疗指路。拿肺癌来说,EGFR突变很常见,针对它的靶向药效果好,但传统活检得从肺里取块组织,有时病人身体弱,根本没法做手术。这时,液体活检就派上用场了,抽血就能知道有没有EGFR突变,医生马上能决定用什么药。

更妙的是,它还能盯着治疗效果看。比如老张吃了靶向药几个月,医生再抽血一看,ctDNA少了,说明药有效;要是ctDNA多了,还出现了T790M突变,那就得换药了。这种实时监测,就像给医生装了个“雷达”,随时调整方向。

用处二:复发的“哨兵”

癌症最怕复发,尤其是那些藏起来的微小残留病灶(MRD),用CT、X光往往看不见。液体活检却能当个“哨兵”,早早发现麻烦。

小丽,32岁,年轻妈妈,刚做完乳腺癌手术。她恢复得不错,但医生担心残留病灶,建议做液体活检。术后一个月,血里检测到微量ctDNA,提示复发风险高。医生赶紧加了辅助治疗,半年后复查,ctDNA没了,小丽也安心了不少。研究发现,像小丽这样术后ctDNA阳性的患者,复发风险比阴性的高得多。液体活检就像个提前报警器,能让医生抢在复发前出手。

没那么完美:液体活检的“短板”

别以为液体活检是万能钥匙,它也有自己的麻烦。首先,ctDNA不是每个肿瘤都会老老实实放出来。早期癌症或者某些类型的肿瘤,ctDNA少得可怜,检测就容易漏掉,出现“假阴性”。比如老张如果早几年做,可能根本查不出什么。

还有个麻烦叫“克隆性造血”(CH),就是白细胞DNA里也可能有突变,混在ctDNA里捣乱,导致“假阳性”。所以,液体活检的结果不能光看数字,还得结合病人的情况一起判断。科学家们也承认,这技术还得再磨磨。

未来的模样:更聪明、更全面

液体活检的潜力远没挖完。科学家正琢磨怎么让它更厉害,比如把ctDNA跟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怎么开关)和片段组学(研究DNA片段特征)结合起来,提高准确率。比如,ctDNA的甲基化模式能更精准地分辨肿瘤信号,减少误判。

不仅如此,检测范围也在扩大。除了血液,尿液、唾液甚至脑脊液都能用来找ctDNA,将来可能每种癌症都有专属的“液体活检套餐”。还有人提出,用人工智能分析这些数据,让结果更靠谱。未来的液体活检,可能真能变成癌症治疗的“超级助手”。

离我们有多近?

从老张的“意外”发现,到小丽的复发预警,液体活检已经开始改变癌症患者的命运。它让诊断更简单,治疗更精准,还能早早发现复发的苗头。虽然它还有局限,比如灵敏度不够、假结果的风险,但技术的进步正在一点点填平这些坑。

你可能会问:它什么时候能普及到每个人身边?答案不好说,但全球的医生和科学家都在努力。从实验室到医院,从少数人用到广泛应用,液体活检正在路上。它会不会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常态”?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在体检时顺手做个液体活检,像查血糖一样平常。未来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参考资料

redo, J. V., et al. (2025). Liquid Biopsy Approaches for Cancer Characterization, Residual Disease Detection, and Therapy Monitoring. ASCO Educational Book, 45(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