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宏远训练馆外。徐昕拖着2米26的身影走向保姆车。



这是他三年内第四次赴美特训。行李箱里装着上赛季12分钟砍11分的比赛录像。球迷记得清清楚楚。

季后赛打山西那夜,他末节上场连帽对手两次三分。

可终场哨响后,杜锋却摆摆手让他坐回替补席。

全场12分钟,成了整轮系列赛唯一机会。数据单刺眼得很。上赛季12.

8分钟5.

2分4.7篮板,本赛季10.

3分钟4.7分2.

8篮板。出场时间缩水,效率却没降。

对阵余嘉豪15分6篮板,硬扛北控双塔拿14分。连杨瀚森对位后都坦言:"他的移动速度不像这么高的个子。



"但替补席上,张明池每场能混15分钟,张昊更是稳坐轮换。球迷看不懂了。

明明护框能排联盟内线前20,为啥非要用经验平平的球员?

直到杜锋赛后提了句"夜间查房问题",才让部分人回过神。可徐昕训练馆监控显示,他每晚加练到十点半才离开。

争议就卡在这儿。

数据亮眼却坐穿板凳,纪律传闻又无实证。看看联盟其他队。

余嘉豪场均32分钟,杨瀚森新秀赛季就28分钟。广东内线本就缺人。

易建联退役后,苏伟转型教练,张明池对抗总差口气。徐昕的身体条件太难得。

2米26身高+2米35臂展,跑快攻比后卫还积极。去年夏天他和班巴合练时,对方都惊叹:"你该多打关键回合。"合同到期前,管理层其实早表过态:续约是优先选项。

但球迷怕就怕,特训回来还是老样子。上赛季赴美增重10公斤,出场时间反而更少。CBA向来不缺潜力股。



李慕豪当年被雪藏时,也是数据好看机会少。

后来转会北京才打出来,可那耽误的三年,正是涨球黄金期。广东的快攻体系,其实很需要徐昕这种移动型中锋。

退防能护框,反击能跟进。杜锋的用人思路向来保守。

年轻球员第一年看态度,第二年看失误,第三年才给机会。

但中锋位置不同。约基奇20岁就打20分钟,恩比德新秀赛季也有25分钟保障。我个人觉得,徐昕需要的不是更多特训,而是稳定的轮换时间。

毕竟NBA球探早盯着呢。去年夏季联赛邀请函,就躺在俱乐部办公室。留队是信任,可信任得配上机会。

总不能让"国产文班亚马"一直当背景板。下赛季内线名单已经公示。张明池续约,张昊改签C类合同。

徐昕的名字在A类合同栏,却没人知道他新赛季能打多久。

这种悬念,对球员是考验,对球队何尝不是赌博?培养新人从来不是看几场数据,而是敢不敢给犯错空间。就像当年杜锋力排众议用赵睿,现在不也成了国家队主力?

希望这次特训回来,教练组能翻开新的战术手册。毕竟CBA历史上,从不缺被耽误的天才,缺的是给天才成长的耐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