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山水间织密安保网

烟火美食里守护出行路

——乐山市公安交警圆满完成2025年“五一”假日道路交通安保工作任务

2025年“五一”假期,乐山以山水灵秀之姿与烟火市井之味喜迎八方来客。面对旅游景区持续火爆、美食热度持续攀升和主要交通干道交通流量急剧增加的巨大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局党委的领导下,在省公安厅交管总队指导下,乐山公安交警紧扣“安全、畅通、有序”核心目标,全警动员、尽锐出战,以 “细致入微的谋划、硬核有力的管控、温暖贴心的服务”, 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全链条提升服务品质,以“辛苦指数”换取市民游客“幸福指数”,实现了未发生“较大事故、涉旅伤亡事故、区域性拥堵、涉警负面舆情”的“四无”目标,为游客与市民构筑起安全畅通的出行屏障,用忠诚担当擦亮了“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的平安底色。


央视报道:乐山大佛景区迎来大客流 公安交警坚守路面一线

5月3日中午,中央电视台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五一”假期·出游 四川乐山 乐山大佛景区迎来大客流》,实况展示了乐山公安交警坚守路面一线,全力护航景区交通安全畅通的工作动态!


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四川总站报道:四川乐山 游客车熄火隧道内 巡逻交警秒变“推车侠”

5月3日,一辆游客车在乐山大佛景区隧道突然抛锚熄火。适逢假期车流高峰,极易引发拥堵和事故。关键时刻,路面巡逻交警秒速抵达,在车后设置警示标志并疏导车流。增援警力赶到后,四人组成 “推车小队”,将故障车安全推出隧道口。待车辆停靠至安全区域,交警又主动协助联系附近汽修厂,直至维修人员抵达现场后才返回岗位。这波假期里的 “推车冲刺”,安全感直接拉满!

四川新闻联播、四川文化旅游频道专题报道乐山公安交警运用无人机护航“五一”交通安保!

2025年5月2日,“五一”长假第二天,四川新闻联播、四川文化旅游频道专题报道乐山公安交警运用无人机护航“五一”交通安保!这个“五一”,乐山大佛景区的“空中交警”正式上岗,这些无人机不仅能高空巡逻,实时监测道路拥堵路段,还能与各大导航平台联动,实时指挥车辆绕行,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




乐山公安交警以“山水为墨,绘就平安交通画卷;美食为笔,书写暖心服务篇章”的暖心形象,赢得“游客点赞、市民叫好、全网共鸣”的良好口碑。

高位统筹

织密协同安全网


以“党政引领 、部门联动、科学部署”构建三级协同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保责任链,实现源头防控与全局统筹双强化。

平安五一 交警护航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全市公安交警系统“五一”交通安保视频调度会,对2025年“五一”节交通安保工作进行周密部署。

高位领航,党政引领

以“市级统筹抓总、县区主战主责、基层末端落实”为统筹,依托市道安办开展五一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节前,聚焦重点区域发出风险提示函106份,推动完成80个安全隐患点治理,实现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假日期间,派出2个联合督导组下沉一线开展“驻点式”督导,现场发现督促整改问题70余个,以“督帮一体”模式确保道安综治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高位谋局,部门联动

以“警 + N”联动机制为核心引擎,跨部门打造旅游安全保障共同体,实现“监测预警前置化、流量管控精准化、应急处置高效化”目标。与气象部门共享每日天气预报,通过电子屏、公众号等多渠道同步发布安全提示;与交通部门共建“景区流量预警模型”,联动启动远端分流、循环摆渡等措施;与文旅部门实时共享景区和美食街区预约人数、热门路线等数据,同步启动应急响应预案。





高位研判,精准部署

为落实张春刚副市长调研公安交管工作要求,支队以更高站位和更强担当统筹推进五一安保工作落实。干航常务副局长、王东晓支队长主持召开5次专题研判会,绘制“景区交通示意图”“周边绕行区域图”,制定“1+2+11”安保方案体系,形成“一图管全局明态势、一表明责任促落实、一案控风险保安全”科学化部署。假日期间,张春刚副市长率队督导检查道路交通安保工作冰慰问执勤民辅警。支队班子分片负责推动全市道路交通安保工作开展。




多维防控

坚固道路防护盾


以“隐患清零 、路面严管 、应急提效”为抓手,织密“人、车、路”全要素安全网,实现事故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双提升。

