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超级大国的恐慌情绪正在蔓延。据观察者网5月4日的报道,美印太司令塞缪尔·帕帕罗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深表忧虑,他直言不讳地表示,曾因为过度担忧而“夜间惊醒”或者“夜不能寐”。帕帕罗上将之所以会被中国的实力吓得睡不着觉,是因为他发现,中国的强大工业能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拉近两国之间的军事差距,中国甚至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比如说,帕帕罗表示,美国每生产1.4艘潜艇,中国就可以生产2艘,美国每建造1.8艘水面舰艇,中国就能建造6艘,与此同时,帕帕罗还指出,“解放军训练的深度和广度”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一系列因素使得他常在睡梦中惊醒,忧虑将来如何与解放军交战。不可否认,帕帕罗司令的这番讲话多少有些夸张,有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意味,但也的确反映了,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美国的确颇为恐慌,难以适应。
无独有偶,由美国顶级智库出版的《外交事务》杂志,近日也刊文指出,白宫虽然已经将中国定性为“最具威胁的对手”,但依然存在“低估中国”的风险。比如说,特朗普轻易挑起针对中国的关税战,却“低估”了中国的反制能力,结果造成自身通胀压力激增。与帕帕罗司令一样,文章对中国惊人的工业能力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作者指出,“中国的制造业产能是美国的2倍,整体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00倍”。
由此可见,中国的崛起的确让超级大国感到大为惊慌,因为说实话,他们从未与如此强大的对手交手过。在美国崛起的历史上,经历了大英帝国末期,见证了德意志帝国与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与衰亡,也亲眼目睹并推动了苏联帝国的解体,可以说,美利坚民族也是踩着尸山血海才取得称霸全球的地位。但需要指出的是,英帝国是德国通过2次世界大战打残的,日本的体量不对等,而苏联存在明显的弱点。
唯独中国,不仅拥有广袤的国土、悠久的历史与数量众多的人口,在改革开放与全球大分工的过程中,从苦兮兮的打工仔,逐渐变成世界工厂,最后变成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的工业产值,甚至是美日德等国的总和,而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只花费了40多年的时间。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不同,中国虽然已经成为准超级大国,但依然以发展中国家自居,深谙“广积粮、缓称王,不称霸”的博弈之理。
因此,超级大国围着中国滴溜溜转了一圈,愣是没有发现明显的缺点,这就是一个完全的“六边形战士”,是美国在历史上遇到过的“最强大的对手”,超过苏联,更远超日本。所以,美国迷惘了,穷尽各种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崛起,包括科技封锁、武器禁运、地缘围堵、军事威胁,然而,中国的实力还在快速增长,并在美国引以为傲的高科技领域呈现出反超之势,2款六代机的问世,就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这还不是美国最担心的,因为超级大国底蕴深厚,在技术领域还是有些压箱底的绝活的,最让美国“绝望”的,还是中国的工业能力。也即帕帕罗司令说的,中国的潜艇生产能力是美国的1.43倍,水面舰艇生产能力是美国的3.3倍;也是《外交事务》杂志说的,中国的整体造船(含民用)能力是美国的200多倍。大国战争打得是消耗,生产力悬殊如此之大,这个仗还怎么打,也难怪上将司令“睡不着觉”了。
对此,帕帕罗拿不出什么对策,倒是为《外交事务》撰稿的前美国国务卿坎贝尔指出,为今之计,美国想要战胜中国,必须建立反华统一战线。具体来说:
“取长补短,依靠盟友”,比如说,让日韩为美国来生产与维护舰艇,利用其造船大国的优势;
“封官许愿,对抗中国”,比如说,让澳大利亚主宰大洋洲事务、印度统筹南亚事务、在东南亚扶植越南等等;
建立“去中国化”的全球供应链,系统性限制中国商品进入西方市场。
此外,文章还建议美国“争取‘全球南方’”,也即通过气候融资、数字基建等议题,拉拢东南亚、中东、拉美国家,削弱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应该说,作为美国的前国务卿,坎贝尔的见识还是要高于帕帕罗,但他的这些建议,可能除了第一条可行性比较高之外,其他几条估计也是难以实现的。毕竟各国利益不同,现在就连欧盟都对中美“选边站”表示谨慎,中德贸易50年增长300多倍,更难放弃中国市场。
因此,正如咱们此前分析的,在穷尽一切方法之后,美国可能最终发现,也许只有战争,准确来说,是代理人战争,才有可能打断中国的崛起。为此,咱们要做好超级大国“狗急跳墙”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