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斯堡剧院灯光聚焦台桌。赵心童母球停在咖啡球旁,指尖悬在杆尾两厘米。



马克·威廉姆斯擦巧粉的手速比第一阶段快了三倍。这是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第三阶段。

前两阶段赵心童11比6建立优势,35局18胜制下只需再赢7局。但看台上有老球迷皱眉——威廉姆斯过往5次决赛落后超5局,竟完成3次逆转。

时间倒回2016年,丁俊晖世锦赛决赛输给塞尔比,那是中国斯诺克离冠军最近的一次。

此后丁俊晖陷入首轮魔咒,直到今年突破却又止步次轮,击球时多次爆杆发泄,眼神满是对状态的不甘。如今赵心童接过接力棒,半决赛17比7横扫奥沙利文,让火箭赛后坦言“看到了当年丁俊晖的影子”。但决赛对手是50岁的75三杰之一马克·威廉姆斯,经验老道是他的杀手锏。



数据显示,赵心童每杆得分2.7分,长台成功率78%,均高于威廉姆斯的2.1分和63%。

可威廉姆斯的安全球失误率,比前两轮降低了15%。年龄差距22岁,长局制体能是赵心童的优势,但威廉姆斯前两轮打满33局,或许藏着体力分配的策略。赵心童的球风独特,最后10公分走位常让对手意想不到,偏偏中袋稳定性成隐患,前两阶段3次关键失误都出现在这里。

有观众小声嘀咕:“这会不会像丁俊晖当年决赛,小细节影响大局?

”业内预测机构给出82%的夺冠概率,理由是历史上首日11-6领先的决赛,还从未有人被逆转。



但斯诺克的魅力就在于变数,2007年希金斯曾在12-5领先时被威廉姆斯翻盘。

赵心童的心理辅导团队功不可没,他现在关键球处理异常冷静,半决赛赛点局还能打出破百,这是过去中国选手少见的特质。

对比丁俊晖如今的挣扎,赵心童的崛起像一道光。

丁俊晖10岁接触斯诺克,20岁征战世锦赛,38岁仍在寻找突破,他的经历是中国斯诺克的拓荒史。赵心童28岁站在决赛场,背后是更系统的训练体系,还有奥沙利文等前辈的指点,起点已不同。但老牌选手的韧性不可小觑,威廉姆斯的每一杆防守都带着战术,试图打乱赵心童的进攻节奏。



第三阶段开局,赵心童长台失误,威廉姆斯抓住机会连追两局,比分来到11-8,现场气氛突然紧张。这时有观众发现,赵心童擦杆的动作和丁俊晖早年相似,却比后者多了几分从容。数据统计,赵心童前两阶段平均出杆时间22秒,威廉姆斯35秒,快节奏让老将难以适应。

但长局制比赛,节奏把控随时可能反转,每一局都是心理拉锯。我个人觉得,赵心童的崛起不只是个人突破,更是中国斯诺克从“丁俊晖时代”向“集团冲锋”的转变。颜丙涛、周跃龙等选手近年也有亮眼表现,赵心童若夺冠,会让更多年轻球员看到希望。

回到赛场,第三阶段进行到第4局,赵心童完成一杆精彩斯诺克,威廉姆斯解球失误,台面优势重回中国选手手中。比分12-8,赵心童还差6局。

看台上有球迷举着“东方旋风”的标语,克鲁斯堡的历史上,还从未有亚洲选手登顶。

丁俊晖的遗憾,会在赵心童手中改写吗?威廉姆斯的经验,赵心童的冲劲,这场对决像新旧势力的碰撞。剩下的比赛,每一杆都可能成为转折点,体能、心态、技术细节,缺一不可。

当东方杆法遇上西方老牌,这杆球的旋转,会不会转出中国斯诺克的新时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