平安五一 交警护航

除患维源,夯基固本

集中约谈全市282家高风险运输企业负责人,对3000余名客运驾驶人进行“面对面”安全培训并签订责任书,督促企业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制度。


针对全市新排查出的9处事故多发路段,通过增设护栏1.1公里、优化路口渠化9处、加装照明设施10公里,实现隐患整改率 100%。




严管维序,全域设防

依托 11 个执法服务站、8个超限检测站、1232个农村劝导点,以“白 + 黑”全时段管控模式,构建“城市主干道 + 国省干道 + 农村公路”三级防控网络。



期间,开展5次夜间集中整治行动,共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936起,其中酒醉驾63起,行政拘留2人,形成“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全域有管控”的高压态势。



快反维急,快处提效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制定大面积拥堵、恶劣天气交通管制预案,在景区、高速路口设置“警医联动”救援点,前置13台拖车、7台清障车至易拥堵路段,累计处置车辆抛锚、人员受伤等突发情况62起,事故平均处置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实现“小事故快处快撤、大事故联动处置”。




精准施策

点亮出行顺畅路


依托“数据赋能、节点管控、联勤联动”多维治理模式,实现重点区域与主干道路双保畅。

平安五一 交警护航

精研态势,智控疏堵

支队每日开展3次交通态势研判,运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大佛景区,峨眉山景区和老城区四大美食街区高峰时段、拥堵点位,以高等级勤务响应机制”构建 “预测—分流—疏导” 全流程畅通机制。




通过配置运用“无人机”,为交通安保装上“智慧天眼”,以喊话系统提前引导分流和管制,与路面警力形成“空—地”联动,构建起“监测—分析—响应—闭环”的数字化智能交管链。



精管景区,畅行无忧

以 “景城融合、山城联动”为原则,在乐山大佛、峨眉山两大景区,创新“远端分流 + 近端管制 + 循环疏导”模式,对进入景区车辆实施 “单向循环” 管控,增设交通诱导标志175余套,施划临时停车区域17处,新增车位1.4万余个,协调公交公司开通4条免费摆渡线路,实现景区周边道路“零长时间拥堵”。





精控干道,保通护安

在成乐高速、乐自高速等6个进出口、国省干道18处易堵节点,实行“高地联勤、路警联动”机制,联合高速交警、交通执法部门建立“15 分钟响应圈”。



除主城区、两大景区外的区(市、县),大队针对金口河大峡谷、黑竹沟等景点,日均部署警力 680余人次,设置临时执勤点24个,采取“分段放行、限量通行”措施,确保特色景点道路安全有序。




倾情服务

传递旅途温暖情


以“宣传立体化 、服务便民化 、救助温情化”为导向,打造“事前提示、事中便捷、事后暖心”的全周期服务链。

平安五一 交警护航

情贯宣导,全程引航

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现场引导”三维宣传矩阵,通过抖音、微博发布路况短视频1000余条,全网阅读量达万余次。联合高德地图推出“乐山旅游专属导航线路”,精准推送景区周边停车场余位、拥堵指数等信息,影响超100万人次出行规划。向群众定向发送假日安全出行提示短信8万余条,协调高速公路400余块LED屏实时发布景区限流和余票信息,实现“出行前有提示、路途中有引导、到达后有指引”的全流程服务。











情系便民,畅停快处

继续打造“宠游客”“暖市民”服务,乐山公安交警联合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持续做好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对外开放工作,提供免费停车位1.1万余个;充分挖掘路面停车资源,规划路侧临停路段、车位,主城区共提供车位2万余个;推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 政策,对4000余起外地车辆轻微违法实施温馨提示;创新 “7+24小时警保联动”机制,实现595起轻微事故“5分钟到场、15分钟办结”,防止“小事故致大拥堵”。



情系八方,服务暖心

在全市高速出口、景区入口设立 24 个“情系游客服务站”,配备急救箱、工具箱、旅游导览图等物资,为游客提供车辆施救、路线指引、失物查找等服务6235余次。隧道中飞奔推车的身影、游客拍摄的最美工作照......

“乐山交警守护力”不仅赢得了游客的点赞、市民的称赞,还在全网掀起共鸣浪潮。








图文编辑 | 刘 冉、胡 荀

审 核 | 赵 亮

签 发 | 王东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